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离“工业4.0”还有多远?
2016年大家的焦点都放在工业4.0,智能制造,中国已跻身世界制造大国,供给侧改革,两化融合是目前工业遇到的最大瓶颈。但毫无疑问,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失衡,德国从90年代起的一系列节能政策和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较为成熟和健康的工业4.0发展模式。
对以工业为核心生产力的中国来说,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的严重后果近几年已不断凸显,单位产品能耗高于世界先进水平,单位产值造成的污染更是远超发达国家。节能减排作为长期目标,必须要做到可持续改善,从根源上提升制造水平。在过去的2015-2016年,工业物联网正在飞速发展,从小型制造企业到国际制造巨头,都依靠工业物联网逐渐蜕变,这不仅仅是“制造业+互联网”的体现,是人们开始掌控生产制造,不再只关注产出,一步步从关注“数量”过渡到关注“质量”。
中国的能源现状导致煤炭成为工业黑金,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巨大。煤改油、煤改电也非常考验国内的制造工艺,更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节能技术,通过互联网的手段进行科学管理,优化能源配置,迈开工业节能的第一步。
节能减排边际难度高,企业何去何从?
过去的几年里,国内响应节能减排的企业大多是从“减排”下手,一方面不影响自己的生产进度控制成本,一方面可以自由的周旋于政府监督部门之间。节能减排如果不能让企业看到转化成果,只是一味的减产降排,那么最终也只能是一场“闹剧”。随着新方案的发布,工业节能的大风向已走向明朗,会有更多的政策和投资助推节能技术及节能产品的落地。
相较于世界其他国家,国内物联网技术起步较早,发展速度快,目前已经是国际物联网标准研究组的重要一员。物联网技术相比于传统的节能减排技术,具有泛在感知、数据采集精准灵活、可实时监控、预警模型、数据分析等优势。工业物联网的出现为企业变革带来了非常有利的机遇,从传统能源消耗的“减排”中脱身而出,利用虚拟网络技术完成产业整合、制造升级。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效益和节能的双重改善,而且是未来市场竞争的有利先机条件。
工业物联网如何助推工业节能?
对于信息和数据的运用是企业进步价值的最好体现:
1.节能减排工作中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制造企业可以通过传感设备获取生产环节的所有详细信息,包括排放物的污染指数、去向、处理结果等。平台管理和配置流程合理分配资源投入,通过反馈的数据进行调整,通过与节能技术的结合科学的管理制造生产的全过程。
2.精细化管理生产消耗及产出,通过工业物网系统我们可以实时监控所有设备的工作数据,包括电流、电压、功耗、状态。通过数据差异识别主要能耗设备,针对性的进行节能改造,对比改造前后的数据评估节能改造效果。
3.高效能源管理:16年智物联帮很多企业实现了合同能源管理,在顺应企业向“互联网+”管理模式转变,工业物联网无疑成为了企业的最佳选择。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不仅可以综合管理生产中各个环节的协同,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准确掌握生产资源数据、市场使用数据、租赁数据等等,使能源管理成为有机的整体,提升企业受益。
4.工业物联网与节能减排的有机结合将是未来十年的巨大机会,我们期待在“中国制造2025”目标指引下,通过物联网应用帮助中国工业实现真正的节能提效。
工业物联网任重而道远
就制造业而言,16年我们服务的很多企业问题都聚焦在工厂生产,设备使用效率低,工艺和制造成本之间矛盾巨大。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我们可以借助工业物联网平台,收集和分析生产能耗信息、识别问题、合理调度管理和改善生产效能低下环节,实现对生产的科学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探索新的应用,解决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让企业从节能改造中整体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