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农村新能源项目现状发展如何

   2014-10-08 中国节能网1410
核心提示:新能源可以分为新能源开发和传统能源技术创新。一方面是指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的新型能源;另一方面是指对传统的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的能源,如智能电网等。
新能源可以分为新能源开发和传统能源技术创新。一方面是指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的新型能源;另一方面是指对传统的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的能源,如智能电网等。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出台了相关的发展政策,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是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中国政府通过补贴、税收减免、低息贷款等政策,扶持风电产业发展;鼓励民资投资小水电,解决农村和边缘山区用电难。农村新能源项目现状发展如何?金投能源小编为您介绍。

炒金如何赚钱专家免费指导银行黄金白银TD开户指南银行黄金白银模拟交易软件集金号桌面行情报价工具

1.传统能源利用情况

东北地区农村传统能源以秸秆、木材、煤炭等焚烧为主,电力资源来自于国家电网,以火电为主。根据走访调查,传统能源在东北地区农村仍然占着最大比重,相较十年前,各项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所占比例有所变化,电力资源比重有所攀升,随着天然气等能源在农村地区的逐步推广,秸秆焚烧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主要的能源。

2.新能源利用情况

东北地区地处平原,地势落差小,与南方地区丰富的天然河流水能资源不同,农村地区新型能源利用中,沼气、风电、太阳能利用的较为多见和普及。

沼气

沼气池的修建,沼气的利用,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沼气是通过发酵方式循环利用的生物质能,具有能源、生态、环保、经济和社会的多重功能。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建设,可以促进养殖业,带动种植业的发展,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好方法。在调查中发现,农村沼气池的建设有着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首先,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沼气建设成为投资重点,每个沼气池的建设包括国家直接补贴、省内补贴等多个层级的补贴,农民直接负担极少。于此同时,国家也颁布了相关的文件引导,力图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沼气利用体系;

第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沼气服务体系。按照“国家投入引导、多元参与发展、运作方式多样”和“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逐步建立以省级技术实训基地为依托、县级服务站为支撑、乡村级服务网点为基础、农民服务人员为骨干的沼气服务体系,积极为乡村服务网点提供进出料设备、检测设备或维修工具等设备。这就为农村沼气建设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

第三,通过沼气池的建设,可以使农村实现多方位的废物循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生态农业并形成一个良性的农业生产、生活体系。

在牲畜养殖和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粪便和种植中的秸秆等废料可以进入沼气池中,通过发酵产生沼气为生活提供照明、取热等提供燃料;而沼渣沼液可以用作饲料和肥料。这一过程既减少了传统燃料燃烧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又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相关的肥料和饲料,实现循环后,农村生态环境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

风电——以辽北地区为例

内陆风能资源最好的区域是内蒙古至新疆一带,风能密度在200-300瓦/平方米,3-20米/秒风速年累计5000-6000小时,辽北地区地处辽吉蒙三省交界,地势条件较好,风能资源丰富。以辽宁省康平县为例,辽宁省康平县位处辽北,与内蒙古相邻,多个行政乡承接了风电项目,如2009年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辽宁地区的招标,主要是在康平县的四个乡镇进行项目,其中包括:康平方家乡风电项目33台容量1600kVA箱变、康平西关乡风电项目34台容量1600KVA箱变、康平沙金台乡风电项目33台容量1600kVA箱变、康平张家窑风电项目34台容量1600KVA箱变。风电在农村地区处于集团生产阶段,正在逐步推广,但是推向日常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太阳能

东北地区对于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太阳能集热器,代表是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热水供应系统和聚光型太阳灶。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结构主要由真空集热管、贮水箱、连接管道、支架和其他零部件组成,即常见的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聚光型太阳灶是将太阳光汇聚-集热,进行炊事的生活用具。显著的优势显现在烧水上,十分方便,只要是阳光灿烂的时候,水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烧开,这种方式不但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完全避免了传统方式烧水带来的余热浪费和环境污染。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