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上海市外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研究

   2019-03-21 中国节能网1080
核心提示:扩大可再生能源消纳规模是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上海电力行业绿色发展的具体要求,需要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输配售联动,安全经济并重,内外利益兼顾,远近目标结合,齐心协力,创新思维,提前布局,协同推进。
 一、制订扩大上海市外可再生能源消纳规模的行业发展战略
扩大可再生能源消纳规模是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上海电力行业绿色发展的具体要求,需要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输配售联动,安全经济并重,内外利益兼顾,远近目标结合,齐心协力,创新思维,提前布局,协同推进。
一是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宣传力度,逐步形成扩大市外可再生能源消纳规模的行业发展共识。打破上海电力发展和运营中的惯性思维和传统模式的束缚,引导市内发电企业从电量诉求型企业向服务提供型企业转变,深刻领会海绵城市电网建设的实质内涵,推动上海再电气化发展、进一步放开发用电计划、扩大市外可再生能源消纳规模、转变市内机组发展模式成为上海行业发展共识并纳入行业发展战略。
二是研究制订扩大市外可再生能源市场化消纳的组合方案。以上海市整体优化为目标,综合考虑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煤炭总量控制、援疆援藏电、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等要求和经济、安全、最小开机方式等约束,确定多种市场化方式的消纳电量比例,明确扩大市外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实施路径。
三是开展对上海电网侧、用户侧电力辅助服务资源的调研。了解电动汽车、储能、电锅炉、岸电等电力辅助服务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电网侧和用户侧设备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的运营经验和必要的技术准备,为研究建立源网荷共同承担、相互联动的辅助服务市场运营机制打下基础。
四是研究确定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的上海海绵城市电网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到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消纳及市场机制建立带来的电网运行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影响,转变电网规划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海绵城市电网,不断提高电网的智能化、柔性化水平,从物理上为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提供基础条件。
二、采取由多种市场化方式形成的组合方案逐步扩大市外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
随着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实施,全国范围内可再生能源资源的供需格局和价格水平可能发生变化。建议未雨绸缪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市外可再生能源市场化消纳组合方案的有效落实,实现上海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
一是做好可再生能源资源长期稳定保障工作。实现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无缝对接,签订西部水电消纳、援疆电、援藏电的市场化交易协议,积极拓展市场交易对象,固化可再生能源配额资源,积极为扩大市外可再生能源消纳规模创造条件。
二是建立健全“低谷绿电专项认购机制”和“区域内耦合曲线”交易机制。针对有绿电采购需求的用户,组织开展专项交易,购入低谷市外可再生能源电力,并定向销售给相应电力用户。利用华东各省间电力曲线互补效应,研究开展双边甚至多边交易,促进在上海具备受入条件的时段更多消纳市外可再生能源电力。
三是建立电网公司与本地可再生能源在电力辅助服务提供方面的合作共赢机制。开展对本地可再生能源电网配套侧的电力辅助服务技术改造,利用辅助服务补偿机制,帮助本地可再生能源提高电力辅助服务能力。
四是研究建立针对可再生能源消纳的辅助服务考核激励机制。对可再生能源消纳贡献大的售电公司、电力用户可适当免除辅助服务考核费用,鼓励其采用市场化手段更多地消纳市外可再生能源。
五是加大电网智能化运行管理的研究投入。利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电厂等技术,切实提高电网运行智能化管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日益复杂化的电网运行管理需要。
三、全面打造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为重要标志的海绵城市电网
以清洁能源消纳占比70%为发展目标,从电网建设、运行管理、市场机制等方面,全面加强上海海绵城市电网建设,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一是建立健全市外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运营机制。充分考虑到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实施后可能带来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格局变化,从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消纳方式和健全市外可再生能源资源保障机制着手,既要保证扩大消纳规模,又要满足安全要求兼顾利益调整。
二是结合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研究建立全系统辅助服务提供机制。将全系统辅助服务提供问题纳入上海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并积极推动实施,充分释放电动汽车、储能、电锅炉等设备的辅助服务能力,有效解决上海电力辅助服务问题。
三是适时建立上海绿证交易制度。建立与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相配套的运营机制,提高完成上海可再生能源配额的能力,切实履行电网公司职责。
四是切实加大对电网智能化、柔性化建设改造力度,提高海绵城市电网运行管理水平。通过提高电网输送容量冗余度、加装电力电子装置、提高电网结构灵活性和分区间互济能力、提高电网智能调度技术水平等手段,适应电网潮流双向性和波动性运行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及时开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运行管理制度和标准化建设,适应新形势下电网运行管理的要求。
相关搜索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绿能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