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董一兵:生态环境部门要聚焦主责,改变“包打天下”的局面

   2019-04-15 中国节能网1500
核心提示:生态环境部门要切实做到专职专责,关键要实现“两转一精准”。转职能,要厘清生态环境部门的主要职能,聚焦监测、监察和执法主责;转作风,要以更加务实、更能担当、更有效果的作风,锻造生态环保铁军
 
生态环境部门要切实做到专职专责,关键要实现“两转一精准”。转职能,要厘清生态环境部门的主要职能,聚焦监测、监察和执法主责;转作风,要以更加务实、更能担当、更有效果的作风,锻造生态环保铁军;要通过科学研判,以精准举措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了全党全民抓生态环保的共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深度、工作力度和取得的成效都是前所未有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系统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今后更持久深入地做好生态环保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指明了工作方向。
要解决以往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且在未来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再忽视生态环保工作,需要用职责清晰、制度完备的机制来保障。笔者认为,就是要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工作机制。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包括监管和治理两大任务。监管的主要任务在生态环境部门,这是党委和政府赋予的主责,具体就是监测、监察、执法;治理的主要任务在行业管理部门和污染主体,这也是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的必然要求。抓好新时代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既要监管有力,更要治理到位。
作为负责监管的生态环境部门,要切实做到专职专责,关键要实现“两转一精准”。所谓“两转”:一是转职能,就是要厘清生态环境部门的主要职能,改变“包打天下”的局面,聚焦监测、监察和执法主责;二是转作风,就是要按照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和敢担当的要求,以更加务实、更能担当、更有效果的作风,锻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所谓“一精准”,就是要精准施策,通过科学研判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以精准举措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两转一精准”的提出背景
思想认识不到位。从实践看,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自身所肩负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认识还不到位,没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企业不严格遵守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不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污染治理投入不足,甚至违法排污问题时有发生。凡此种种,都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的表现。
职能定位不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推进、共同享有的事业,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从生态环保督察发现的问题看,一些生态环境领域的顽疾得不到根治,主要是因为一些地方领导要求生态环境部门包揽所有生态环境治理任务,似乎与生态环境有关的事情都应由生态环境部门做。导致一些地方和部门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严重缺位,生态环境部门“越位”。在污染防治中出现问题时,有时会把本应属于行业管理部门和污染主体的治理责任归咎到生态环境部门,只对生态环保干部问责。这样的现象,越往基层表现越突出。
工作作风不扎实。生态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与干部队伍的作风不硬、素质不强有很大关系。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的问题看,“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和“一刀切”等现象,归根到底是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作风不严不实,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题。而且,生态环境部门的干部在作风改进和素质提升上也有很大空间,特别是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专业化水平不高、法治观念不强、管理方法简单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距离生态环保铁军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推进“两转一精准”需要把握三个关系
“两转一精准”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实践举措,是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改革的有力抓手。在推进过程中,应当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基本关系。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总体上经历了生态环保从属于经济发展、生态环保得到重视但依然滞后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并驾齐驱3个阶段。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推进“两转一精准”的前提。只有主动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让绿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让生态环保倒逼高质量、低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不断深入,才能推进“两转一精准”真正落实。
二是解决突出问题和长久问题的关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这就意味着,既要立足当前,解决人民群众关心且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突出问题,重点打好大气、水和土壤等标志性战役,又要着眼长远,共同谋划、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解决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打好持久战。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推进“两转一精准”的策略和路径。转职能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长久可持续发展问题,形成生态环境短期集中治理和长期有效监管的长效机制。
三是深化改革创新和依法监管的关系。“两转一精准”是生态环境部门在职能和运行机制上的根本转型,是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一场考验。当前,生态环境系统正在进行机构改革和垂管改革,改革就是一场革命,改的是不适应强化监管的意识和体制机制,不全力以赴是难以见到实际效果的。一方面,需要以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转职能、转作风,精准施策;另一方面,依法监管本身就是行政部门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所有改革都要在法律框架下开展,在制度约束下进行。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推进“两转一精准”的保障。这就要求我们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去推进,通过改革的办法将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落到实处,实现改革创新和依法监管的相互促进。
“两转一精准”的具体要求
新时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要求生态环境部门的职能更明确、作风更优良、举措更精准,这样才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场大仗、硬仗和苦仗。
一是转职能、明责任。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健全条块结合、各司其职、权责明确、保障有力、权威高效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后的生态环境部门,监测、监察和执法是主业主责,责任更清,任务也更重。在环境监测方面,要稳妥推进垂管制度改革,原属省级的监测事权上交生态环境部,原属市级的监测事权上收省级,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考核两条线,避免自己治理自己报成绩;进一步深化环境监测改革,加快构建防范和惩戒环境监测行政干预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在环境监察方面,由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统一行使环境监察职能,构建新型生态环境保护监察体系;跨区域、跨流域设立生态环境保护监察机构并开展派驻监察,由省对市、县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划执行情况,“一岗双责”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环境执法方面,整合监管资源,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健全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将生态环境执法重心向市县下移,着力解决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突出问题,持续保持生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
二是转作风、强素质。锻造一支新时代的生态环保铁军,从生态环境部门的内部管理来说,关键是转作风、强素质。重点是立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五个过硬”的具体要求,从3个方面强化:能吃苦。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吃苦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解决多年来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有吃苦的思想准备,下真功夫、下深功夫、下苦功夫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的沉疴痼疾。有办法。面对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观念滞后、矛盾交织的严峻形势,不能“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不能干瞪眼、束手无策。要坚持问题导向,迎着问题去,探索问题源,解开问题锁;应该坚持眼睛向下,深入基层,勤于调查研究,吃透基层的情况,向群众学习、以人民为师,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提升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力。见成效。马克思说,共产主义从一开始就是现实的和直接追求实效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坚持不懈抓下去。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关键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始终把污染治理有没有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有没有改善作为检验工作作风和素质、能力、水平的试金石。
三是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精准施策是关键。一方面,要严格禁止“一刀切”。“一刀切”是生态环境管理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初衷是相违背的,既损害了守法企业的合法权益,更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应该将铁腕治污和精准治污统一起来,既反对“不作为”,又杜绝“一刀切”,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矫枉过正,也不浅尝辄止。另一方面,要坚持靶向治疗。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上,“一人得病,全家吃药”的做法不仅会导致严重的治理资源浪费,而且在治理效果上也容易造成无效损害。应坚决反对这种简单做法,做到靶向治疗,哪家企业出问题,就治理哪家企业,不搞同行业通治;企业的哪个环节出问题,就治理哪个环节,不搞全链条通治。实现生态环境的治理精准化、效益最大化。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绿能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