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图源:央视网)
近日,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使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
不唯GDP论英雄,绿色发展指标成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让考核评价“指挥棒”越来越绿色,学习小组推荐文章《科学考核环保政绩》,一起看看如何准确评价各地各部门领导干部的环保政绩。
2017—2018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生态环境部5月3日通报了攻坚行动的空气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河北邯郸、山西阳泉、山西晋城这3个城市考核结果为“不合格”,3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被约谈。在相关部门、省(市)政府打出强化督查、量化问责等强力组合拳的情况下,仍然有些地方没有完成治污目标,这让人们越发清醒地认识到,污染防治,真的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持久战。
打好这场战役,发挥政绩考核评价“指挥棒”“硬杠杠”的作用至关重要。建立完善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奖惩并举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使考核评价结果准确体现领导干部一个时期的环保政绩,才能校正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发展观,促进治污战役向纵深推进。
准确评价各地各部门领导干部的环保政绩,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既看认识,更看实干。要看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水平到位不到位,更要看其在实际工作中摆位正不正,是不是抓铁有痕真抓实干,有没有“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
二是既横向比,也纵向比。既要把这个地方与其他地方比较,也要看这个地方自身的变化,横向排名与纵向变化一起综合衡量。比如,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虽然排名靠前,但与其自身的历史情况比较,却呈现下降的趋势,无疑是不理想的环保绩效;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虽然排名并不靠前,但与其自身的历史情况比较,呈现的是不断改善的趋势,无疑是比较好的环保绩效。
三是既看环境数据,更看公众感受。既要看环境监测数据,更要看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认可度、公众对政府环保工作的满意度,用公众的实际感受拧干数据中可能存在的水分。一个地方环境数据好看,但公众满意度很低,环境污染事件多发,公众环境权益得不到保障,那么这些漂亮数据可能是失真的。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指标中,应该对体现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指标赋予较高的分值和权重。
四是既看“显功”,也看“潜功”。领导干部应当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事,也应当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事。那么,在考核领导干部的政绩时,既要看一时的环境质量,也要看当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看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看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工作做得扎实,下功夫做了“潜功”的,后续会不断产生良好效果,这样的环保政绩会在未来的日子体现出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明显,生态环境状况出现好转。不过,环境问题仍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一个关键。打好打胜污染防治这场攻坚战,仍然任重道远。让考核评价“指挥棒”越来越绿色,导向越来越鲜明,将有效推动各地各部门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污染防治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贺震)
来源:学习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