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治污攻坚16年 南水北调东线“一汪碧波还复来”

   2018-04-25 北京晨报76880
核心提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关键问题是水质,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江苏、山东两省历时16年,打响南水北调东线治污攻坚战,输水干线水质均达到Ⅲ类标准!16年前,当国内众多水利专家及权威人士直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治污问题是流域内治污“世界第一难”、“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时,沿线的江苏、山东两省以舍我其谁般的胆气在全国人民面前立下了“通水必先治污”的责任状。16年后的今天,苏鲁两省输水干线的水质,基本上已从2002年的V类或劣V类达到了如今的Ⅲ类与接近Ⅱ类标准”,交出了一份令苏鲁两省沿线百姓乃至全国人民都较为满意
 
源头治污 一江清水向“北”流
 
烟花三月,笔者一行来到了举世闻名的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扬州江都水利枢纽站。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第一站水源地,每年将有150亿立方米的长江水通过江都水利枢纽抽水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山东、天津、河北等地。如果把大运河比喻成一条血脉,这里就是其心脏所在,尤其是该区域内的污水处理与清污治污工作,直接关系到京津冀鲁地区亿万人口的用水安全。
 
QQ截图20180425074513
为了保护这片水源地,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取水源头的城市,扬州属下的江都市政府和相关环保企业携手为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提供了有力保障。如以BOT方式建设的污水处理工程,主要承担江都市建成区27.6平方公里17万人的生活污水处理。目前工程已建成并有效运行,日均处理污水量达3.3万吨左右,处理后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江苏省一级B标准。
 
据江苏水源公司纪委书记濮学年介绍,为保证本流域水质的清洁与安全,扬州还自觉打造了清水廊道,护佑一江清水北上,在2017年上半年率先启动了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建设。扬州已于2017年在全域推行渔民上岸,退养还湖的政策,让河湖休养生息。该政策主要对3个湖泊沿岸3公里范围内实施“三退三还”: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今后5年,每年还湖面积不少于3万亩。
 
在江苏,大力实施清污分流、节水减排,一批深化治污项目纷纷落地。推行环保问责、一票否决,南水北调东线沿岸仅化工企业累计关停800多家。治理面源污染,设立水产品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集中区。自2017年以来,江苏省还启动了严厉的"263"环保专项行动,也就是“两减六治三提升”: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和减少落后化工产能,治理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和环境隐患,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水平,这一专项行动的实施,为南水北调东线生态文明建设和水源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治污保水 实现城市绿色发展的华丽转身
 
位于南四湖南端的徐州,是南水北调东线在江苏境内的最后一关。而作为一个曾以水泥建材、电力、煤炭、化工为四大支柱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其治污面临的困难远远大于沿线其他城市。“10多年来,徐州果断关闭了100多个散货码头,并着手建立亿吨大港。在治污同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公司徐州分公司负责人解斌介绍,治污之初,很多人对徐州Ⅲ类水出境没有信心,一是担心流域内企业会大规模搬迁、破产;二是历史欠账多,城市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薄弱;三是当时在治污体制机制上普遍是“九龙治水”。
 
为更好治污,徐州市以"水更清"行动计划为抓手,采取"综合整治、源头控污、清淤疏浚、综合开发"等多种措施,主要河湖水质基本稳定在Ⅲ类;建立了南水北调东线尾水导流专用工程体系,保障了南水北调输水水质安全;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9%。
 
经过十余年的治理,目前,徐州市南水北调东线6个考核断面的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森林覆盖率从1%跃升至3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并位居江苏省第一。同时,徐州建成了六处国家水利风景区、十九处省级水利风景区等涉水景观带,在全国树立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水生态样板,实现了“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
 
东平湖又现“一行白鹭上青天”
 
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东平湖被“委以重任”,它是南水北调山东段重要的调蓄水库,也是全程海拔最高的一座蓄水湖。在南水北调工程内部有这么一个说法:东平湖的水合格了,南水北调东线的调水也就成功了。如今,东平湖被称为南水北调东线上的“天池”。
 
QQ截图20180425074522
近年来,为了保护这座美丽的“天池”,守护这一湖清水,东平县先后整治拆除侵占湿地保护区、航道及非养殖区的网围1.85万亩、网箱9600架,将1万亩网围、9850架网箱由投饵性养殖转化为清洁养殖生产。目前,东平湖通过湿地强化治理、关闭污染企业、拆除网箱网围以及禁渔等措施,湖水已经达到规划所要求的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东平湖内现有50多种鱼类、40余种水生植物,每年,在这里安家的白鹭、鱼鸥、白鹤等鸟类上万只。东平湖水质明显改善,又呈现出了往日里“水清、草茂、鱼肥、鸟翔”的美好景象。
 
在东线治污的问题上,江苏省还推行了“河长制”,由辖区内负责人分段包干治污任务,设置环保“门槛”拒绝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处理后的尾水通过截污导流工程经湿地再处理后入河;山东省则提出了“治、用、保”理念,“治”是全过程污染防治,“用”是合理利用达标中水,“保”是流域生态修复和保护。截止2017年底,东线流域内COD平均浓度下降87%以上,氨氮平均浓度下降94%,水质达标率100%。水清了,岸绿了,沿线各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也迈向了双赢。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节能传媒
    加关注0
  • 最具影响力的节能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