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住绿色门槛 守住生态红线
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贵州最大的优势,在于优美、清洁的环境。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们始终牢记心头。近年来,贵阳把住绿色门槛,守住生态红线,以总量离心脱水机高速运转着。每天,100多吨的污泥在这里经过石灰干化技术处理,变废为宝。
新庄污水处理厂工程是贵州省重点项目,2010年3月投入试运行,服务人口达136.44万人。众所周知,污水厂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污泥。据了解,新庄污水厂每天产生的污泥在100至150吨左右,是目前贵阳市已运行污水厂中产泥量最大的。随着贵阳城市化的发展,产泥量还在增加。
“污水处理厂主要是依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或合成生物体的一部分,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处理厂生化池的污泥必须保持在固定浓度,如果不及时处理多出来的污泥,将会对生化池净化水质的稳定产生影响。”贵州北控水务环境产业有限公司运营副总肖三说,这些需要处理的污泥含水量都在80%以上,不仅污泥堆放需要占地,且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抛洒滴漏,若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作为新庄污水处理厂的配套项目,2011年10月,总投资5000余万元的新庄污泥干化项目开始施工,主要包括污泥堆放车间、生物除臭车间、营养土堆棚等,污泥处置规模为200吨/日;2013年11月,项目通过省市区环保局三级验收。
“现在的污泥含水率基本上是80%,含水量由80%降到60%,电磁流量计,将供水管网分割成6个片区。这样一来,在办公室就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各区域的水流量、水压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正因如此,去年10月,贵阳学院成为了贵阳市首家创建节水型单位高校。
水和电向来是高校节能的重点,贵阳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2009年底,学院淘汰了燃气大锅炉,实现气改电,在浴室安装空气热泵系统;在学生生活开水使用上,改用专用开水器,这两项改造完成后,水电成本就由原来的每月3万元降到3000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2012年,该校又投资30多万元,将教学楼内36瓦的节能灯改为18瓦的LED灯。“从统计数据来看,用电量大大降低,预计5年时间就可以收回成本。目前我们正在申请经费,在校园内全面普及LED灯。”陈大勇说。
谈到如何继续做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单位,贵阳学院后勤处党总支书记胡先祥表示,贵阳学院将以绿色大学创建为基础,强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在用水方面,目前学校绿化采用的是漫灌方式,为了更好节约用水,我们准备改为喷灌;同时还将建起雨水回收池,将回收的雨水用于灌溉。在用电方面,我们将依照供水监测系统的经验,积极争取资金,建立供电监控系统,将学校用电分部门进行管理,通过下达指标的方式实现节电。”胡先祥说。
市发改委:
强化管理 节能无止境
“长久以来,市委、市政府一直将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采访中,市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副处长黄琴告诉记者,仅2013年,我市便从落实节能目标责任、淘汰落后产能等多个方面发力,为实现 “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打下基础。
据了解,在落后产能淘汰方面,2013年,我市淘汰10家落后产能企业,淘汰产能158.2万吨,实现节能量约7.12万吨标煤。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总产值636.49亿元,占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2%,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同时,我市还强化节能管理,推动重点领域节能。2013年,在企业节能方面,与纳入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64家能耗企业签订能源计量责任书,并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监督检查;工业节能方面,积极开展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情况、日常节能基础管理情况监察工作;建筑节能方面,新建建筑设计审查项目595个,节能建筑面积2571万平方米,新建建筑设计审查阶段建筑节能执行率为100%;交通节能方面,完成清洁燃料推广运用(LNG)公交车387辆,甲醇燃料公交车和出租车近千辆,气电混合动力车辆223辆,纯电动小区示范公交车2辆;公共机构节能方面,出台《贵阳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全市公共机构综合能耗总量为16.13万吨标准煤,人均综合能耗为280.65千克标准煤/人·年,较上年同期下降4.3%;农业和农村领域节能方面,大力实施农村沼气等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全市办理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324.2万元,推广节能新型农机具22168台(套)。
“今年,我们将加强节能减排形势分析和预警预测,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加快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大力推进结构节能。同时,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发挥能评源头控制作用,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大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依法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黄琴说。此外,还将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总平台,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抓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狠抓重点耗能企业监管,实施能源管理制度,积极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落实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推动节能减排取得实效。本报记者 唐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