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富煤贫油少气 节能减排需合理布局

   2014-09-29 中国节能网1410
核心提示:近年来,节能环保成为当下热门话题,我国基于节能减排考虑,一些地方出现取消、替代煤炭的热潮,煤制油、煤制气、煤改气等工程纷纷落地。国家能源局也下发规范煤制油、煤制气产业的通知,更是被市场解读为“肯定大方向”的行业“强心剂”,相关项目密
近年来,节能环保成为当下热门话题,我国基于节能减排考虑,一些地方出现取消、替代煤炭的热潮,煤制油、煤制气、煤改气等工程纷纷落地。国家能源局也下发规范煤制油、煤制气产业的通知,更是被市场解读为“肯定大方向”的行业“强心剂”,相关项目密集上马。然而专家表示,在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现有条件下,煤炭仍将长期占据我国能源结构的主体地位;加之煤制气、煤制油等技术面临多重瓶颈,难以规模化发展。因此,各地不宜盲目“去煤炭化”,而应从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入手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过去几年里,中国“去煤炭化”项目一路狂飙突进,主要有“加工”“替换”两种路径“加工”是指通过煤制油、煤制气等方式将煤炭转变为可燃的液态、气态石油石化燃料“替换”主要指“煤改气”,就是用天然气替代煤炭作为锅炉、电厂的燃料。在煤制气领域,2012年发布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年我国煤制气产量将占国产天然气的8.5%至10.2%,极大提振了企业的热情,单是去年就至少有10余个新签约项目。据“中国煤炭网”统计,截至今年6月,全国共有不同阶段煤制气项目50个,总计划产能2250亿立方米/年,超过去年1700亿立方米的实际天然气消费。

煤制油产业下半年来呈升温态势。神华、伊泰、潞安和晋煤四大煤制油示范项目于2010年就已形成147万吨/年产能,此后受政策影响无新增产能。而今年下半年,受政策利好推动,几大项目相继获得进展。8月,陕西省工信厅和榆林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榆林煤制油产业化发展,计划2020年陕西省煤制油产能达1600万吨,相当于去年全省汽柴油总产量。同样在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新疆首个煤制油示范项目发放了“通行证”。

2013年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加强“煤改气”工程建设致使“煤改气”步伐提速。中国10余省区市已出台“煤改气”计划,北京已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无煤化”,乌鲁木齐天然气供热范围占全市供热面积76%以上。

火电“西电东送”也是“去煤炭化”的一大方式。我国在煤炭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设立了坑口电厂,将电能运往东部,变“运煤”为“送电”。京津冀的大量电能都来自山西、内蒙坑口火电厂。至今“西电东送”仍不断有新工程立项。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原总地质师曾兴球、前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油气资源管理局局长查全衡表示,适度发展煤制油、煤制气,对于能源安全、增加油气替代、清洁利用能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的能源结构以及煤制气、煤制油的技术瓶颈决定了中国不宜大规模推广“去煤炭化”。

首先,煤制气、煤制油能耗高,能源利用率低。煤制气、煤制油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同样发1度电,使用煤制天然气要比直接燃煤多消耗1/3的煤炭资源,反而降低了能源利用率。

其次,煤制气、煤制油以及“西电东送”建立坑口火电站耗水量大。一般1吨煤能生产1110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气,需耗6吨水,排放的二氧化碳是普通天然气工厂的7倍。在煤制油过程中,耗4吨煤、10吨水才能转化1吨燃油,比原油精炼的二氧化碳排放高出近10倍。在煤炭富集地区建坑口火电站也需消耗大量地表水。值得担忧的是,我国全部的煤制油项目、70%以上的煤制气项目以及大部分“西电东送”的火电项目都位于缺水的西北地区。

第三,“煤改气”加剧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去年入冬后,由于“煤改气”,西安有10余万居民家庭取暖受影响。如在长春推行“煤改气”,天然气年消耗量将达30亿立方米,超过全省天然气总产量。专家指出,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耗量的68%,进口依赖度约8%;而天然气占我国能源消耗量的6%,进口依赖度约32%。多用煤、少用气是最现实的选择。

基于上述原因,“去煤炭化”的能源成本居高不下,难以规模化推广。有关部门已意识到问题所在,为规范产业发展,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近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100万吨及以下规模的煤制油项目。

“去煤炭化”的本意在于摸索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然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去煤炭化”反而降低了能源利用率、加重了环境负担。因此,政府在出台相关产业规范的同时,还需进一步科学规划煤制气、煤制油、煤改气等技术的研发与项目的实施,避免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应从供应、生产、消费等环节入手,抓好煤炭的清洁利用。

首先,提高煤炭燃烧集中度。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汉臣估计,我国约有20%的煤炭消费是分散燃烧的,用于工业锅炉、农村取暖、餐馆等,这些地方无法像火电厂一样采用环保装置脱硫、脱硝、除尘,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削减分散燃煤是节能减排的关键一步。

其次,保证煤炭生产的清洁高效。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国能中电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白云峰表示,煤炭洗选加工不力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洗煤、选煤等工序可以去除煤炭中40%至70%的粉灰、20%至40%的全硫,减少煤炭运输、使用过程中的污染。而我国由于煤炭分散开采、技术滞后,洗煤、选煤力度仍有待加强。

第三,提高煤炭的清洁燃烧程度。盘古智库和国能中电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出,燃气未必比燃煤环保,通过综合治理,火电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甚至低于燃气电站排放指标,实现“近零排放”,长期来看,还可因节能而降低电厂成本。目前,以国能中电公司在上海外高桥(29.59, 0.14, 0.48%)三电厂的示范性工程为起点,长三角地区各省、山东、河北等省以及各大电力集团纷纷开展了“近零排放”的研究和实施。

专家建议,我国应大力支持煤炭清洁利用示范项目的推广,尤其在人口密集、水资源丰富的东部地区发力煤炭清洁利用。同时,借“十三五规划”即将出台的契机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国家级煤炭清洁利用协调机制,整体推进煤炭在全行业、全产业链的清洁利用。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