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海上风电仍面临一些阶段性挑战

   2014-09-25 中国节能网2380
核心提示: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海上风电价格政策,之后召开了多次海上风电推进会议,对未来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方案征求业内意见,以期为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进入新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海上风电价格政策,之后召开了多次海上风电推进会议,对未来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方案征求业内意见,以期为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进入新阶段打下良好基础。虽然被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规模空前,但如需顺利完成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2015年海上风电装机500万千瓦目标仍难容乐观。目前业界对海上风电开发并未表现出太高的积极性,并对未来海上风电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仍持有多方建议。

其一,开发商在项目审批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无疑既影响积极性也影响效率。虽然从国家支持亦或是舆论层面来看,大力发展环保的海上风电是大势所趋,但其仍无法避免极为繁琐的审批流程。各类审批部门对海上风电认识千差万别,使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与陆上风电项目相比阻力重重。

其二,海上风电价格仍是业内最强烈的呼声,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定价,二是价格的持续性。一些企业针对目前电价的测算显示,资源优劣和施工难易很大程度影响了海上风电项目盈利能力。因此,虽然目前的电价能够使少数资源优秀、施工难度低的项目略有盈利,但力度很难大幅提高开发商的积极性。另外,由于风电开发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从测风到投产往往历经数年,价格政策的波动会对其造成极大影响。此前发布的定价政策中明确提出有效时间为2017年以前,而目前正打算申报的项目不少处于前期阶段,如果2017年后价格产生变化,将对意图在未来两年进入海上风电开发领域的企业产生困扰,致使其在收益风险面前畏手畏脚。

其三,因风况与陆上具有显著差异,运维成本极高,海上风电机组的技术水平尤为重要。例如我国福建、广东的海上风电资源虽然尚可,但台风也较为频繁。目前的一些风电机组抗台风能力并不突出,在对抗极端风况时能力有限,这就需要严格制定标准,并通过更具有针对性的技术研发解决此类问题。

其四,由于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的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略低,采购周期较长,从而在产能方面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制约我国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机组的工程基础和运行环境特殊,对设备和施工的可靠性要求也与陆上风电有很多不同,因此在提高技术的同时,也应着力提高设备可靠性。

其五,由于海上风电建设具有多海况、高复杂地址的特点,施工难度与陆上风电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处于对成本的考虑,我国海上风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较难采用欧洲技术,而需要对中国海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施工装备和方法进行研发。就目前看来,海上风电施工受到气候、天气、潮汐等多方面影响,施工周期相对陆上风电更长,工况也更为复杂。虽然表面上我国目前的海上风电施工能力供大于求,但这是此前海上风电开发停滞不前造成的假象。电价公布后,海上风电核准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海上风电开发势必将逐渐加速,目前的施工能力未必能够满足需求。

如何解决这些在电价公布后仍被广泛关注的挑战,是产业进一步有力发展的重要命题。

首先,应做好海上风电的整体规划。不但在风电资源开发应具有整体性,也应在审批流程和产业链产能规划方面体现出整体性。在规划的过程中顶层设计尤其重要,海事、军事、运输、渔业、环保、电网等需要充分参与,结合各自规定设立与此相关的规划原则和评价体系,从整体上确定各地的风资源区有多少符合规划原则,能够用于海上风电开发。通过制定相关原则,形成快捷审批通道,在前期规划过程中已经被确定可以使用的风资源区通过核准后,启动快速审批流程,从而提高效率。通过尽可能完善的规划前期工作,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如风电场场址无奈变更的情况发生。对风电开发规划具有充分了解后,包括设备制造、工程吊装、运维管理等整个产业链才能够准确地预估发展规模,从而做好产能规划,从而在提高零部件采购效率的同时,做好国内外海上风电机组的产业链建设和工装设备制造工作。

其次需要继续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鼓励。在补贴力度方面,由于我国南北方差异明显,海上风电的价格应进一步细化,当多则多,当少则少;同时由于对施工成本和技术缺乏了解,不确定因素较多,我国海上风电在初期发展时应比成熟后的电价更高一些,作为对敢于“第一个吃螃蟹”企业的鼓励,而不能是简单安排先易后难地开发海上风电资源,以此在提高开发积极性的同时,增强技术能力,做好技术储备。另外,如果2017年后的电价政策能够进一步得以明确,可以有利于稳定预期,减小因政策变化而带来的市场波动。目前值得期待的是,已有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建议,在我国出台国家对海上风电扶持政策的同时,各地在也能够出台一些地方补贴措施,为本地区的海上风电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环境。

再次,虽然目前我国风电配套输出有一定的补贴,但由于海上风电的输出建设成本达陆上风电的5倍左右,目前对陆上风电输出的补贴力度明显不足以支撑海上风电输出投资者的积极性,同时我国对海底电缆在水下各位置的投资者并没有明确规定,容易使业主和电网企业之间产生难以确定的成本。因此,对于海上风电输出的补贴政策仍需价格主管部门进一步设计和推出,而对于海底电缆等输出设备的投资建设方也需进行明确。

同时,与生产制造水平相比,技术研发能力目前仍是国内厂商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风电机组研制工作,应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进行大力扶持。目前我国有关机构正在制定抗台风型风电机组的设计规范,具备针对性的产品正在不断完善,但这项问题的彻底解决还尚需时日。另一方面,加强海上风电设备的认证和运行监测则是提高可靠性的重要途径,积极做好风电机组制造、工程施工、海底电缆等方面的技术认证,严格海上风电准入门槛,规范市场秩序,可以有力地保障机组质量提升和经验积累。建立和完善海上风电质量监督和运行监测体系,对风电场和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形成大数据,可宜于总结经验并进一步提高、完善风电机组设计水平和工程建设质量,从而整体提高我国海上风电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

此外,施工装备是海上风电工程的重中之重,不但直接涉及施工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能力。在海上风电施工的技术和能力方面,如果采用相对市场化的竞争方式,或将使海上风电发展不但浪费资源,也可能产生风险。而采取相对集中的进行能力建设,因势利导,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