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国电清新打造清洁排放新路径

   2014-10-27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2730
核心提示:10月初,雾霾天气频繁来袭,如何治理雾霾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为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国务院于去年9月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地方政
10月初,雾霾天气频繁来袭,如何治理雾霾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为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国务院于去年9月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地方政府也先后出台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向雾霾宣战已成为各级政府、各行业的共识。

“环保政策落地,一靠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二取决于承担环保运营设施建设的环保企业是否具备相应的技术实力,即技术创新。”面对记者采访,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开元强调,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从主管能源的政府部门到能源企业,都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源头治理的重任,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国电清新独创的适用于电力、钢铁等复杂烟气可实现脱硫除尘的一体化深度净化核心技术,或可为我国电力企业排放提供一种全新解决路径,为当前雾霾治理做出应有的贡献。

蓝天愿景倒逼能源清洁发展

雾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表面来看,是由于不利的气候条件导致污染物无法扩散而形成的,但是探寻其深层次的原因也不难发现,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有很大的关联。

有关专家表示,雾霾形成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所积累环境问题的显现,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污染排放量的大幅增加,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污染控制力度不够,主要的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等多种原因,造成一些大中城市的雾霾不断发生,尤其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出现的频次和程度最为严重。

业内专家表示,尽管新能源发展迅猛,但由于我国的煤炭仍占一次能源的主体地位,在未来相当长一段的时间里,我国以燃煤发电为主的电力供应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据了解,2012年,我国消耗了全世界近一半的煤炭,电力生产更是消耗了我国约一半的电煤。

以火电企业为例,一方面是居高不下的电力需求,煤电作用难以取代;一方面是雾霾围城,公众舆论压力加大。如何做到两者之间的平衡也成为当前雾霾治理的重要一环。

核心技术破解“治霾”难题

“治霾是一项系统工程。”张开元认为,既要有政策支持,加强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构建大气整治目标考核体系;又要有法律保障,强化空气污染研究和排放标准的法律制定;还要有产业调整,提高企业现有技术水平,通过指标倒逼落后产能将排放量控制在合理水平。

张开元认为,当前,电力行业正值发展转型期。电力行业如何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也是企业的核心问题。

作为大型火电厂国产脱硫技术的缔造者,国电清新完全自主研发成功的旋汇耦合湿法脱硫专利技术,具有脱硫除尘效率高、工况适应性强、投资省、能耗低等突出优势。该公司结合我国火电厂排放实际情况,通过大量的改进和创新,形成了一整套大烟气量集成净化关键技术,取得多项国家专利。该技术已在大型火电厂烟气净化的实际应用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环保治理一步步深入,以往的“谁污染,谁治理”的传统环保管理机制不再适应治理需求 , 很多第三方专业治理公司应运而生 , 即排污企业与专业环境服务公司签订合同协议,通过付费购买污染减排服务。张开元指出,第三方治理作为政府监管的重要一环,有利于排污企业治污效率提升,有利于企业产业快速发展,有利于监管部门提高监管效率。以火电为例,其利用小时相对稳定,脱硫脱硝除尘外包给第三方投资运营并确保持续稳定达标,配以合适的环保电价,可确保第三方投资的合理盈利。

目前,大型工业企业和工业集中区已成为“第三方治理”的先行先试区。北京国电清新作为较早一批从事大气污染治理的专业环保企业之一,通过大量运营项目的多年实践证明,第三方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值得推广。

环境治理任重道远仍需发力

要在大气治理市场上赢得商机,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张开元告诉记者,“在环境污染形势异常严峻复杂的今天,污染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只有不断创新技术,才能避免陷入雾霾越治越严重的恶性局面。”

据了解,为实现达标排放,两年多来,国内各家火电企业不断加快燃煤机组脱硫、脱硝以及除尘领域的减排进程。然而,仍然有不少企业步履迟缓。6月12日,环保部开出的有史以来最大的4亿罚单,正是针对火电企业在减排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推动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最严排放标准“落地”,将是下一步面临的严峻任务。

治理雾霾主要是要从低端产业入手,逐渐取缔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这可能会对经济增长带来挑战,但也会给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来机会。张开元说到,从长期来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才是应对环境污染的根本出路。无论从国内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还是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过去数十年那种依靠资源优势粗放型发展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而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也并非良策。未来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变,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张开元认为,污染治理要标本兼治,污染是标,机制是本。环境污染治理机制的建立仍然任重道远,需要政府、排污企业、环保服务企业、社会力量的共同推进,才能稳步向前。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