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正在加快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能源领域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决定》提出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这将有助于实现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将推动形成具有更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将为新能源发展开辟更大空间,更好地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河北省张家口市桦皮岭周边地区,密布的风电设备既源源不断输出绿色能源,又成为一道独特风景。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快建设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例如,202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实现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今年7月1日起,《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正式施行。
近年来,我国一直积极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建设,去年市场化交易电量持续上升,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达到5.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1.4%。“适应新能源占比提高的电力市场建设进度正在加快。”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室主任叶小宁对记者表示,电力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缩短了交易周期,提高了交易频次,交易品种日益丰富。电化学储能、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等新兴主体参与市场取得新突破。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有效运行,电力中长期交易已在全国范围内常态化运行,电力现货市场发现价格起到了“晴雨表”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有助于指导解决各地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的规则不统一、地方保护、省间壁垒等问题。”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经济与电力市场研究所所长陈皓勇对记者表示,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传统电力系统单一的“源随荷动”模式将转变为“源荷互动”的新型模式,柔性负荷、虚拟电厂等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也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柔性负荷,涵盖了能适应需求变化的可调节和可转移负荷,如具备双向调节功能的电动汽车、储能系统、蓄能设施以及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等。在供电无法满足用电需求增长的大城市,柔性负荷的削峰填谷作用还可对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起到关键作用。引入柔性负荷参与交易,有助于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和灵活性。随着电力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柔性负荷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的条件逐步成熟,并在一些地区有了实际应用。
分布式光伏将广泛参与电力市场
国家已明确2030年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届时,新能源将全面参与市场交易。这是我国电力市场未来发展的愿景之一。而从目前各方反馈的情况来看,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时间可能会提前。
采访中,业内人士认为,“统一电力市场为新能源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接入机会”“新能源发电企业能更便捷地参与到电力市场竞争中”“市场机制能够鼓励各类经营主体购买和使用新能源电力,提高新能源电力的消费比例”“统一电力市场可实现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
新近发布的《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2024》显示,2023年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684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发电量的47.3%。电力辅助服务机制全年挖掘系统调节能力超1.17亿千瓦,年均促进清洁能源增发电量超1200亿千瓦时。“尤其是光伏发电参与电力市场的问题,已成为今年行业的热点话题之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表示,截至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6.53亿千瓦,同比增长25%,约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53.8%。风电和光伏发电合计装机已超过煤电装机。在这种背景下,光伏发电如何参与电力市场更值得行业探讨。
在时璟丽看来,随着分布式光伏被纳入市场交易的范畴,今年或成为部分省份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的元年。去年,分布式光伏并未参与市场交易,而集中式光伏和全部风电参与市场的电量比例已提升至55%。分布式光伏的加入意味着新能源在电力市场中的参与度正在不断加深。
要做好新老政策有序衔接
“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参与市场面临着新老政策有序衔接的问题。”时璟丽表示,以往,对开发企业、投资企业和金融机构而言,光伏发电项目的收益预期和投资预期简单明了,电量和价格也相对固定。然而,伴随光伏发电参与市场,需要明确政策边界,引导新增项目的部分或全部电量参与市场交易的同时,对存量项目要继续执行保障性收购政策,保障其基本收益,从而实现新老政策的有序过渡。此外,需要解决差价疏导问题,探索采用长期差价合约方式推进新老光伏发电项目参与电力市场。
在英利集团董事长苗青看来,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是我国新能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新能源企业必须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加强对电力市场框架和规则的认知,重点要提升发电预测的精准度。当前突出矛盾是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后,部分区域的存量项目电价下行,可能出现投资收益下降的现象。“主要问题体现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面临的偏差考核风险较高,一旦无法完成考核任务,新能源企业就要承担较多的偏差考核费用。同时,还要承担较高的系统辅助调节费用,进一步增加新能源参与市场的成本。”
苗青认为,发挥新能源发电的“绿色属性”是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目的所在。她建议,要在碳排放“双控”的背景下,积极引导高耗能企业使用绿电,提高全民消费绿电的意识,更好地体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
陈皓勇表示,建立有利于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是一项紧迫任务。在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背景下,电能除了容量价值、电量价值外,还具有灵活性、安全性和弹性价值等多种价值,其分析和研究需要建立在对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特性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并紧密结合相关经济学理论而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