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创新能源基金成立于2018年2月,由大型央企华润集团下属公司发起,以新能源发电项目的控股型投资为主,以能源互联网等新兴行业的少数股权投资为辅,在风电项目、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以及能源高科技和互联网项目四个核心领域挖掘符合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政策的投资机会。
成立仅一年时间,润创新能源基金已经实施了近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快速布局了一批垃圾发电和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成为最具市场竞争力和品牌效应的新能源产业基金之一。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润创新能源基金董事总经理赵剑剑表示,新能源产业享受国家政策扶持,电价补贴、保障性收购以及“三免三减半”等优惠政策。从盈利模式来看,新能源发电产业具有类公共事业特点,由于变动因素较少,其财务模型和投资价值分析相对简单清晰,但该产业仍然存在较高的产业能力壁垒。对投资方而言,必须通过专业化的产融结合能力控制项目风险,以获得预期投资收益。与此同时,虽然新能源发电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但整体发展仍面临重大挑战。
比如受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加大、新能源发电2021年平价上网目标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现有核准未建或核准在建的风电项目承压,如果不能够快速投产盈利,势必被市场逐步清理。
生物质发电项目由于其高补贴依赖性,补贴资金到位的滞后已影响到整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倒逼生物质发电项目寻求更优的选址布局和更经济高效的燃料组织供应体系、更高的发电参数和发电效率以及稳定的供热负荷。
垃圾发电产业则由于环保标准的提高和环保要求的严格,对项目建造标准和运营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升了项目投资造价和营运成本。整体而言,新能源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天时地利人和,实现基金快速设立
“十三五”以来,我国全面推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在新形势下,推动新能源产业投资是促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实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共同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保证。
谈到润创新能源基金的成立,赵剑剑表示,低煤价、高上网电价以及2015年初火电项目审批权的彻底下放等多重因素助长了传统煤电领域的投资热情。中国煤电经历了黄金年代,但过度投资的结果是中国煤电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而伴随国家“十三五”能源规划和“能源革命”,国家大力推进能源清洁化,国内主要发电商均面临发电能源结构调整和电力体制改革下,从单一发电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业务转型的挑战。
如果说“十三五”能源规划和“能源革命”的推动,是润创新能源基金成立的“天时”,高塔架、大桨叶等新型风机技术以及“高温高压”生物质发电技术的稳定和成熟,提升了相关新能源项目的投资价值,是润创基金成立时的“地利”,那么华润集团当时提出“双擎两翼”发展战略便是润创新能源基金成立的重要“人和”因素。
华润集团“双擎两翼”的发展战略中,双擎即指实业和资本,华润集团希望通过“资本+产业”的方式,以资本方式助推产业创新发展和实现产业进步,并进一步寻求切入新兴产业的机会。
2017年4月底, 赵剑剑开始带领团队筹备新能源产业基金的建立。赵剑剑向记者坦言,当时也确实经历了十分痛苦的募资过程,几乎每晚都辗转难眠。“我们要跟时间赛跑,抢在资管新规出台之前,说服投资者认可基金的投资方向、投资逻辑和基金团队的投资运作能力。受资管新规政策影响,投资人出手变得极为谨慎。我们要从投资策略、分配方案、资金需求、投资能力、风险控制、储备项目等各项内容上做最细致的准备,对他们做最翔实的解释,以便将双方的各项诉求匹配到最佳状态。”
最终,在华润集团、华润电力、华润资本以及合伙人的关心和支持下,到2018年2月1日基金正式成立,不足10个月的时间内,润创新能源基金成功募集到30亿元资金,其中华润电力出资3.675亿元人民币,占基金规模约12.25%;华润资本出资3.825亿元,规模占比约12.75%;其他有限合伙人共出资22.40亿元,占基金规模约74.67%。润创基金采用纯市场化方式运作,华润集团及其关联方对基金不承担任何形式的兜底责任。
硬要求、高标准,谋局求奋进
目前,润创新能源产业基金已经在风电项目、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以及能源高科技和互联网项目四大核心领域,抢占了一批市场上最优质的新能源发电资源。其中,风电领域投出91.5万千瓦,生物质发电领域成功投资开发5个项目,预计2019年底将达到8—10个项目。
“对于新能源发电项目投资方来说,需要通过专业化的产业能力和产融协同方式控制投资风险,而我们能够做到的便是项目投资价值的快速判断和交易结构设计的极度专业化,这不仅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还要在项目标准上做严格把控。”赵剑剑表示。
对于风电领域的项目,润创新能源基金目前实施投资聚焦策略,主要判断标准包括:集中在中东部不限电及市场环境良好之区域;满足风资源优良、当前风机技术能保证高发电利用小时,具备快速开工和并网投产等条件。
在生物质发电方面,润创新能源基金选择项目时的标准包括:必须是热电联产项目,有较稳定的工业供热或民生采暖需求;区内生物质资源丰富、可收集农林生物质量远高于项目年度需求量;地方政府对农林生物质废弃物处置提供政策支持,市场经济相对发达、便于组织起市场化燃料供应体系;同时选择当前成熟先进的发电技术,最大限度降低发电燃料单耗。
垃圾发电项目方面,首先是所在区域人口和垃圾量与项目规模相匹配;其次是地方具备相应的财政支付能力且环卫体系满足项目投资要求。
能源高科技产业投资,则主要瞄准电力市场交易场景下提供交易各类技术支持、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能源大数据以及综合能源服务背景下的商业新模式、新业态。
依托实业和资本双引擎,致力行业优势资源整合价值
近几年,从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看,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在风电、核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加大投资,并逐渐形成产业集群,东部沿海地区核电站项目投资、西北地区风电项目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建设等重大投资等,主要由大型国有企业推动和实施。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一批新能源基金进入市场,但新能源基金纷纷设立的背景一方面是国家鼓励绿色金融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是国内传统发电商加快发展转型和发电能源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赵剑剑表示,润创新能源基金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在于人才和团队,以及所依托的产业和金融资源。
依托华润电力,润创新能源基金团队三分之二成员来自华润电力技术骨干,核心人员均具备十年以上能源行业从业经验,对行业现状及趋势、产业技术现状及发展等有充分认识并能形成足够前瞻的预判,剩余三分之一为市场招聘的各领域专家人才。从目前团队配置来看,风电领域、垃圾生物质发电等细分领域都分别配有专业人员甄选项目,风险控制和法务规范方面也有专职人员把控。
依托华润集团,润创新能源基金获得了产业和基础双重优势。在产业能力上,紧紧依托华润电力进行产业项目投资判断、开发建设和运营,最大程度降低投资风险、保证投资收益;在资本运作方面,依托华润资本专业化能力,基金中后台工作由华润资本承担和监管,有效保证了规范运作和风险防控。
事实上,润创新能源基金自成立伊始,即将基金定位为行业优势资源的整合价值创造者,先后与十多家行业领先的租赁机构、工程建设单位、技术服务单位达成战略合作,构筑成投资联盟,很好的衔接投融资各环节,妥善嫁接与优化配置市场资源,为商业模式创新、项目投资运作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目前新能源产业投资竞争激烈的问题,赵剑剑还表示,虽然新能源行业正在实现爆发式增长,新涌入了大批量产业基金,但新基金在品牌养成和核心能力建设上还需花费一定时间。润创新能源基金虽然成立仅一年,但已经在市场中抢占大批优质发电资源,在同类市场化产业基金中具备先发优势。而且,目前市场上很多所谓的新能源基金,其实投资规模并没有很大,资金到位的实际占比并不高,从项目方来讲,必须要找到真正有实力的投资新能源的产业基金。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润创新能源基金已实施约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合作,快速布局发展了一批垃圾发电和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预计2019年底基金将实现近百亿元人民币的管理资产规模。赵剑剑还向记者透露,随着投资业务的迅速扩张,二期基金已具备发起设立条件,并计划在三至五年内在生物质发电领域打造一家上市公司。
机遇与挑战并存,如履薄冰是王道
过去几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容量不断增长,除了技术创新、成本降低等因素外,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为行业带来的规模效应不容小觑。新能源产业,作为我国尚在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伴随产业快速发展,大量资本涌入,市场也在变得越来越喧嚣。
赵剑剑表示,目前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超过10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问题已经深刻影响新能源产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以生物质发电为例,国内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收入约有47%来源于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补贴依赖度较高。新建的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通常需要两到三年才能申请到国家财政补贴,而该项目的燃料成本,即需要向农户收购燃料支出不能拖欠,在未拿到补贴前,除少量条件极为优异的项目外,相当一部分项目需要投资方向项目持续补贴现金流。以风电等行业经验来看,生物质发电项目也将面临补贴退坡的问题。如何在多重因素夹击的环境下,探索高效、高附加值的经营模式,对生物质能源行业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挑战。
此外,风电项目的平价上网预期,倒逼着设备商、承建商、投资商、运营商、债务资金方等不断压缩成本,实现技术或管理进步。存量核准风电也需快速建设投产,否则势必会被市场逐步清理。未来,新能源产业将会挑战与机遇并存,产业基金投资方需要以“如履薄冰”的心态,审慎把握投资机会,稳妥控制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