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2014年新疆棉花产业调查

   2014-09-24 纺织中国在线2670
核心提示:  盼望半年多的新疆棉花直补政策终于出台。9月1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公布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今年新疆棉花目标
  盼望半年多的新疆棉花直补政策终于出台。9月1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公布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今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水平为19800元/吨,国家对新疆棉花从“暗补”正式走向“明补”。

  根据试点方案,棉花目标价格补贴的发放,将按照核实确认的棉花实际种植面积和籽棉交售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央补贴资金的60%按面积补贴,40%按实际籽棉交售量补贴。特种棉(包括长绒棉和彩棉)的补贴标准,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审定的陆地棉补贴标准的1.3倍执行。

  新疆棉花总产量已连续20年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最具比较优势的棉花产区。棉花直补细则牵动千万棉农的“神经”。新疆结束延续多年的棉花敞开收储,开始试点对棉农进行直补。这一重大政策改变,对今年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从5月到9月初,笔者进行了长达百余天新疆棉花市场的调研。

  直补落地:

  牵动千万棉农棉企“神经”

  今年上半年,由于实施方案未公布,皮棉现货、棉副产品销售基本上停滞不前。5月13日,阿克苏一家轧花厂2226级皮棉报价15500元/吨,1227级报价16500元/吨,价格呈现下跌趋势。长绒棉价格大幅下跌,阿克苏地方企业137级、237级、236级长绒棉报价分别为32500元/吨、31600元/吨、30700元/吨,较一周前下跌300元/吨。

  此前调查对于是按面积直补还是产量补贴,南北疆棉农有不同的理解。北疆大多数的棉农认同面积补贴,而大多数南疆棉农则欢迎产量补贴。“按面积补贴,如果赶上收成不好的年头,我们肯定赔钱。”轮台县棉农曾小明说。方案中决定按目标价格补贴倒是符合南北疆大多数棉农意愿。

  自今年年初国家公布2014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为19800元/吨后,市场对目标价格的解读一直存在分歧。南北疆的大多数棉农认为19800元/吨的价格是籽棉交售给轧花厂的成本价,以目前的籽棉价格来折算,衣分率40%的籽棉收购价不应低于8.80元/公斤,比收储还要划算,政策“托底”作用明显。多数轧花厂则认为,19800元/吨的价格是皮棉销售价,也就是轧花厂卖给纺织厂的价格,里面包含了1000~1200元/吨的加工、运输成本。按此折算,籽棉收购价在8.20元/公斤左右。对此,近日发改委已明确,19800元/吨为皮棉销售价。

  国家对棉花配额的控制将直接影响新疆棉花的出路。对于纺织企业,有配额肯定比没有好,因为配额对于纺织厂来说不只涉及到降低成本,还涉及到配棉。采访中,很多企业表示,如没有配额,只能选择储备棉投放,小型纺企竞争力虽然会进一步减弱,但大型纺织企业则会选择用新疆棉替代国外高等级棉花。

  棉农想通了:

  生产集约化是大趋势

  来自新疆棉花协会的信息,今年4~5月的几场大风已影响了棉花生产。“一场大风,棉株几乎被全部刮死。”轮台县棉农朱援说,他家220亩棉花今年绝收。改善生态环境,抵抗自然灾害已成南北疆棉农的共识。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一位专家说,棉花气候影响,南疆大于北疆,地方大于兵团。一般来说,防风林带建设好的地方,棉花稳产程度要高。

  新疆农科院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现在新疆种植棉花的最大成本支出是收获劳务成本。按330公斤计算,收摘费加其他附加开支劳务成本可达850元,加上一般性生产管理100元/亩~120元/亩,人工费用达到975元/亩,占总成本近40%。

  调查发现,新疆棉农正想方设法通过提高单产,降低成本来应对棉花市场风险。新疆棉农提高单产,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有三:一是大规模推广机采棉和大型农机具;二是推广新的棉花高产品种;三是推广节水灌溉和精量播种等一些先进植棉技术和模式。感受到收获成本将大幅增加的沙湾棉农常学开为了降低成本支出,今年将自己种植的200多亩棉花,大部分改成机采棉模式。正常状态下,一台采棉机日采收籽棉相当于500个人的劳动量,每亩可降低综合成本200多元,其中,与人工采摘比较,植棉户每亩可降低成本近200元。常学开说,大规模种植棉花,机采棉是必由之路。沙湾县柳毛湾镇农机站一位负责人说,推广大型农机,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棉农的最佳选项。从南疆到北疆,不管是农业主管领导还是棉农,成本意识之强前所未有,以前棉农不会将自己的劳动计入成本,现在不一样,大部分的棉农都会将自己的劳动计入成本。一位乡镇农技站站长说,棉农强烈地意识到提高单产,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是应对棉价剧烈波动和市场风险的必由之路。未来10年新疆棉花生产将快速集约化。

  现阶段棉农的年龄结构是棉花调研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内容以往的棉花产业调查很难涉及,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人是起决定性的因素。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共发放调查表24份,调查以村为单位,呼图壁、玛纳斯、沙湾三县各随机抽8个自然村。调查对象主要是地方的棉农,没有涉及到兵团。因为兵团的集约化程度已相当高,而地方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制约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以沙湾县柳毛湾镇板桥村为例,村长吕大付告诉记者,板桥村全村耕地面积4000多亩,主要种植棉花,人口407人,60岁以上的老人61人,学生126人,22岁~35岁年龄段的从事棉花生产的只有8人,绝大部分棉农在40岁~60岁之间,其中50岁~60岁的棉农达70余人。35岁的棉花种植大户王建兵同时也是农机大户,对种棉花,他信心十足,今年他种了400多亩棉花,除了采摘外,几乎所有的田管都实行机械化。“如果让我种,全村4000多亩地,我们两三个人就能种下,没有必要那么多人。”

  从现在的情况看,未来10年,将有近30%的棉农退出棉花生产,土地流转速度将会加快,新疆农村棉花生产从小规模经营到集约化经营将是大势所趋。

  棉农“三盼”:

  直补到位、信息指导、配套服务

  新疆棉农眼下的基本想法也是这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在走访过程中设定了有关棉价、信息服务等六大问题。几乎所有的受访棉农都选择下列三项:一是棉价稳定上升,棉花直补到位;二是希望得到有关棉花产业的预期研究和其相关信息服务;三是希望政府引导推广大型农机等棉花生产过程的配套服务。

  市场和大多数棉农对直补政策的预期与看法主要是直补政策能否执行到位,如果执行不到位,对棉农和企业都将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好在新疆在制定试点方案的同时,为防止企业套取补贴资金,也制定了相应配套制度。

  现在看来,直补基本符合棉农心理,执行到位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新疆的植棉面积,使新疆在国际棉花价格上保持一定的影响力,同时可使棉价逐渐与国际接轨,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

  棉农彭邓平说:“我家有60多亩地,种棉花、打瓜、还是西红柿,我们很难决定,如果政府有关部门能给我们一些信息提示,我们就不必每年为种什么发愁了。”现在看来,加大棉花产业的预期研究和推广棉花新品种、新技术以及加快棉花产业的配套,将是未来政府涉棉产业管理部门的一大课题。

  疆棉在行动:

  提高品质重塑棉花品牌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提高棉花质量工作座谈会上,植棉团场、加工企业、流通企业都将提质当成缓解销售压力的一件“法宝”,并试图以提质来应对政策改变带来的挑战,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专家分析称,近年来,兵团尽管通过推广机采棉,降低了棉花成本,提高了植棉效益,但新疆运距长,农资物化成本居高不下,短期内通过大幅度降低成本增强棉花市场竞争力的想法不太现实,特别是面临突然而至的棉花目标价格试点改革政策,近年只有在提高棉花质量方面挖潜力。座谈会上,兵团供销社主任张林泽更是直言:“只要质量好,不担心卖不掉,关键是质量,抓品质是今年卖棉的重点任务。”

  作为全国最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兵团棉花曾经一度享誉四方,是市场上最为畅销的产品,但如今还需要为质量如此大费周章,的确令人费解。位于石河子市的新疆唐成棉业有限公司将2012年使用的美国棉、澳大利亚棉、兵团机采棉及手采棉质量进行比较,无论是机采棉还是手采棉,其纤维长度、棉结及短绒率、异性纤维都明显较进口棉差,这也意味着如果不提升棉花质量,兵团的棉花在市场上将不再具有竞争优势。

  针对兵团棉花质量问题,兵团农业局局长孔军表示,近年兵团大力推广机采棉,降低了棉花成本,提高了植棉效益,但也因机采模式和加工系统未完全成熟,以及连续3年临时收储,各植棉师低产田和次宜棉田没有退出棉花种植,打乱了兵团的棉花优势区域布局,棉花质量有所下降。

  纺织企业负责人强烈建议,兵团须进一步提高植棉技术,进一步缩小棉花成熟期差异,避免大跨度混级现象;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棉花种植、收获、加工全过程管理力度,杜绝异物混入,提高棉花质量,打造兵团棉花品牌。

  触动与深思:

  依托优势棉花资源发展优势纺织产业

  过去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植棉师团、职工、加工流通企业都沉浸在国家惠农政策的“狂欢”中,缺乏对临时收储政策中“临时”的冷静思考,导致国家政策一转,就立刻陷入被动的尴尬境地。棉花目标价格试点改革政策取代临时收储政策,表面看来,棉花出售环节只是国家收储和市场兜售之间的区别,却对棉花产业影响深远。

  当然,兵团从来都不缺乏农产品市场销售的经验,但棉花目标价格试点改革政策带来的产业难题再次让人深思。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内经济转型发展以及改革步伐加快,今后依靠行政手段直接影响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在这种背景下,兵团到底如何才能让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对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来说,一个更具根本性的解决方案便是加快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步伐。因为有庞大的种植面积,兵团棉纺业有相当不错的基础。“十一五”期间,兵团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颁布实施《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机遇,积极承接东部纺织产业转移,兵团纺织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纺织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兵团发改委副巡视员伍新南认为,对口援疆启动之后,东部产业向自治区、兵团转移中很大一部分是纺织业,这些企业来自治区和兵团,无非是看中优质原料的优势。但是3年的收储及国内国外棉花市场价格倒挂,纺织企业的日子大都不好过,而棉花目标价格试点改革政策的实行,让棉花价格回归市场,对自治区和兵团棉纺企业来说,不可谓不是雪中送炭。

  尽管因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可能会导致今年棉花卖难,但新疆已经启动了大力发展纺织业的战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以及新疆“三城七园一中心”产业定位,为新疆纺织业勾画了全新蓝图。这些决策都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兵团棉产业“破茧成蝶”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相信,随着提升棉花质量这一认识在植棉垦区、加工流通企业等各方得到统一,并受到棉纺企业的欢迎——不难想象,经历短暂的风雨之后,新疆棉花产业必将会迎来新的跨越。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