新闻
中国节能网

陈进行:发展热电多联供 助力城镇散煤治理

   2018-03-09 中国能源报69940
核心提示:作为我国煤炭粗放消费的主要方式,散煤存在分布广、数量大、效率低、排放高、污染重、现有治理方式难持续等问题,是我国北方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拦路虎”,亟需创新散煤治理方式、扎实推进减量替代。
大气污染防治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经济升级的重要抓手。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五年来,通过加强散煤治理,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等措施重拳整治大气污染,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进入后“大气十条”时代,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中,散煤治理仍将占据重要位置,成为2018年“治霾”重点。
 
作为我国煤炭粗放消费的主要方式,散煤存在分布广、数量大、效率低、排放高、污染重、现有治理方式难持续等问题,是我国北方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拦路虎”,亟需创新散煤治理方式、扎实推进减量替代。
 
陈进行表示,散煤在我国城镇特别是北方中小城镇的居民生活、工业燃煤小锅炉、住宿餐饮、农业生产等领域均有大规模的耗用。据统计,2015年,全国散煤消费量达5.8亿吨,占煤炭消费总量的15%,其中京津冀及周边的山东、山西、内蒙古的散煤消费量约2亿吨。
 
由于散煤多是灰分、硫分含量高的劣质煤,往往通过低效率的小锅炉或小窑炉燃烧,且燃烧后缺乏脱硫、脱销和除尘处理,热效率只能达到20%-50%,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强度远远高于国家排放限值。散煤燃烧不仅排放严重超标,而且通常在人口密集地区低空直接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对人体的伤害十分突出。
 
近年来,我国北方大中型城市大力推进以“气代煤”“电代煤”为主要手段的散煤治理,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效果。但由于散煤治理没有充分考虑经济性、安全性和公平性,受天然气供应不足、用户成本承受力、地方财力有限等因素影响,“气代煤”和“电代煤”在很多城市的发展已受不同程度的制约,难以为继,无法普遍推广。
 
针对上述问题,陈进行提出,热电多联供作为煤炭清洁、高效、经济利用的主要形式和热、电、冷、汽等多能互补的供应载体,是推进城镇散煤减量替代的合理选择。热电多联供是指通过煤炭的集中高效燃烧和梯级利用,实现电、热、冷、汽等多种能源的最优产出、输送和配置的工程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点与优势。
 
首先,热电多联供成本低廉、经济性好,用户可接受。陈委员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居民采暖负荷50瓦特/平方米、标煤单价600元/吨、用电价格0.5元/千瓦时和用气价格2.5元/立方米测算,热电多联供、燃气和电力的采暖成本比例为1:3:6。相对“气代煤”“电代煤”,热电多联供具有更大的成本优势。
 
其次,具有资源充足、多能互补等特点,供应可保障。我国煤炭潜在资源量达1.6万亿吨,煤炭探明储量达2440亿吨,剩余可采年限达72年。此外,热电多联供还可与风能、太阳能、生物质、地热等多种形式的本地能源耦合利用,资源可以确保长期稳定供应。
 
第三,利用效率高、排放低,环境可容纳。热电多联供可纵向实现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的能源供给,横向实现煤炭与可再生能源的耦合互补、热电冷汽的协同优化,使能源效率达到85%。同时通过嫁接大机组成熟的除尘、脱硫、脱销技术,可以实现超低排放。在产生相同能量的情况下,热电多联供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较天然气内燃机低43%和13%。
 
第四,技术成熟、适用性强,模式可推广。经过多年技术攻关,我国热电多联供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机组容量涵盖了几千千瓦到百万千瓦,既适用于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也适用于数万人的小城镇、工业园和商业区。实践中,热电多联供机组型号、容量完全可以根据用户规模和需求实现个性化设计。
 
陈进行建议:
 
新形势下,可从优化替代思路、完善政策体系、同步做好热网电网规划建设、建立健全市场价格机制、支持热源热网统一运营管理等几方面加快发展热电多联供,以满足我国城镇散煤亟需优化治理方式、加快治理进程的迫切需要。
 
优化散煤减量替代思路和政策。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和居民可承受能力,将工作重心由“优质能源替代煤炭”(气代煤、电代煤)转变到“集中燃烧替代分散燃烧”(污染排放水平与天然气相当)上来,宜煤则煤、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将发展燃煤热电多联供作为散煤替代的关键抓手。
 
完善热电多联供发展政策体系。在继续推进“上大压小”置换政策的同时,将本地压减煤炭消费和污染物排放指标优先用于热电多联供,开辟土地、规划、环保等手续办理的绿色通道。对采取最先进技术、能耗和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的热电多联供技术设备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同步做好热网和电网规划建设。将热电多联供项目纳入地方政府相关规划,实现其与热网、电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投运。支持热电多联供项目业主和社会资本参与配套热网、相关增量配电网建设和运营。
 
建立健全热电多联供项目的市场价格机制。对热电多联供项目实施两部制电价,煤电在供暖期和非供暖期分别执行所在地燃煤标杆电价和容量电价。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按照所在地可再生能源电价执行。热、电、冷、汽价实施与燃料价格合理联动的市场机制。
 
支持热源和热网的统一运营管理。规范地方政府的供热特许经营,支持热电多联供项目业主采取网源合一的统一运营管理模式,鼓励业主为用户提供热、电、冷、汽等多种能源产品和节能、智能的综合能源服务。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节能传媒
    加关注0
  • 最具影响力的节能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