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持续快速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改革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培育一批专业化环保骨干企业,提升绿色发展能力。作为煤炭大省和国家级能源基地,面对沉重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发展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山西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战略选择。
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可以用金融手段、金融创新来影响资源的配置及产业结构的优化,推进绿色经济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介绍,截至2018年末,我国最主要的21家银行绿色贷款的余额已经达到8万多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了16%。与此同时,我国境内绿色债券存量规模已经接近6000亿元,位居世界前列。
在此背景下,山西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迅速。2016年,山西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山西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构建山西省绿色金融体系,通过绿色金融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等新兴行业的发展及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经过两年的时间,全省21家主要银行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增长率超过17%,工、农、中、建四大行绿色信贷余额合计超过1000亿元,占全省绿色信贷比重的60%以上。
随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不断发展,在广泛筹集资金、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个方面帮助山西省能源企业走出困境,促进能源结构转型。
绿色金融促煤炭产业转型发展
但有不少声音质疑关于绿色金融到底要不要帮助传统煤炭企业?要知道,煤炭完全可以清洁化利用,关键看如何利用。以煤炭消费量占比最大的电煤为例,煤炭利用中除尘效率已高达99.7%。经过超低排放改造,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已低于天然气利用排放标准。由此可见,技术已经不构成问题,重要的是如何推广与应用。
2017年7月,山西国际能源20亿元绿色公司债券在上海证券所举行发行路演,这是山西首单绿色债券,也是中西部地区首单由能源类企业发行的绿色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国际能源垃圾发电、污水处理、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投资;晋煤华昱煤化工优先责任公司非公开发行15亿元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高硫煤清洁利用循环经济工业园一期百万吨清洁燃料项目的建设。
“我国绿色金融并不排斥煤炭,煤炭产业转型过程中需要借助绿色金融的力量。比如原煤清洁化、工业锅炉及窑炉改造升级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融资的资本导向能够引导煤炭产业向绿色清洁化发展。”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提出。据了解,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余热暖民等余热余压利用、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提升改造、煤炭石油等能源的高效清洁化利用,都明确列在国内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中,得到绿色金融政策支持。
在此背景下,山西省在绿色金融配套政策、管理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促进煤炭产业绿色发展。据悉,2018年山西省退出煤炭落后产能3090万吨。同时,加快发展新能源,新能源发电装机占全省电力装机比重突破30%,光伏领跑者项目发电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陈雨露表示:“金融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金融部门可以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在广泛筹集资金、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个方面为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持。”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亟待统一
随着规模的提升,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也存在一定问题。其中标准不统一是绿色金融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商道融绿董事长张睿表示:“标准不一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内与国际绿债标准有部分项目差别,我国绿债目录中有部分涉及煤炭清洁利用的项目,而国际标准中是严格排除涉煤炭项目的,这个差别有发展阶段的考虑;另一方面,国内也存在两个绿债项目标准,里面大部分内容是重合的,但也存在一些标准规定的粗细不一。”
“同时,绿色债券信息披露现在已经有一些框架性的标准,我们希望看到有一些环境管理做得比较好的企业能够率先更加细致地、完整地披露绿债的环境信息,这样可以给市场带来更正向的意义。”张睿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透露,下一步,绿色金融发展有三项核心工作要做,其中之一就是要构建我国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这个标准体系要求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他表示:“现在构建国家标准体系已经有相当的基础。一是我国原有的各种与绿色金融相关的标准有很多合理的地方可以充分吸收。二是国外有些国家在绿色金融标准制定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我国经国务院批准的五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也有许多实践经验可以总结和凝练。”
其中,浙江试验区在这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一些做法可以通过总结提炼,在更大范围推广普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表示,浙江试验区率先初步构建了较为可行的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等标准认定程序和方法,形成清晰、可执行的评价规范体系,保障绿色产融精准对接。另外,在绿色产品创新方面,目前湖州金融机构共开发绿色金融创新产品114款,衢州形成91个绿色金融创新案例,部分已复制推广到省内乃至国内其他地区。
“未来更多种类的金融机构都会考虑绿色因素。在投入产品或项目时,如果该项目是高耗能、高污染或对环境有很大破坏性,我们将限制进入;反之,注重绿色环保的项目或企业就将得到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这也给企业带来了正向激励。”殷兴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