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将天然气需求优势转化成定价话语权

   2019-05-09 能源杂志3320
核心提示:亚洲近年一直是世界天然气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天然气市场长期存在亚洲溢价现象。而2019年的这一变化是对之前市场格局的一定程度的颠覆,从深层次反映了世界天然气市场的变革,这一点绝非偶然。其中中国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
进入2019年春季,随着寒冬的逐渐退去,国际市场LNG现货价格出现下行且力度较大。

中国、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的4月份现货到岸价均降至4.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下文略计量单位),而在3月初价格还普遍在6美元,2月初接近7美元,1月初普遍在9美元。从横向比较数据看,亚洲现货价格跌幅最大。

亚洲近年一直是世界天然气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天然气市场长期存在亚洲溢价现象。而2019年的这一变化是对之前市场格局的一定程度的颠覆,从深层次反映了世界天然气市场的变革,这一点绝非偶然。其中中国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

价格波动之所以发生,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季节变化。冬去春来,天气变暖,取暖用气大幅下降,自然会拉低气价。但除季节因素外,供大于求的供需格局演变则具有深层次影响。

需求方面,持续不断地有国家加入进口LNG的行列,2018年全球LNG进口国达到42个,而十年前只有18个。与之相关,随着全球天然气需求的逐年增长,世界LNG供应力度空前增长。面对天然气市场的变化以及抢占市场的需要,主要天然气资源国纷纷加大LNG项目建设,导致LNG产能和贸易量快速增长。

供应方面,除传统的卡塔尔、澳大利亚、俄罗斯等资源大国供应之外,美国加入LNG出口国更近一步增强了国际天然气供应宽松预期。国际液化天然气进口国联盟组织近期发布了关于LNG产业的2019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LNG进口量达到3.138亿吨,比2017年增长8.3%,是2000年全球LNG进口量的3倍。

需求区域方面,亚洲国家正在成为天然气需求增量的主要承担者。日本和韩国长期以来一直依靠进口,是亚洲的进口大国,也是天然气消费市场相对成熟的国家,目前看来进口大幅增长的空间不大。特别是随着日韩能源战略的调整,更多的非化石能源将成为未来日韩国家的能源主力。

欧洲的能源战略与日韩有些类似,也在走多元化道路。但种种迹象表明,欧洲一直在力争充当全球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先锋,低碳化发展力度要大于日韩。

欧洲长期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过去数十年发生的种种与气相关的不愉快的经历一直在促使欧洲加快能源转型,以降低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在此形势下,中国及亚太新兴市场就成为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的发动机。


现实的情况是中国及亚洲新兴国家通过改革实现的较高经济增速正在为天然气需求增长创造条件。

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各国一直在努力克服危机后遗症,这方面亚洲国家是走在前列的。近几年的经济增长数据显示,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亚太国家多为人口密集区,在经济条件不断改善的条件下,越来越具备消费优质能源的能力,因而具备稳定的天然气需求增长机制。

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在拉动天然气消费方面的角色更重要,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竞争力。一方面,中国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已跃居世界前列,具备了全面的推广使用低碳能源的能力;另一方面,中国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的强烈意愿与行动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如果说亚太是全球天然气需求的发动机,中国则更是重中之重。

中国在2018年执行的系列对天然气市场的调控对于稳定亚洲及全球天然气价格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在部署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实施煤改气工程之后,世界天然气卖家纷纷将目光聚焦国内需求。

2017年由于煤改气工程实施力度过大,导致国内大面积出现供气不足现象,一些商家趁机涨价,国内市场LNG价格一度超过万元每吨。这种现象传递至国际市场一定程度上对卖家形成误导,认为中国具有无限的能力消化高气价。

从2018年起政策导向发生明显改变,在充分依靠市场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的基础上,政策对需求和供给双侧均进行了有效调控。

需求方面主要是压非保民,利用价格与市场直接干预手段对需求进行规制;供给方面主要是开辟多元化供应渠道,鼓励和提倡国内天然气供应商与国外卖家签订长协合同,同时利用税收政策降低消费者使用天然气的成本。

就整年的表现看,市场运行平稳,有效的消除了市场对中国天然气需求的非理性预期。基于政策和市场的一致性和延续性判断,市场对2019年的预期应该进一步理性,从而导致气价下行。东北亚天然气现货价格下行应该与此相关。

中国虽然具有天然气需求拉动方面的经济和政策优势,但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对天然气价格也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如果气价过高,则需求必然受到抑制。

天然气在国内的应用主要在城市燃气、发电、工业和化工几个领域。目前价格水平之下,除居民用气具有相对较高的价格承受能力之外,发电、工业和化工领域对气价均较为敏感。

特别是发电,由于燃气轮机核心技术还没有突破,导致设备进口及维护方面的高成本,对气电的进一步发展形成显著制约。即便在沿海一些发达省份,气电的运行还不得不依靠补贴。多数工业用户的用气成本占用户总成本的比例比较低,在经济形势较好以及市场需求旺盛时期用户尚可依靠市场红利消化高气价,但在市场波动时期工业用户的用气则会遭遇高成本挑战。至于化工用户,目前气价下基本无利润可言,多数处于亏损状态。

中国在新形势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决定了发展包括天然气在内的清洁能源是一项长期战略目标,需要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完成这一重大战略目标的关键在于如何将需求优势转换成天然气定价话语权优势。

综合考虑中国培育天然气主体能源地位的系列优劣势,最重要的是确保消费稳增长,不可步子过大,要量力而行。特别是在国内天然气产量有限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的条件下,进口量需要适度控制。

进口量过大必然拉升价格,造成各类用户消化不良。再则国内基础设施尚不足以支撑大规模进口,而管道和基础设施建设本身也需要周期,这一点也决定了天然气消费不可能实现跨越。至于在基础设施不足形势下出现的天然气点供,正在因经济性和安全问题受到质疑。



需求的稳字当头须与系列配套改革结合起来方可实现,稳增长需要稳定的机制,笔者以为机制来自四个方面。

首先是增强国内天然气供应能力,发展路径方面强化常规天然气与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可燃冰供应基础,力求天然气产量稳中有升。管理方面则须持续改革天然气管理体制和机制,提升软实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其次是减税降费,对天然气的进口、消费持续给予税收方面的扶持,通过税改降低使用成本。目前国内已有相关政策出台,比如对LNG进口增值税返还政策,调整门站价格以确保增值税改革红利让利于消费者等。

三是是扎实推进和落实管住中间和放开两头的政策,以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为契机,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对第三方公平开放政策实施,引入多元供气竞争主体,切实执行管输和城市燃气最高收益率政策,继续稳定推进管网互联互通与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需要制定科学的监管措施,防止新成立的国家管网公司的一家独大现象出现而影响改革的初衷。国家管网公司成立方案需要尽快出台并实施,否则会影响到整个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四是坚定不移地执行能源革命战略,大力发展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及产业,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始终坚持能源多元化发展理念,向国际市场传递国内能源真实的发展信号,消除不切实际的针对中国市场的预期。

世界天然气资源丰富,用勘探家的话说天然气的勘探尚处于青年期,这一点决定了未来天然气供应空间巨大。技术创新和进步会从多个方面影响到天然气产业,在供应方面取得突破完全有可能,而我们目前正处在这个时代。

中国有着巨大的天然气需求空间,现阶段我们需要把这种需求转化成在国际市场的博弈优势。在整体供应宽松的大趋势下,这种转化不是没有条件,关键是强调一个“稳”字。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能筹通
    加关注0
  • 中国节能网(CES.CN)最具影响力的节能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