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享会上,太的科技CEO 薛英飞阐述了太的科技对智慧环卫行业发展的理解:
智慧环卫的本质:应用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太的科技认为智慧化环卫的运营解决方案,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升环卫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太的科技首次提出智慧环卫发展的三阶段:可视化阶段,数据服务阶段,智能服务阶段。每个阶段都与当下技术与时俱进,阶段的升级离不开技术的升级驱动。
智慧环卫第一阶段:可视化阶段
基于报警的监控工具,发现问题报警,然后管理介入
我国的环卫数字化始于2010年,此阶段市场上出现“数字环卫”的讲法,一些基于GPS、视频的解决方案厂商开始进入市场,推出数字环卫产品,这些产品属于环卫可视化阶段。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慧城市在国内概念的升级,2015年左右出现“智慧环卫”的说法。此阶段的“智慧环卫”产品和“数字环卫”产品没本质差别,不同之处是这个阶段的“智慧环卫”产品是在定位和视频的监控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扫刷监控、油耗监控、重量监控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增加是4G网络基础设施催生的一个状态,是物联设备繁荣的表征,产品上还只是量的变化。
可视化阶段产品的典型特点是,从技术流的思维来看,这属于一个bug fix的事情。
智慧环卫第二阶段:数据化阶段
底层数据处理技术+指标体系建设
随着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数据背后的价值被意识到,智慧环卫的讨论热度升级。此阶段的常态是,人人谈智慧环卫,但到底何为智慧环卫,却并无达成共识的概念。太的科技认为打破这个局面需要对环卫运营数据背后含义和价值的洞察,即此阶段的破局点是,底层数据处理技术+指标体系建设。
可视化阶段的有些产品开始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比如基于GPS数据的里程统计、基于重量传感器的重量数据统计等,这些产品属于数据化的初级阶段。此阶的产品仍处于可视化层面,提供给运营管理者的仍旧是“你做了什么”,以洒水车的里程统计,水耗数据统计等为例,此阶产品提供给管理者的是,“哪里洒了水,洒了多少水”。
太的科技认为,要让数据化再上一个台阶,需要能够告诉运营管理者,“应该做什么”。还是以洒水车为例,应该告诉管理者如何可以提高效率?包括最有效的洒水路径是什么?如何用更少的水,更少的时间,更少的车,占更少的交通资源,去更好的完成洒水任务?太的科技认为要做到这些需要规划者做到以下四步:
① 了解现有运行机制
② 发现其中存在问题
③ 提出优化设计方案
④ 线下执行新设计方案并验证是否符合预期
然而要实现这四步,每一步都不简单,能够打造出这样的产品非常有挑战。数据化阶段的数据处理不仅是做些初阶的简单统计即可,而是需要运行复杂的数据处理算法、需要分布式、高性能的数据处理技术等高阶的技术。在实现底层高阶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同时还要与评价专家和行业专家一起探讨,建设科学有效的指标系统。
数据化阶段产品的典型特点,用技术流的思维看,这属于一个feature design 阶段了。
智慧环卫第三阶段:智能化阶段
以智能化服务,解决现有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
随着数据的爆增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被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各行业都在谈人工智能、思考人工智能、尝试人工智能。环卫的人工智能也开始探索,但尝试过程中需要保持清醒,不能为了技术而推行技术,要深度思考这个行业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太的科技认为,智能化阶段的环卫需要思考清楚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智能化服务;二是哪些场景需要智能化服务。
第一个问题可以理解为,通过打破现有机制去解决现有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智能化服务的重要标志。其中有两个方面要真正理解到位,一是什么是现有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二是如何打破现有机制。
基于第一个问题的理解去思考第二个问题,可以发现一些智能化服务场景。例如,城管部门需要每天人工处理成千上万张卫情图片,需要每天抽查海量的监控视频数据。然而,依靠现有的人力配备已无法及时认真地审查全部图片,若平台能做到智能化自动识别就是智能化服务。再例如,2000个人员的绩效考核,考核部门问科长-科长问队长-队长问班长,然后层层凭经验、“拍脑袋”上报到考核部门。这些场景中大量的不真实、不公平的数据单纯依靠人力已无法把关,如果平台能够把关每个人的数据,自动处理千人千面,用数据全面、真实反应绩效的考核就是智能化服务。
智慧环卫的终局形式:未来可期
随着国内环卫市场化的进展加速,智慧环卫还需要解决一个企业运营的基本诉求,比如库存管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等,如何打通线下和线上,如何做到运营闭环,是智慧环卫方案面临的挑战。同时,一些环卫企业开始向海外出口其运营能力,环卫运营未来的场景会越来越复杂,挑战会越来越大,如何助力中国环卫企业成为世界冠军,是智慧环卫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关于可预期的未来智慧环卫的终局形式,太的科技会继续与行业伙伴密切合作、深入交流、携手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