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秋冬之交,在城市逆温现象加重的情况下,农村秸秆焚烧和城市供暖期的到来,加重了北方城市的大气污染,也给冬季空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一个艰难的开头。
如何才能做好冬季空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同地域、不同污染物来源,如何因地制宜,破解冬防困局?本版将开辟专栏,介绍北方各省冬防工作。
“十一”过后,东北秋收接近尾声。面对遗留在地里的玉米秸秆,农民们手足无措。
秸秆焚烧已被国家明令禁止,那么,该如何处理这些秸秆,成了摆在农民面前的一大难题。
根据哈尔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关于城市污染源解析的报告,造成秋冬之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有4个方面:一是秸秆焚烧,二是供暖期燃煤,三是机动车尾气排放,四是扬尘。
据有关专家介绍,雾霾天气与秸秆焚烧和供暖期起炉呈正相关。因此,做好秸秆禁烧就是打响冬季空气污染防治第一枪。
记者近日深入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等地田间地头随机走访,了解秸秆禁烧相关情况。
措施一
加大秸秆禁烧监管力度
吉林省副省长带队参与秸秆夜查
由吉林省环保厅组织的环境监查执法夜查小组,日前对吉林省各地秸秆禁烧情况进行了突击检查。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长陈伟根对秸秆禁烧工作高度重视,亲自参与到突击检查行动中,并深入到农村的田间地头走访调研。
在公主岭范家屯凤响乡八队的一农户屋前,大片秸秆正在燃烧,烟雾弥漫。陈伟根走到正在燃烧秸秆的农田里,实地察看秸秆燃烧情况,迅速组织指挥扑灭了火点,并现场对老乡进行秸秆禁烧的宣传教育。
随后,陈伟根实地了解了当地秸秆禁烧的工作落实情况。他说,焚烧秸秆危害大,对城市、乡镇、农村等区域空气质量有严重的影响。各地各部门要坚决贯彻好省委、省政府关于秸秆禁烧的各项工作部署,层层强化组织,层层落实责任,一定要把秸秆禁烧工作抓实,坚决杜绝焚烧秸秆行为发生。同时,也要加大秸秆禁烧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使他们自觉禁止焚烧秸秆行为。
据了解,此次环境监察执法夜查行动共分3个小组,分别到德惠、农安和公主岭等地,对各地的秸秆禁烧情况进行督导巡查,共发现并消灭火点19处。下一步,吉林省环保厅还将联合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并从10月23日起,根据卫星遥感监测情况,每3天通报一次各地火点数据,及时消除火点,要按照“处罚到位、曝光到位、问责到位”的原则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有效处置秸秆焚烧行为。
针对个别地区的焚烧现象,吉林省也进一步做出安排。明确乡镇政府为主体责任,要求各地将禁烧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据了解,吉林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出公告,每3天通报一次各地秸秆焚烧火点数据,并将组织督查组明察暗访严控秸秆焚烧。环境监察部门开展全面排查,深入各村镇、田间地头进行巡查暗访,及时查处焚烧行为,消除焚烧隐患,对高速公路沿线、铁路干线和城边重点禁烧区增加检查频次,加大对禁烧“死角”区域的巡查频次,坚决遏制个别乡镇、县(市、区)交界地段焚烧现象的发生。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吉林省共出动执法车辆300多台(次)、执法人员1800余人(次)、消除火点460多处,劝导群众焚烧秸秆310余起。
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则预先下发了禁烧秸秆的通告,黑龙江省委副书记陈润儿在全省禁止野外焚烧秸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要求有关部门,严防死守实现秸秆禁烧。
措施二
加大宣传
让禁烧成为农民自觉
记者在采访中不时看到,部分地区仍有焚烧秸秆的现象。这和一些农民环境意识淡薄不无关系。
据了解,吉林省秋冬交替季节极易出现重污染天气,据监测结果显示,10月1日~22日,长春市共出现重度污染以上类别天4天,吉林市共出现重度污染以上类别天3天,两地主要超标污染物均为PM2.5。
经吉林省环保厅与气象等相关部门的会商分析,出现重度污染以上类别天的主要原因为:首先是气象条件不利。近一段时间吉林省近地层存在着较强的静稳气象条件,风速小,大气结构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第二就是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问题突出。根据国家气象、环保遥感卫星监测显示,10月1日~22日,全省共有火点341处,形成了大范围的烟雾,长春市、吉林市等中心城市均受烟雾影响;再有是燃煤量增加。随着采暖期的到来,各供热企业相继温炉调试,造成烟粉尘排放量增加。另外,工业企业排放、机动车尾气、道路及建筑扬尘也加剧了大气污染的程度。多种因素的相互叠加,造成了上述城市出现重污染天气。
由此可见,一些地区违规燃烧秸秆的现象,是吉林省秋冬季大气污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这一时期内秸秆禁烧以
及秸秆的合理利用就显得尤为关键。记者了解到,吉林省环保厅早在9月就已经提前对秸秆禁烧工作做出部署,全面开展秸秆禁烧的宣传。全省共印制1万套挂图下发张贴至每个村屯。在全省长途客车客运站LED大屏幕播发秸秆禁烧公益广告。联合移动、联通公司向全省手机用户发布秸秆禁烧公益短信,并在省内主流媒体上全面开展新闻宣传。
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使禁烧成为农民自觉。
措施三
秸秆回收实现综合利用
秸秆制成生物质燃料让农民增收
据有关农业专家介绍,秸秆可以在“四料”方面做文章,即肥料、饲料、燃料、原料。
记者在吉林省榆树市恩育乡宝山村一片刚刚采收完的玉米地里,见到了一台秸秆还田打包机正在工作。只见机器经过的地方,不一会儿,一包包的秸秆就整齐地摆放在田里。
宝山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大东告诉记者:“玉米秸秆用还田打包机打成包装以后,村民可以把秸秆卖给村里的秸秆颗粒厂。秸秆颗粒厂生产出具有高燃烧值环保的燃烧材料,加上配套的秸秆颗粒燃料炉具一起使用。目前,这种清洁环保炉已经在村里推广了七八十套。”
无独有偶,在农安市杨树林乡杨洼子村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厂里,农民正在用打成捆的秸秆免费换取生物质颗粒燃料。记者了解到,加工厂是将收集的玉米秸秆,通过粉碎、上料、压缩成型、包装等流程,生产出颗粒,免费提供给农户,现已在杨树林乡推广了2000多户。
加工厂经理乔胜告诉记者:“秸秆燃烧效率是30%,而燃烧颗粒的燃烧率能达到90%以上,一斤颗粒抵3~4斤秸秆,秸秆用量少,热能效率高,更加经济、环保。”
同样,一项既保护环境,又增加农民收入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在吉林省德惠市应用开来。
记者了解到,吉林泉德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用秸秆做浆制作本色纸。公司经理刘志勇告诉记者:“公司产能是10万吨浆、20万吨纸、15万吨肥料,还有自备热链。用秸秆做本色纸是特有技术,专利就申请了108项。在用秸秆做本色浆产本色纸之后,用黑液生产有机肥。”刘志勇还告诉记者:“今年加工厂已与40多家农户签订了秸秆回收协议,预收秸秆10万吨。明年工厂正式投产,年消耗秸秆会达到30万吨。”
村民们除了自留一部分烧柴、饲养牲畜外,大都把多余的秸秆卖给工厂,一垧地能增收800元钱,这不仅使土地的产能增加了,而且促进了环境改善。
记者在吉林省九台市走访时了解到,九台市龙嘉镇袁家村在3年前便开始筹划建设智能碳气化综合利用合作社,投资1000多万元,铺设管线、为居民更换设备。袁家村村党支部书记张军告诉记者,气站预计将于明年正式投入使用。张军说:“秸秆的回收、燃气的供给都是免费的,气站的建立就是为了防治秸秆焚烧。”
同样是在九台市,另一家秸秆综合利用工厂——福林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也在高速运转。公司经理柳福林告诉记者:“工厂每年可以生产15万吨生物质颗粒和机制碳,大约可以消耗1万公顷的秸秆。”据了解,这种生物质颗粒主要供应给长春市内10吨以下锅炉使用。由于长春市将于2014年内淘汰三环以内10吨及以下使用原(散)煤、煤矸石、粉煤、煤泥的锅炉、炉窑、炉灶等燃烧设施,以燃烧新能源为主的锅炉将取代老旧锅炉成为市场主体。
记者了解到,吉林省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在生物质燃料发电、造纸、畜牧饲料加工等方面给予更多项目建设、政策、资金支持,提高对秸秆还田补贴资金额度,有效提高秸秆还田率。
破题
缺乏产业支持和区域联动
扶持综合利用 建议东三省联动
在做肥料方面,在秸秆禁烧的情况下,如何秸秆还田需要技术支撑。秸秆的降解期限是两年,在北方,半年的冬季又延长了秸秆降解的周期,同时,土地无法实现轮耕轮作和休耕休作。因此,秸秆直接还田是不可行的。
以往,农民把秸秆烧成灰烬或炭状,已达到还田的目的,这显然不符合环保的要求。而将秸秆粉碎也有难度,大的颗粒影响保墒和土壤密实,进而影响第二年的产量,如果研碎成小的颗粒,农户自身的能力又显然做不到。可以说,要将秸秆全部做到研碎,不动用产业和科技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
凡提到治理工作,都需要堵、疏结合,在治理秸秆焚烧污染的问题上更需要科学的态度。哈尔滨市环保局局长张欲非认为,积极推进环保产业,使包括秸秆综合利用的各项产业得到扶持,是推进环境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
此外,由于大气是流动的,治理大气污染必须实行区域联动、联防联控。哈尔滨市环保局副局长周林波表示,只一省严控秸秆焚烧效果并不理想,必须东三省联动。
无论是产业政策,还是建立区域联动制度,政府带领公众开始行动,为秸秆寻找归宿,现在就该加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