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商报》网站10月8日报道,充电技术已成为电动汽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研究重点。这一点从每年首次申请的充电专利数量上就可见一斑。这一数字近来在全球范围内大幅上升:从2016年的2000件增加到2022年的近1.6万件。
获得专利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先决条件。
报道称,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专利申请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中国在专利申请总量上遥遥领先。这是慕尼黑格吕内克专利律师事务所对专利申请进行全面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在全球排名中,3家德国公司——大众汽车、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跻身十大专利申请者之列。排在首位的是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3家中国公司——奥动新能源、比亚迪和北京新能源汽车——也跻身前十。
然而,尽管德国工业界在欧洲大力保护其专利,但在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上,其力量却微乎其微。因为在中国,由制造商、供应商、大学和初创企业组成的密集网络已在充电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根据格吕内克专利律师事务所的分析,中国目前拥有超过6.2万件充电技术专利。该事务所研究主管延斯·科赫表示:“数量之多、专业性之强令人印象深刻。”相比之下,德国仅拥有不到4000件专利。
中国在本土市场占据优势的原因之一是国家的大力支持。中国设定的目标是,通过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优势地位,在全球汽车行业占据领先地位。
中国人的主要关注点是充电桩和充电站及其与汽车之间的数据连接。科赫说:“他们的目标是智能、可通信的高性能充电桩。”
根据他的说法,电池更换在中国也非常流行。与德国不同的是,中国人研究的是在换电站更换电池的方案。这也是中国换电站运营商奥动新能源成为全球第二大专利申请者的另一个原因。
中国在电池和充电技术方面的主导地位正日益迫使德国制造商开展合作。例如,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就是宝马将于2025年投放市场的“新世代”电动汽车的最重要供应商。
其竞争对手奥迪走得更远。该公司计划在11月推出与中国合作伙伴上汽集团合作开发的电动汽车。奥迪母公司大众汽车则在寻求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的密切合作,并希望在2026年以前推出两款联合开发的车型。(编译/焦宇)
9月20日,在位于重庆市璧山区的重庆惠程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充电桩生产车间作业。(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