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采矿专业的学生不愿下矿井——直击煤炭行业人才培养之痛!

   2019-04-02 中国节能网68400
核心提示:“近20年是我国煤炭行业进步最快、成果最多、效果最好的一个时期,若要说目前依然面临的最大制约,我认为人才定是其一。科学发展、技术创新、设备升级了
 “近20年是我国煤炭行业进步最快、成果最多、效果最好的一个时期,若要说目前依然面临的最大制约,我认为人才定是其一。科学发展、技术创新、设备升级了,煤炭学科设置却仍是几十年一贯制,人才培养与实践脱钩、学生到企业后适应性不足等现象突出。如何培养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成为摆在矿业类院校面前的一致难题。”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直指行业短板,疾呼重视人才问题。
如其所言,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生产力。特别在煤炭转型之背景下,人才起着重要的支撑与后盾作用。但据记者调查了解,行业用人需求的提升,非但未起到明显带动作用,在不少传统矿业院校,反而出现就业率大幅下滑、毕业生所用非所学等情况,以煤炭为特色的老牌院校甚至纷纷更名、谋求转型。问题究竟出在了哪儿?
有学生不愿从事本专业工作 
即使有人进去也难以适应煤企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矿业类院校就业形势下滑已是不争事实。“目前,除中国矿业大学仍保留‘矿’字外,大部分传统矿业院校不约而同进行了更名,像阜新矿业学院改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改为山东工商学院。还有部分曾以煤炭为特色专业的院校,如今继续保留相关专业者也在减少。”中央财经大学煤炭经济研究院教授邢雷表示。
更名背后,实则隐藏着更多挑战。一位不愿具名的学校负责人透露,以该校采矿专业为例,2012年煤炭“黄金十年”接近尾声,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还可达到90%左右,其中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就业的比重占一半以上,2014年起就业率便逐年下滑。“剔除专升本、考研升学人数,从事本专业及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近几年仅在5%-30%,所用非所学情况十分突出。”
这不是“一校一院”的个例。袁亮也称,相比本领域相关工作,电力、化工、金融等行业似乎更受毕业生青睐。“有针对矿业院校的数据分析显示,在排名前30位的就业趋向中,煤炭企业只能排到中间位置,学生更愿意选择类似中铁、中建、银行等单位。”
一部分学生不愿进煤企,还有人进了也难适应。记者从部分煤企了解到,毕业生流动性大、实践能力不足、适应性不强等问题长期存在。
“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一共也没下过几次井,动手能力欠缺。无论在哪个岗位,只有真正熟悉煤矿生产才能更好胜任,为此公司一般要求新员工必须到井下轮岗实习,比如中采队、通风队、机械队等各待2个月。但这么说吧,近几年新招的学生,70%-80%都会想各种办法找到我们,提出能不能不下井、少下井。所以即使进来了,新人离职率也比较高,尤其前3-6个月不适应者不在少数。据我所知,本地就有煤企新招500多名大学生,仅1年左右走了一半。”陕西一大型煤矿负责人举例称。
并非煤企不缺人 
而是用人需求、门槛等都在变化 
就业形势不尽如人意,是煤企真的不需要新人吗?事实并非如此。
“长期缺人,尤其年轻一线人员极为紧缺。”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永煤公司车集煤矿电工高级技师游弋告诉记者,以一个百人规模的采煤队为例,大学生占比只有约3%,人员平均年龄却已达38.7岁。“有企业要求学生先到一线锻炼几年,我们这儿本就难招人,压根不敢提出这些附加要求。”
上述陕西煤企人士称,因其所在矿井现代化程度较高、地质条件较好,相比一些老矿区,采矿类人员配备的确有所减少。“但也不代表不缺人,尤其是特殊工种高技能人才,其实非常短缺。像机电、电气类人才我们就很欢迎,只要技术过硬基本有多少就要多少,甚至怕招不来人。”
企业既有需求,学生为何又难送出呢?记者了解到,这是多重因素共同制约的结果。
煤炭行业属性特殊,客观上首先“拦下”部分择业者。“煤企工作环境虽在不断改善,不少人却仍保留着脏乱差、苦累险的传统印象,从业者社会地位难被认可。很多学生填报志愿时,甚至经过几年学习后,也未能透彻了解行业,加上不少家庭不愿让孩子到煤矿工作,更别提留得住、干得好了。”包括游弋在内的多位人士称。
再从主观来看,企业发展对人才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但因高校培养机制、学科设置、教学方式等相对滞后,造成人才培养难以匹配市场需求。
“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涌现,对人员素质提出更多要求,企业招聘条件相应更新。一方面是提高门槛,比如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我们就要求达到二本B类及以上学历。另一方面出于转型发展需要,企业不再只专注于‘一煤独大’,人才需求因此更加多元。除煤炭专业,我们也需要电力、金融、物流、文旅等行业的成熟人才。”同煤集团组织人事部人才交流中心办公室主任马帅证实。
变化之下,人才培养却未跟上节奏。马帅表示,目前主要存在学校招生、培养计划与企业需求差距较多,供大于求;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脱节,长期缺乏实践经历、实操能力;思想教育方面相对欠缺,学生吃苦精神不足等问题。“以教材为例,很多专业课至今仍在讲授传统的采煤工艺、老化的机电设备等知识,部分教材落后10年甚至都不止,如何跟上智能化开采需求?”
以市场为导向 
高校人才培养同样要从需求侧出发 
为尽快解决人才短缺等问题,不少煤企长期通过加大薪资待遇、强化实践培训等措施,力所能及填补空白。但在更多企业人士看来,针对人才双向失衡问题,解决根源仍离不开高校这一培育主体。
“能源转型倒逼煤企不断升级,与之相对应的培养机制也应转变。我认为,高校的转型压力、培养难度一点也不亚于企业。目前亟待理清,学校到底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何种人才?”以短缺的高技能人才为例,上述陕西煤企负责人认为,煤炭企业、高等院校、甚至包括设备厂商在内,可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配合,以实现人才培养的技能流通。“学生到了现场不认识设备,更不知如何检测检修,这不是一两个、而是普遍存在的情况,类似现象早该引起重视了。”
这一说法也得到袁亮的赞同。“送不出、用不完,说明学校培养的学生没有适应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人才培养同样要从需求侧出发。”
袁亮进一步指出,如今讲求的不再只是学生数量,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科调整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对于一些传统专业,随着技术进步、设备更新,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大量从业者,与之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也应有所调整。对于一些新型学科,高校则应结合自身实际,主动拓展、寻求转型。“比如,随着人们对职业健康越来越重视,煤炭与医学的结合或可成为一个崭新专业方向。隔行如隔山,相比普通医学院,传统矿业院校占据行业优势,对于煤炭职业病机理、防治等内容研究也更具优势。”
“仅靠一个学科、一个导师就能指导优秀硕士、博士的时代已经过去,学科融合、科教融合、校企融合是趋势所在。”一位传统矿业院校负责人还强调,重开发、重开采,轻利用、轻转化在煤炭行业长期存在,人才培养也因此有所“偏颇”。但随着煤炭生产利用一体化、清洁化进程加速,不对称的局面需要扭转。“为此,我们应更注重实践。创新主体在于企业,只有通过企业才能把产品真正转化为生产力。通过校企合作,高校能够发现并助力企业解决现实问题,企业也能协助高校实现科研成果的直接转化,这样让人才更具实战能力,而不再是纸上谈兵。”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绿能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