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经略海洋 绘制海上绿色低碳发展“新航道”

   2024-07-24 中国经济时报57800
核心提示:在提升海洋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方面,中方正立场鲜明地对外宣示一系列生动实践。这也让我国海上绿色低碳发展“新航道”日渐清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1日发布的《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针对提升海洋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从推进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厚植海洋经济绿色底色、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等四个方面,生动全面地阐释了我国在守牢生态安全边界的前提下,全面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之决心。

“同筑海洋生态文明之基、同走海洋绿色发展之路”,是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一致夙愿。新征程上,在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国也在积极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

在提升海洋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方面,中方正立场鲜明地对外宣示一系列生动实践。这也让我国海上绿色低碳发展“新航道”日渐清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1日发布的《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针对提升海洋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从推进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厚植海洋经济绿色底色、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等四个方面,生动全面地阐释了我国在守牢生态安全边界的前提下,全面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之决心。

关心海洋,生态优先集约高效利用海洋资源

高水平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为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大家能够感受到近几年海水更清了、海滩更净了、海鸟更多了,滨海湿地也更美了。”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日前在国新办召开的白皮书发布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推动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享海、亲海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海洋污染防治和海洋生态改善围绕陆海统筹走出了具体实践。据2022年10月印发实施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要求,沿海省份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中,对海洋国土空间进行细化安排,科学划分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和海洋发展区,明确各功能区的功能用途、用海方式、生态保护修复要求,逐步建立“海域、海岛、海岸线全覆盖”“用海行业与用海方式相结合”的海洋空间用途管制制度。

“坚持陆海统筹是破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关键手段。”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水循环与水文过程研究室主任宋献方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洋生态环境的问题根源在陆地。我国已将陆海统筹作为海洋环境保护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并规定实施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同时也在不断强调要加强规划、标准、监测等监督管理制度的衔接协调。

目前,我国在重点海域、陆地污染源、海上污染等方向系统治理上,已经取得了系列成效。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完成入海排污口整治1.6万余个。中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改善,2023年优良水质面积较2012年高出21.3个百分点。

白皮书还指出,中国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推动者和积极行动者。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约15万平方公里,涵盖红树林、珊瑚礁、重要河口及海岛等多种类型;建立涉海自然保护地352个,保护海域约9.33万平方千米,对象涵盖斑海豹、中华白海豚等珍稀濒危海洋生物。

“岛礁与淡水生态系统的构成和保护,包括海洋生态链中的动植物种类,都对维护海洋生态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宋献方认为,以陆地河流入海口为例,我国已经开始要求加强入海河流管理,协同推进入海河流污染防治,使入海河口的水质符合入海河口环境质量相关要求,加强入海总氮、总磷排放的管控,制定控制方案并组织实施。

在宋献方看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是推动海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海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唯有坚持生态优先,才能确保集约高效利用海洋资源。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韩立民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以前由于竞争导致的海洋资源无序开发,是造成海洋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强调,随着人类活动越发频繁地向海洋倾斜,海洋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二者取得平衡正成为我国海洋经济不得不加以正视的问题之一。

“海洋开发利用与保护要避免无序竞争,在管住地方基于海洋资源牟利而无序利用以及恶性竞争的同时,须确保协调港口间关系的协同竞争,即竞争合作。”韩立民认为,有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没有竞争不行,过度竞争也不行,竞争带来活力,过度竞争造成内耗势必抵消协同力,“这一过程中,各地必须肩负起与海洋开发带给地方经济利益同等的保护责任,共同确保海洋开发与生态的可持续性。”

认识海洋,聚焦未来海洋产业实现绿色发展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从这个角度出发,碧海银滩就是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近年来,为守一方静海,我国积极践行“双碳”目标,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海洋渔业,绿色化发展港口航运与船舶制造,科学开发利用海洋清洁能源,海洋产业绿色转型取得积极成效。

韩立民强调,海洋经济是一个古老产业,也是一个新兴学科,现代海洋产业高度依赖现代化新兴技术,技术研发投入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海洋产业的能级结构。

这一过程更需要始终坚持低碳绿色发展,包括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运用,确保海洋生态健康发展。

为厚植海洋经济绿色底色,白皮书围绕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港口航运与船舶制造绿色化和智能化、海洋清洁能源蓬勃发展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海洋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努力。

其中,不乏海水养殖向深远海拓展,开创我国独特的深远海绿色养殖模式的部署。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769万千瓦,占全球比重约50%,连续四年全球排名第一。此外,海洋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不断地向国家电网输送绿色能源。

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人类对海洋的依赖也越发紧密,面对疾驰而来的竞争与挑战,全民乃至全球共担海洋生态与发展使命成为必然。

“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早已成为新时代的全球共识,这也让海洋生态保护面临更大压力。”韩立民提醒,一方面要鼓励海洋产业共同向更加清洁、绿色、高效的产业技术应用转型升级,更加积极地鼓励布局如“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示范项目、深远海养殖等布局深海开发的产业项目。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强调陆海统筹,避免陆上污染向海洋的排放等,坚持陆海生态保护“一盘棋”。

毕竟,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扩大对外开放中具有重要作用。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面对海洋开发,仍应始终如一,初心不改。

正如白皮书所言:在守牢生态安全边界的前提下,全面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海洋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通过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节能网
    加关注9
  • 最具影响力的节能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