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MW/2.52MWh储能项目
日前,国网江苏电力储能二期工程苏州昆山项目通过初审(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储能电站),标志着储能产业进入新一轮热潮。《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储能呈现多元发展态势;未来10年,储能产业发展将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第二阶段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产业发展重点任务是五个“示范”,即推进储能技术装备研发示范、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应用示范、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稳定性应用示范、提升用能智能化水平应用示范、推进多元化应用支撑能源互联网应用示范。
《巴黎协定》明确提出,本世纪下半叶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吸收相平衡的目标,将驱动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尽早形成。在国内,《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指出,2021—2030 年,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核能利用持续增长,高碳化石能源利用大幅减少;到 2020 年,全面启动能源革命体系布局,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根本扭转能源消费粗放增长方式,实施政策导向与约束并重。
储能应用“多点开花”
新市场、新模式将带动储能产业春天来临。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日前发布报告称,随着项目管道持续增长,电池储能将会有个积极的未来,2019年初达到15.2GW。而电池储能仅是储能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0.7元/千瓦时成为普遍电价差,峰
谷电价差套利正在多个省份助推储能产业发展。未来,实现储能从示范应用向商业化初期过渡,应重点加快部署储能,推进清洁能源体系建设。
2019年2月,无锡市首批30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总投资297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49亿元。同一段时间,广州供电局配网侧储能、河南AHI水系钠离子电池储能、山西风电储能等项目持续开建。全国储能项目大规模推出预示着我国储能产业正在持续加速发展。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组组长陈永翀认为,发展储能的核心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最近5年光伏风电发电成本及动力电池成本的下降,使得储能在原来一些缺乏竞争力的领域开始具备竞争力,储能的多重价值逐渐体现。各类储能技术,包
括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化学储能和储热蓄冷已纷纷开展示范和商业应用,并在应用中展现了储能优势。
储能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可再生能源利用成本,并且应用化场景具备多元化属性。比如从可再生能源并网,到电网辅助服务,到电网输配,到分布式及微网,到用户侧,以及电动汽车VEG模式供能系统等。未来,储能产业的发展必须以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应用领域的实际需求发展相适应的储能技术。
随着更多储能项目建设运营,储能产业将加速步入商业化应用初期。从创新盈利模式看,目前的储能盈利模式是“新老并行”。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陈海生表示,现阶段的储能盈利模式包括峰谷电价差套利、辅助调频服务收费等;2019年,除了这两种盈利模式外,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储能和电网侧储能等新盈利模式将逐步成熟。
储能部署促进能源变革
1月初,国家有关领导主持能源工作座谈会时指出,要坚定不移发展新能源新技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超前部署研究先进储能等战略性前沿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持续健康发展,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重大技术装备。
向智能电网运营商、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能源生态系统服务商转型发展。1月30日,南方电网发布了《南方电网公司关于促进电化学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储能作为推动发展、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密切跟踪储能技术发展,积极推动储能多方应用;在应用范围方面提出利用储能提升电网防灾抗灾、大型储能电站、配网侧储能应用、移动式储能应用、储能在微网中的应用、电源侧储能应用、引导用户侧储能发展,及规范储能并网管理,研究深化储能投资回报机制等内容。推动技术、商业模式和市场机制创新。2月15日,国家电网公司印发《关于促进电化学储能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首度明确了国网公司追求的储能政策机制方向,并指出在国家尚未出台新鼓励政策情况下,各省级电力公司可以根据需要,以技术创新和解决工程应用难题为目标,开展电网侧储能试点示范应用。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区域中,江苏、河南、湖南等地电网侧储能呈现烽火燎原之势,未来,国网各省公司与南网区域,电网侧储能或将呈现加速发展状态。
目前,电动 汽 车发 展 趋势已不可逆转。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继电动车引发产业革命之后,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能源革命。对于能源革命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转型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多元化能源体系。而中国最有可能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煤、油、气多元并举局面。
在这场能源革命中,储能将成为关键。欧阳明高认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使用的瓶颈就是储能,储能会带来真正的能源革命。而在多元化的储能布局中,氢能是能源革命的前沿技术,也是集中式储能的最佳载体;电池和电动汽车是分布式储能的最佳选择;把这些分布式的能源通过智慧能源的方式连起来,形成能源互联网;电动汽车既是终端用能的负荷,又可以往电网回馈能源形成互动。这也是未来能源体系的一个基本理念。
实现能源革命有五大支柱。欧阳明高分析到,第一是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尤其是发电),要全面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这在中国实现的时间不会太晚,应该说推进起来速度会很快。第二是把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第三是用氢气、电池等技术来存储间歇式能源。第四是发展能源(电能)互联网技术。第五是电动汽车成为用能、储能并回馈能源终端。
未来,发展清洁、低排放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大势所趋。单一能源品种的利用现阶段已受到多方掣肘,因此在能源未来发展过程中,建设多种能源有机整合、集成互补的综合能源体系正成为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