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动力煤市场整体运行呈下行态势。从表现上看,北方港口动力煤价格跌幅逐渐扩大,5500大卡煤价已跌至600元/吨以下,5000大卡煤贸易商报价在510元-520元/吨区间,实际成交稀少。
截至6月6日记者发稿前,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报收582.0元/吨,成交量达27.78万手。
多因素共同制约
锦盈资本商品策略部经理毛隽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连日来,动力煤价格呈现下行态势。首先是由于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的影响:6月国内某主流煤企月度长协价格为599元/吨,降21元/吨。受此影响,下游用户观望心态加重,多数暂停市场煤采购等待长协煤补充,造成市场煤价进一步承压。
其次,日耗不振,电企库存偏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据悉,截至5月底,全国重点电厂存煤8500万吨,库存可用天数约26天,高库存低日耗的状态连续打压煤价——主产地陕蒙地区多矿价格密集下调,幅度基本在10元-20元/吨,因北方港口煤市运行偏弱,中间贸易商发运积极性不高,导致产地销售承压,价格出现下调。
毛隽认为,近期水泥等行业错峰生产造成工业需求下滑明显,而5月底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及气候凉爽,使得民用电难以承接需求支持。目前沿海电厂库存平均在30天左右,内陆主要电厂库存维持在20天以上,开工负荷较为平稳,供需偏宽松。
需求端明显乏力,动力煤进口又在冲击市场。“受近120元/吨的价差吸引,4月出现大量进口煤订单,主要来自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哥伦比亚等国,这些煤集中在5月-6月份到国内港口。与此同时,以国内价格为参照,进口动力煤价格近一周下调10元/吨,继续保持明显价格优势。”毛隽补充道。
后市如何发展
对于后市行情,毛隽认为,目前煤价承压下行是现实,但基本面存在巨大变数。首先在供给侧大周期内,供需对价格带来的影响弹性被放大,价格波动具备快速反应与幅度剧烈的特征。因此,价格重心回落是必然,同时紧平衡下的煤价下跌空间有限,很难出现崩塌式的下降。
据悉,2019年1至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129.4亿元,同比下降3.4%(按可比口径计算)。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732.6亿元,同比下降0.7%。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828.6亿元,同比下降16.5%。毛隽也认为,目前仍处于供给侧大周期内,且很多煤炭企业今年利润同比大幅缩水,预测煤价被持续打压的可能性不大。
“今年明显存在上游几乎无库存、中游和下游库存增多的格局,如果以全社会库存角度看,大致处于略高于去年的水平。因此,库存的绝对量增长有限,而库存的转移效应相对明显。并且在北方港口的库存中,绝大部分为长协、大集团统筹库存等成分,可流通货源不多,尤其是高卡低硫煤种,在秦皇岛、黄骅等地依旧紧缺。”毛隽介绍道。
据了解,今年产地常规受煤管票、环保等制约较大,表现在供应端出煤总量并不超预期,且供应以地销及直达发运为主,上游存量库存不高,遇紧张时“车等煤”现象抬头。另据了解,除了享受到长协的发电企业外,其实还有部分企业自备电厂采购价格在上周上调15元-25元/吨,主要原因是对6月份产地煤炭供应能否恢复存在不确定性,且无长协保障的电厂必须为迎峰度夏提前补库。此外,距离国庆70周年不足4个月时间,其间又有迎峰度夏季节,一旦生产环节安全、环保等政策发酵,煤炭供应随时面临影响而锐减。
同时,毛隽强调:“目前6月初夏,今年最热时节尚未到来,需求端真正考验未到。以近年民用电增速明显跑赢工业电的格局看,今夏需求主力驱动——民用的贡献目前尚未可知,一旦出现极端天气,则日耗带来的煤炭库存下降仍较为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进口煤供应量的不稳定成为后市判断最大的难题。5月澳大利亚大选后,贸易商观望态度浓厚,澳煤进口较少。据统计,5月以来纽卡斯尔港发往中国煤炭数量大跌,从5月初的110万吨降至5月末的50多万吨。而后市进口量亦存在巨大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