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海绵城市理念获世界点赞 绿色解决方案成效显著

   2018-03-28 中国节能网56930
核心提示: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水泥森林”的迅速崛起,导致不可渗透的坚硬路面经常阻碍水流的自然走向,打破自然水循环,造成水涝和地表水污染。于是,许多城市一到下大雨就开启“看海”模式。
        为解决城市“逢雨必涝”,告别看海尴尬,我国自2015年开始试点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经过三年如火如荼的试点,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在联合国发表的《2018年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中,我国海绵城市理念被点赞,受到世界各国关注。
 
QQ截图20180328212912
 
  近日,在联合国发起“国际水行动10年”计划之际,我国的“海绵城市”计划成为联合国的关注焦点之一,并获得世界点赞。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水泥森林”的迅速崛起,导致不可渗透的坚硬路面经常阻碍水流的自然走向,打破自然水循环,造成水涝和地表水污染。于是,许多城市一到下大雨就开启“看海”模式。
 
  同时,在气候变化、全球人口加速增长,以及水资源日渐短缺的背景下,我国自2015年起开启“海绵城市”试点。根据《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要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顾名思义,海绵城市是指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如此一来,既能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还可以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如今,这套绿色解决方案在中国已经呈现巨大潜力,成效显著。海绵城市建设既可解决我们的生态城市建设问题,也可以应对我们现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需求。
 
  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三年的嘉兴市,不仅小区环境发生了改变,小区的生态也进一步优化。据权威媒体报道,嘉兴通过排水管网重建,每年可以减少8000立方米污水入河,并且雨水管网的排放标准比原来大大提高,有效保障了暴雨期间的排水安全。
 
  成都自2015年以来,中心城区共建成82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城市水生态治理初见成效,四环以内城市建成区62段114.6公里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已完成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有业内人士将其成果总结为一句话,即: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正因为此,《2018年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指出,我国海绵城市理念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一个优秀样本。通过海绵城市项目,城市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缓解。
 
  “海绵城市”是不断发展的完整理念,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农村基础设施需求的提高,海绵城市将不再是城市的专属,我国广大农村同样需要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来解决水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海绵城市企业处于培育的起步期,企业规模、产业水平、服务能力、创新水准和辐射能力,均较为薄弱。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思考。
 
  作为一项长期过程,海绵城市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全面改善。海绵城市建设首先应做好全局战略规划,应从法律体系、财税政策、管理机制、技术与产业体系、人才培养、公众参与等环节综合考虑实施。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节能传媒
    加关注0
  • 最具影响力的节能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