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锚定15万亿目标 节能环保产业年增7%如何实现?

   2024-08-27 证券时报96050
核心提示: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下称《意见》),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作为“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部分,并首次明确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的量化目标。

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下称《意见》),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作为“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部分,并首次明确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的量化目标。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实现15万亿元规模产业目标,意味着未来六年节能环保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落在7.0%~8.0%的区间。环保产业将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升级,提升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更新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减少末端排放等将成为重点方向;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也将释放出巨大的减碳潜力。道路交通领域电动化趋势、航空领域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应用的前景同样值得关注。为实现《意见》目标,政策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力度,构建完善支持技术创新的金融生态。

15万亿产业规模意味着什么?

节能环保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兼具带动经济增长和应对环境问题双重属性。《意见》提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意味着节能环保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会继续上升。”北大国发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副主任何晓贝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全球要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绿色低碳行业领域的投资需要快速增长。

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2021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超过8万亿元。对标实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的目标要求,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温宗国向记者表示,这意味着,到“十五五”末,中国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将增加近一倍,这将推动整个社会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能源结构。

综合市场机构测算,未来六年,节能环保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落在7.0%~8.0%的区间。

“这一增速体现了该产业的活力和潜力,也反映了全球及各国政府对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赛迪研究院节能与环保研究所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室副主任霍婧向记者表示,随着全球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和投入不断增加,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

受访专家一致认为,节能环保产业量化工作目标的设定为整个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信心与动力。东吴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环保首席袁理对记者表示,《意见》相关部署体现国家在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拉动经济增长。

哪类行业率先受益?

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行业众多。根据《节能环保清洁产业统计分类(2021)》,节能环保产业包括高效节能产业、先进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绿色交通车船和设备制造产业四个一级类别,进一步细分包含23个二级类别和60个三级类别。这些领域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工业节能被受访专家重点提及。《意见》提出,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和以环境治理效果为导向的环境托管服务。“提升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更新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减少末端排放等将成为重点方向。”袁理表示,从投资角度,建议关注节能设备制造、合同能源管理、节水管理及固碳技术企业。

资源循环利用方面,赛迪研究院节能与环保研究所节能与绿色能源研究室副主任莫君媛向记者指出,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不仅将释放出巨大的减碳潜力,也是工业资源供给安全的重要保障。据行业协会统计,按照20年~30年的使用周期,铝即将进入回收阶段。据中国工程院预测,到2030年,废钢年产出量将占到粗钢产量比重的30%~33%。

“另外,早期建设的风电、光伏设备,以及推广的新能源汽车,将逐步进入退役期。”莫君媛表示,据相关研究,到2025年,国内需要回收的动力电池将达137.4GWh(约110万吨),到2030年,我国累计退役的风电、光伏设备产生的废弃物约3500万吨。

《意见》提出,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动船舶、航空器、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采用清洁动力,加快淘汰老旧运输工具,推进零排放货运,加强可持续航空燃料研发应用,鼓励净零排放船用燃料研发生产应用。“建议关注道路交通领域电动化趋势,航空领域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的应用。”袁理说。

在温宗国看来,环保产业将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升级,产业发展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如生活垃圾制备燃料氢、退役装备循环利用等新兴领域,将推动固废治理与新能源、资源开发等产业上下游的投资,以及高效先进环保装备制造等相关新赛道的发展。

企业应如何把握产业机会?安永亚太区工业与能源行业联合主管合伙人朱亚明对记者表示,从行业和企业的角度,应该重视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将绿色化与数字化技术有机结合,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产业集群来提高供应链效率,促进产业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此外,还应关注政策动向,合理利用政策激励和绿色金融工具来支持节能环保项目的发展。

霍婧也建议,企业应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如绿色能源、碳排放交易、环保咨询服务等,创造新增长点。同时,节能环保作为全球性产业,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展海外市场,推动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

哪些堵点亟待破解?

用产业发展的思维,推动绿色转型发展,需要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保驾护航。

霍婧指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正在抓紧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调研。莫君媛表示,“十五五”期间,建议以供需协同为牵引,加大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有效供给,同时以技术装备更新迭代带动工业投资,形成创新与发展良性互动。

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破一批重大绿色低碳技术,加快推动变革性绿色低碳技术工程化和产业化应用。另一方面,以推广应用为目标,推动重点行业加快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升级,分行业发布重大绿色低碳技术清单,引导企业、园区实施绿色低碳改造。畅通产融合作机制,用好转型金融、绿色金融、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着力解决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技术改造融资难题。

此外,在推动再生资源规模化、高水平利用方面,建议推动成熟的部门规章升级为法规,完善回购利用体系。

温宗国认为,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如在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方面,不同城市和省份有不同的实施细则和标准,这种标准的不统一使得企业在跨区域运营时需要调整运营模式和技术要求,增加了运营成本和复杂性。

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离不开金融支持。何晓贝表示,银行信贷支持绿色行业发展政策还有完善空间,但更大的短板在于缺乏支持技术创新的金融生态,包括金融政策、风险投资市场环境等多方面。近期广东、成都等地国资委相继出台政策,提出包括“不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政策调整,释放了积极信号,有助于推动更前沿的气候领域投资。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节能网
    加关注9
  • 最具影响力的节能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