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分三个主要阶段

   2024-09-02 界面新闻94720
核心提示:“当前,新能源领域的增速尚未超过能源总需求的增速。如何平衡能源转型与保障供应之间的关系,以及构建一个怎样的能源体系,既能实现双碳目标,又能确保能源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当前,新能源领域的增速尚未超过能源总需求的增速。如何平衡能源转型与保障供应之间的关系,以及构建一个怎样的能源体系,既能实现双碳目标,又能确保能源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8月29日举办的“新型能源体系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题研讨会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作出上述表述。

在此背景下,清华大学研究了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所需的关键要素,并探索如何通过综合性指标来评估这一体系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王淑娟表示,新型能源体系存在多耦合和学科交叉,有关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导致不确定因素增多。此次研究结合中国能源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根据新型能源体系的特征、影响因素等,寻找适合新型能源体系的评价方法。

研究认为,影响该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包括:供应侧和需求侧的多种能源组合,以及各项终端能源消费。

“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时,关键要素包括但不限于能源供应侧的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以及能源消费量等。在需求侧,电气化率等指标同样重要,它们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时必须考虑的因素。”王淑娟。

此次研究还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四大类别的一级指标体系:气候变化、高效发展、安全创新和绿色清洁。

根据关键指标的预测趋势,以及在所建立的新型能源体系评价指标的评估得分的基础上,研究认为,中国从目前到2060年间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2024-2035年为基础建设与初步转型阶段,目标是建立初步的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等。

2035-2050年为加速发展与技术突破阶段,目标是大规模应用清洁能源技术,显著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进一步降低碳排放,推动能源系统智能化等。

2050-2060年为全面转型与持续创新阶段,目标是全面实现能源系统的低碳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确保能源安全,完成碳中和目标等。

此外,王淑娟所在的清华大学研究团队以山西和广东两个省份为案例,应用评价体系进行分析,从而评估出了两省份的能源体系建设情况。

王淑娟称,山西2020年能源体系建设水平低于中国2018年水平;2025年规划水平低于中国2022年水平,总体晚3-4年;气候减缓,高效发展,绿色清洁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全保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广东省能源体系建设则领先于全国水平,广东省2020年水平高于2022年水平,2025年预估水平高于全国同期水平。2020年除安全外各项二级指标均在全国2020年水平之上,其经济、增汇指标与全国2020年水平相当,其他指标均高于2020年全国平均水平。

在本次研讨会上,国家发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王仲颖在作《中国能源转型发展问题思考暨2060展望》报告时表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要素是绿色、安全、经济。

他表示,要建设以电力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包括:满足2060年电气化率70%的电力需求;以风光为主体(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供应占90%以上)的电力供应体系;高度智能化的的输配电网络暨智能化的调度系统。

他认为,终端电气化是经济社会发生系统性变革的必要条件。

2023年底国内风电装机4.4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6.09亿千瓦。在此基础上,王仲颖进一步提出了对2060年能源目标的展望。

具体包括:到2060年风电装机42亿千瓦,光伏装机48亿千瓦,90亿千瓦的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9万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占比超过85%,非化石能源占比接近90%。

王仲颖在会上还提出了三项关键结论。一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与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融合点是终端用能高比例电气化。

二是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是实现电力绿色化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三是建立新型电力系统必须坚持系统统筹、坚持多元平衡,同时构建高度智能化的电网新形态。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节能网
    加关注9
  • 最具影响力的节能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