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雾霾与解药:太阳能还不是煤炭的对手

   2014-11-04 中国能源网2360
核心提示: 明天,来自于各大国的首脑人物将齐聚首都北京,参加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这是继奥运会之后,在北京举办的又一个重要国际活动。为了办好
 明天,来自于各大国的首脑人物将齐聚首都北京,参加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这是继奥运会之后,在北京举办的又一个重要国际活动。为了办好这次峰会,政府拿出资金修建了会议中心,拿出了最热情的诚意和努力要来办好这次大会!
但即使如此,北京有一样东西很可能是难以拿出来的,那就是:清洁的空气。这个得看老天爷给面子不给面子,来点风吹一吹!
这不仅仅是北京的尴尬,更是中国的心痛。最近几年,雾霾的情况一次比一次糟糕,到如今已是一个全民关注的事情,如何治理雾霾?如何调整能源结构?这些问题的回答已不仅仅是产业和政策层面可以解决的了!
煤炭作为一种高碳、高污染的能源种类,因其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质的排放远高于其它化石燃料,随着雾霾的频发,矛头也在不断对准煤炭,“去煤化”的呼声远超以前!
虽然,煤炭对当下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华夏能源网(微信sinoergy_com)研究员杨洁春认为:但类似“去煤化”这样的极端看法,目前来看,并不具有现实意义。庞大的煤炭产业,长期支撑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且仍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在能源中占主体地位,“去煤化”不是说去就能去的,这既不是雾霾的唯一解决之道,也不具有可操作性。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在短期内离开煤炭,新能源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取代它的地位保证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从国际上来看,即便是在石油被广泛利用的发达国家,煤炭也还是占据着重要地位。2014《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3 年,全球煤炭用量涨幅高于其他化石燃料,年度消耗增长3%,这也是1970年以来,煤炭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首次达到30% 。
拿德国来说,新能源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煤炭的使用也许显得并不那么乐观,但因为新能源的一些限制,它的燃煤发电2012年比2011年增长16.8%,而2013 年比2012 年又增长了6.5%,达总发电量的53%,煤电比例创1990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可见,在这些高度石油化与可再生能源受大力支持的发达国家,煤炭一样还具有竞争性。
而根据2014 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的煤炭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达到67%。报告表明,2013年底,中国煤炭探明储量为114500百万吨,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12.8%,储采比为31年,而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只占世界探明储量1.1%和1.8%。华夏能源网(微信sinoergy_com)研究员杨洁春认为:因此,在新能源真正发展壮大成为首要能源类别前,煤炭占据我国能源类别首位也存在必然性。
有的人可能会反问,那我们为何不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这些可替代能源呢?急着质疑。虽然目前各国都在支持这些清洁、可再生的替代能源,但这些产业在各国的能源构成中仍然无法占据主体地位,发达国家占据重要地位是油气。即便像美国这样的高科技领先国家,目前也无法很好的解决风电与太阳能发电的不稳定性以及对新能源的储备有高效的技术。所以说这并非一个政策问题,而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技术问题,这也不可能在一时半会儿得到改变。
可见,讨论“去煤化”目前来说就没有现实意义。更现实的,应该是研究一下如何更清洁的使用煤炭。
今年以来,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已成为能源、环境与科技的热点话题。煤电的环保改造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当然,绝对的“近零排放”不太可能,但随着国家排放标准趋严,而中国的经济发展又面临着离不开煤炭这样的现实,所以煤电的环保改造应该是方向之一。
而以煤制气、煤制油为代表的煤化工也是一条可以考虑的道路,虽然这个本来作为清洁煤技术来发展的产业面临着两个尴尬,一是高耗水,二是污染排放,但这主要是受限于现今的技术。从这些方面也恰恰说明煤炭在清洁使用上与环保改造方面仍有较大的发展余地。华夏能源网(微信sinoergy_com)研究员杨洁春认为:因此,中国处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摆脱”煤炭的状况,将精力放在完善这些煤炭清洁技术的利用上更有意义。
而在煤炭上游开采及原煤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矸石是最主要的污染物,我国目前主要的处置方法是将其运输到特定的场所堆积成矸石山。完善和改进煤炭环境外部性管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煤炭现在的很多污染问题本来都是可以避免的,但由于之前一直延续粗放的发展方式,导致在大量使用的同时一直忽视它的环保措施的跟进。
围绕煤炭的环保改造与清洁利用得到完善,可能无法将雾霾这个“瘟神”彻底赶走,但肯定不至于让它越来越肆虐。在当前整个煤炭行业陷入低迷的情况下,煤企自身也应该进行反思,应该明白靠过去那种粗放的经营方式不可能再持续,要敢于自我革命,转变那些落后的生产方式。
因此,我们应该回归理性,将焦点放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上,或许才是当前阶段中国更为现实、关键的雾霾解决之道。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