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第十七届)水业战略论坛”上,知合环境高级副总裁、水环境技术研究院院长乔瑞平以“知水治理之困局,合水科技之破局——知合水环境治理技术及模式创新”为主题与在场嘉宾进行了深度分享。
乔瑞平
一、知合环境 知行合一
乔瑞平介绍,知合环境作为知合控股集团下属的环保板块,覆盖“水、土、固”环境治理业务领域,聚焦县域环境改善。
2017年,知合环境成功收购了在智慧环卫业务上有着不俗表现的泽明环境,由此强化了公司在生态、市政、工业领域环境治理中的战略布局。
乔瑞平表示,知合环境的发展战略为先发展核心区域,再以核心区域向周边辐射,最后覆盖整体地区。发展战略的确立,奠定了公司“智慧化、生态化、资源化”的环境综合治理基础。
作为一家富有责任感的公司,知合环境秉承“诚意正心、创新精进、团结协作、包容共赢、勇于担当”的核心价值观,恪守并履行着以“改善县域人居环境”的使命和责任,实现“综合环境治理领域的标杆服务提供商”的品牌目标,致力成为对国家环境领域有贡献的示范性企业。
二、技术创新是水环境质量改善的核心动力
乔瑞平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等等一系列水环境治理政策的出台,为水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不可否认的是,水环境行业市场的发展仍面临巨大压力。
政府层面:面临着政策、财政以及绩效压力;
企业层面:面临成本、竞争以及技术压力;
技术&产品层面:面临可靠技术&产品稀缺、品质不一以及鱼龙混杂的压力。
他表示,水环境治理面临的难题也尤为突出,例如重厂建轻管网、排水体制混乱、控源截污不彻底、生态修复表面化、商业模式模糊以及技术路线的短缺。
乔瑞平表示,不同时期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从最初的水污染消除,到水污染修复治理,到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再到水生态经济建设。
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的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厕所革命”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与日趋严格的督查监管,水环境污染治理及修复需求市场越来越大;同时市场的强大需求刺激了企业对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等的需求和动力,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的、关键而有效的途径之一。
乔瑞平表示,水环境技术创新一方面能够支持改善污染防治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会促进环境产业的优化提升和进一步发展。
三、知合环境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探索
如何让技术创新产生内生价值?乔瑞平表示,那就是做好“三高”:高效分离资源化,高端生物低碳化技术,高级氧化无害化。在三高技术有机的平衡之下,知合环境在乡镇及农村废水治理、河道湖泊流域修复、市政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产业新城集中式污水处理以及黑臭水体修复等多领域的项目都已产生并实现了内生价值。
乔瑞平介绍,石墨烯是知合环境水环境治理技术创新之核。他表示,石墨烯在环境材料领域的应用潜力很大,巨大的比表面积(2630m2 /g)使其吸附能力强、吸附效率高、吸附容量大,对污水的微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同时,石墨烯改性的复合环境材料是石墨烯应用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尤其是在紫外光催化、可见光催化、水处理材料、水处理药剂及其设备等方面展现出了优良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环保材料及产品有望对物理、物化、生物、化学、高级氧化等方法和工艺的环境技术创新产生变革作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同时在环境催化、各种工业废水处理、市政污水处理、乡镇废水治理、土壤修复、固/危废治理、气体净化甚至环境健康产品等领域也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
乔瑞平表示,“产、学、研、用” 一体化是知合环境水环境治理技术特有的创新模式。截至目前,知合环境水环境技术研发团队已掌握了多项独家技术和超过80项专利,并与10余家全球领先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了“产、学、研、用”一体化运作。知合环境已先后成立宁夏汉舜石墨烯环境材料研究院、华中师大纳米研究所,并且在知合环境内部成立石墨烯环境材料研究院。
强大的石墨烯环境材料研发技术团队、多元化的石墨烯环保技术商业推广模式以及强大的市场应用场景,助力知合环境孕育出自身独有的水环境治理石墨烯技术创新模式。
目前知合环境已经创新研发出石墨烯环境“硬核”技术体系,包括知合智膜、知合智芯、知合智水以及知合智塔。
四、知合环境技术应用创新模式及案例
乔瑞平介绍,知合环境一直在打造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从而获得更多外延资源。水环境治理模式创新方面,公司也有很多具体的案例,例如“PEACOCK”修复模式、嘉善案例等等。
“知合”意为 “知行合一”,筑县域靓丽风景线、做知行合一环境人。最后,乔瑞平表示,知合环境会朝着成为“综合环境治理领域的标杆服务提供商”的品牌目标,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