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存在于大陆冻土层和海洋深水中。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结晶物。因外观像冰且遇火可燃烧,所以被称作“可燃冰”。它也叫“固体瓦斯”和“气冰”。
“可燃冰”是怎么来的呢?在陆地上,岩石内的甲烷包合物会受困在800m以上深度的砂岩或粉沙岩岩床中。这些包合物以热力或微生物分解气体的混合方式形成,这类的型态存在于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在海洋中,通过微生物在无氧环境下的分解产生的大量甲烷,融入水团中并沉淀在海洋深处,形成“可燃冰”。
可燃冰非常的环保,燃烧后没有残渣,在充分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但是科学家也说了,现在各国的技术还不能够大范围开采可燃冰,如果在开采的过程中发生一点意外,将会给全球的生命带来灾难。
因为“可燃冰”百分之九十是甲烷,百分之十是水。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要厉害,一旦甲烷发生泄漏,将会造成全球大面积变暖,大量的甲烷进入到空气中,会稀释掉氧气的含量,那么依靠氧气生存的生物就会首先遭遇灭顶之灾。泄漏的甲烷万一发生爆炸,其威力也是相当恐怖的。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前苏联发现“可燃冰”之后,前苏联、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就计划开采可燃冰。但是开采的难度的特别大,而且还不能有失误。直到2013年,日本才成为首个成功掌握“可燃冰”开采的国家。
现在有预测显示,全球“可燃冰”储量相当于21万亿吨油当量。中国海域“可燃冰”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预计我国在2030年左右有望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化开采。
每个国家都这么小心翼翼的开采“可燃冰”,足以见得在开采“可燃冰”的时候不容有失,否则每个国家不会要经过研究几十年才来开采“可燃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