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绘就协同创新“津”彩画卷

   2024-08-19 中国能源报176070
核心提示:自主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撑,必须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调动各方面创新积极性,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生态城要兼顾好先进性、高端化和能复制、可推广两个方面,在体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等方面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

绘就协同创新“津”彩画卷

▲图为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金风科技/供图

自主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撑,必须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调动各方面创新积极性,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

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

生态城要兼顾好先进性、高端化和能复制、可推广两个方面,在体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等方面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

——习近平

风起渤海之滨,潮涌海河两岸。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到天津视察调研、出席活动,对天津工作提出“三个着力”等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谋划部署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新征程上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天津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打好产业焕新主动仗,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作为能源革命先锋城市的示范田,天津构建坚强智能电网,拓展绿电示范应用场景,建设能源科技创新高地,打造大数据赋能的城市“智慧能源大脑”。

漫步天津的街头巷尾,现代化能源设施遍布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风电机组矗立于码头,源源不断输出绿色电力;新能源汽车穿梭街头,助力交通系统减碳降耗;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系统广泛应用,保障能源供应稳定高效……

锚定能源革命先锋城市目标,天津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大步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和商业化,书写新时代能源产业科技创新崭新篇章。日前,记者走进天津,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进社区、探企业、看码头、访工匠……感受这片能源创新沃土的华丽嬗变。

“智慧零碳”码头探索可借鉴绿色转型路径——

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如同一幅壮美的画卷徐徐铺开。作为京津冀海上门户的天津港,其发展成果正是三地协同发展的缩影。

天津港地处京津冀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圈交汇点,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综合性港口和对外贸易口岸。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港时强调:“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

既有“破”的魄力,更有“立”的担当。百年大港彰显出智慧绿色新活力,激发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力。

一台台巨型风力发电机御风而动,一片片太阳能电池板逐日而行,站在天津港北疆港区的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绿色发电场景尽收眼底。

“智慧零碳”码头投运近3年,已实现基于AI的智能水平运输管理系统、车路协同的超L4级无人驾驶、“5G+北斗”融合创新全场景泛在智能以及码头运营全过程零碳排放的全领域深度融合。码头装卸设备、水平运输设备、生产辅助设备等全部采用电力驱动,能源消耗百分百来源于“风光储荷一体化”系统,能耗较传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下降17%,率先实现在能源生产和消耗两侧的二氧化碳零排放。

谈及码头建设,天津港青鸟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大伟告诉记者,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重要指示,“从施工建设到投产运营,‘智慧零碳’码头仅用时1年零9个月,其间攻克13项世界级技术难关,而国内同等规模自动化码头建设至少需要3至5年。”

码头如何绿色运行?天津远海金风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震威告诉记者,该公司采用“港航业零碳解决方案”,在“智慧零碳”码头安装2台GW155-4.5MW风电机组和3台GW171-5MW风电机组。同时,利用首创微电网技术,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利用,为码头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助力“智慧零碳”码头实现100%电力驱动、100%使用绿电、100%自给自足的零碳目标。

2023年,天津港风、光发电量约1亿千瓦时;自有船舶100%使用岸电,来港船舶岸电100%应接尽接;低排放港作机械占比100%,电动集卡、ART、氢能集卡运输实现常态化应用。

解决了发电问题,也打通了上网问题。国网天津电力持续跟踪服务天津港新能源项目,总装机64兆瓦风电及3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陆续并网,预计“十四五”期间,全港新能源发电系统装机容量将达到150兆瓦,年发电量近3亿千瓦时,港口新能源建设路径不断丰富。

“天津正在全面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天津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刘奎建告诉记者,天津港零碳港口建设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具体实践,为其他港口提供可借鉴的绿色转型路径和经验。

作为国际大港,天津港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记者在“智慧零碳”码头采访时,偶遇了来此参观学习的国外考察团,他们认真调研“智慧零碳”码头的建设背景、技术原理、运营模式。据了解,每月有四五十批国内外考察团参观“智慧零碳”码头,均高度评价码头的建设成果,认为这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示范性的项目,希望能有效借鉴天津的经验。

从电网领域科技创新到海洋装备迈向高端——

自主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

京津两地携手共建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试验田”。产业协作、自主创新,正是这块“试验田”的内核。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在协同创新展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仔细观看“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飞腾芯片、麒麟操作系统、人工智能配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无人机集群智能控制系统等产品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主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撑,必须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调动各方面创新积极性,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

 “我向总书记汇报了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研发情况以及智能电网和车联网平台创新工作。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深感责任重大,同时有信心又有激情地投入到创新事业中。”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张黎明回忆说。

记者来到滨海新区惠安里小区时,张黎明正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讨论如何拓展小区移动共享充电桩。此前,张黎明发现老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存在油车占充电位、电车“短充长停”等问题,于是带领创新团队研发出一款“一对多”移动共享充电桩。“与以往新能源汽车采用‘一对一’固定充电桩充电方式不同,这个新成果将充电桩由私人化转变为共享化,从固定式转化为移动式,1个充电桩能覆盖6个车位,可以很好满足百姓绿色出行需求。”张黎明告诉记者,目前天津全市21个站点已安装24台移动共享充电桩。

张黎明带领的国网天津电力研发团队,持续创新攻坚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先后突破视觉识别、运动控制、环境建模等诸多关键核心技术,从第一代机器人的实验室论证,到第二代基本自主作业,再到第三代实用化推广,最后到第四代规模化生产,体积缩小2/3、重量减轻1/3,一步步实现了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迭代式跨越。目前,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已在山东、浙江等20余个省份推广应用,代替人工作业超过6.9万次,并成功发布该领域首个IEEE国际标准,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标准空白。

电网领域的科技创新如火如荼,能源领域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亦加速迈向高端化。

今年4月,由天津企业自主设计、突破超大型结构物运输设计等技术难题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完工交付;今年5月,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全球首套深水水下自动发球管汇在天津完工交付,标志着我国深水水下装备自主设计建造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科技创新是打造“美丽天津”的关键词。以能源科技创新为代表,天津高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建成智慧能源小镇、滨海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等一批重大示范工程,天津能源科技创新生态持续延展。去年建成的天开高教科创园,目前已累计注册包括新智能电网、储能、氢能、电池材料等能源企业在内的1500多家企业。

从生态城“雪花网”到碳中和充电站——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

驱车行驶在中新天津生态城,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智能交通系统让行驶更加安全便捷。作为我国与新加坡在生态城市建设领域的重大合作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个巨大的生态公园。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来到中新天津生态城,听取了生态城规划建设情况介绍,察看了规划实景沙盘和建设展板,并考察了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服务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城建设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总书记指出:“生态城要兼顾好先进性、高端化和能复制、可推广两个方面,在体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等方面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我国首个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区所在地,集中展示了从可再生能源并网、新能源公共交通,到智能家居、分布式发电,智能电网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一间占地130多平方米的小屋,整体采用白色设计,屋顶、门口乃至垃圾桶都覆盖着太阳能光伏板,为全屋提供全部能源供应。人在屋内可通过语音、体感和远程等多种方式实现各类家电的智慧化控制——这是位于生态城惠风溪智慧能源小镇的零碳小屋。

“能量路由器指挥着屋内的能源高效运转。我们将智慧化控制功能融合于‘产、储、用、节、控’这几个字,由此实现小屋零能耗运行的目标。”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于波介绍,目前“小屋”已升级为“大屋”,实现由“试点”到“应用”的跨越。“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广零能耗智慧建筑研究成果,在公共建筑、工业、农村以及边远地区等不同场景推广应用零能耗建筑相关技术,将智慧能源创新成果转化为绿色用能新业态。”

2022年11月30日,国网天津电力在滨海新区生态城旅游区建成我国首个具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0千伏“雪花网”,区域供电可靠率达99.99965%,电网使用效率提升30%。

在天津,先进零碳技术不仅得到广泛应用,更为全球减排事业贡献中国力量。今年,坐落于西青区的津门湖新能源车综合服务中心取得了由天津排放权交易所颁发的碳中和证书,成为全国首个取得碳中和认证的充电站。

据国网天津城南公司津门湖运营管理中心副主任匙航介绍,该充电站采用自建光伏、使用空气源热泵技术等方式,通过直流微网和绿色能源管理服务平台打造了近零能耗工程,实现中心全年度碳中和。

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交通互联、要素互通。小小充电站,折射整个京津冀能源交通互联互通的大网络。截至目前,国网天津电力已在天津市建设1705个充电站、12821台充电桩,构建起“0.9、3、5”充电网络服务圈,助力京津雄0.5—1小时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

基本形成以陕京系统、中俄东线(中段)、鄂安沧管线、天津LNG外输管线等为依托的天然气骨干管网,区域能源供应安全性、稳定性和协调性逐步提升;

天津南100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建成投产后电能承载、输送能力翻倍;

推动京津冀特高压环网构建,不断致力于有效满足唐承秦地区新增送电通道求;

…………

深耕产业升级的创新沃土,厚植零碳转型的绿色沃土,天津围绕贯彻落实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聚焦重大国家战略,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城市内涵式发展,聚焦扩大内需,聚焦改革开放,以能源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目标,不断书写“津”彩画卷。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节能网
    加关注9
  • 最具影响力的节能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