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解振华认为能源安全不应当是保证能源的供给,而且要提供绿色、低碳的能源。在这一点上,我们正在积极作这方面的工作。
德国广播协会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在气候变化的谈判当中,中国是不是依然把自己认为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第二,关于刚才提到的在中国北方和西北部的煤炭和天然气开采项目,很多环境组织以及中国的专家都提出了一些关切,也就是,这样的项目将大幅度提高中国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您如何回应他们的关切呢?
解振华: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我们现在人均GDP不到7000美金,还有1.28亿人日均收入不到1.5美金,在这方面是发展中国家,这是没有什么任何质疑。但是,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个全球的行动当中,应该说是在多边的进程当中是发挥了积极建设性的作用,在推动整个谈判的进程,这是大家都能了解的。
解振华:
在国内采取的政策措施方面,我刚才已经介绍了,各国基本上都是这些措施,一个是节能、提高能效,一个是发展可再生能源,一个是增加森林碳汇。所以,在这些所有的政策行动当中,中国的行动和成效都是可圈可点的。到目前为止,根据各个国家的一些科研机构的核算,发展中国家减排的承诺占了全球总承诺量的70%,而发达国家只占了30%。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这种情况。按照公约和议定书的要求,本来发达国家要率先大幅度减排,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但是这种情况我们并没有真正看到。
相反,发展中国家还是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从2020年所承诺的减排量来说,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希望明年要达成的新的协议,还是要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和各自能力的基本原则,各个国家要根据自己的历史责任、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根据自己的国情、根据自己的能力,承担与它相符的责任义务。这是我们在气候变化上一个基本观点。
解振华:
关于西北的煤炭和天然气的开发问题,刚才我已经讲过。一个国家要经济发展,必须保证能源的供给,这涉及到能源安全问题。我们认为能源安全不应当是保证能源的供给,而且要提供绿色、低碳的能源。在这一点上,我们正在积极作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在开发这些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煤炭可能增长量还会有一个合理的增长。但是,我们要尽可能的减少它的总量,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政策,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现在可能在开发的过程中要逐步加以解决。这些问题都是发展当中的问题,既要承认有问题,但是我们还是有能力在发展中克服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