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APEC蓝”背后:环保部多地密集督查 强调严厉问责

   2014-11-11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2400
核心提示:在北京市民尽享APEC蓝的时候,他们或许没想到,环保督查组的脚步仍在各地奔波,不断发现新的环境违法行为。这也告诉我们,为了给APEC会议提供
在北京市民尽享“APEC蓝”的时候,他们或许没想到,环保督查组的脚步仍在各地奔波,不断发现新的环境违法行为。这也告诉我们,为了给APEC会议提供良好的环境,除了汽车限行、企业减排等措施,还有环境执法队伍的辛苦奉献。

但是,环境执法的效果一直存在争议,比如秸秆焚烧,总是屡禁不止。对此专家表示,解决秸秆焚烧问题,不能简单进行“堵”,还要进行“疏”,比如引导农户对秸秆进行合理利用,产生经济效益。

APEC会议已在京召开,久违的好天气让北京市民激动不已,更期待有更多的“APEC蓝”。

“APEC蓝”出现的背后,则是环保部门的长期奋战。屡禁不止的环境违规问题,给会议期间的首都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

近日,受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委托,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前往北京市环保局调研APEC会议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会商工作,翟青强调,对违法排污行为要严肃查处,严厉问责。

实际上,半个月以来,环保部已先后进行了两个阶段的环境督导检查工作,时间间隔仅5天。即便如此,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依然存在,偷排、环保设施不正常运行等环境违规问题依然突出。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环保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

环保部派出16个督查组

翟青指出,做好APEC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意义重大,各地环保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决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按照 《环境保护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空气质量保障督查方案》安排,环保部16个督查组已于11月3日全部到位,并展开了督导检查工作。

来自环保部数据显示,截至5日凌晨,16个督查组共检查企业395家,其中属于停产、限产名单的企业317家,发现未按要求进行停产、限产的企业共33家;检查未列入停产、限产名单的企业78家,31家企业存在超标排放问题,25家企业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未正常运行;现场检查施工场地103处,未按要求停止施工的18处,扬尘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的37处。此外,发现秸秆垃圾焚烧点110处,发现道路扬尘问题严重地段30处,其他各类大气环境问题37项。

根据环保部通报的督查情况,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一些企业仍存在大气环境违法问题,一些纳入保障方案的企业没有达到限产或限排要求,面源污染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以及施工工地监管不到位等。

对于环境违法的企业,督查组也点了一些名。比如,大港油田热电公司滨海热电厂、阳煤集团发供电分公司第三热电厂、淄博市中铝山东分公司热电厂等存在烟囱冒黑烟、黄烟问题。

与环保部第一阶段督查相比,一些企业在两次督查中均因环境违法问题遭环保部点名。骆建华认为,京津冀地区雾霾比较严重,环保部门的督查力度比较大,很多问题也就被暴露出来,其他地区可能问题更多。

翟青也指出,目前从环保部第二阶段督查结果看,各地保障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对此各级环保部门要高度重视,对违法排污行为要严肃查处,严厉问责。
问责地方 将采取更多手段

“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督查、直接曝光”,持续保持执法检查的高压态势,这是今年初环保部门释放出加强环境监管的明确信号。

2013年9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为保障这部史上最严厉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有效落实,今年5月,国务院正式下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对未通过终期考核的地区,必要时由国务院领导同志约谈省(区、市)政府主要负责人。

多位专家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均认为,“约谈”成了悬在地方政府头上的一把督促执行的“利刃”,对地方政府进行了有力监督。

据环保部介绍,安阳市是河南省环境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之一,针对其大气污染情况,环保部及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自2013年12月以来,先后多次组织开展了日常督查、专项督查。

今年11月4日,环保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约谈了安阳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日,环保部针对安阳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不力的问题启动了挂牌督办。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日常的监管中,约谈还是很难达到最严厉状态,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起到的作用有限,地方官员多数还是考虑以地方经济为主。”

骆建华介绍,现在第一步是约谈责任人,将来按照新环保法实施后,会有更多手段,其中包括经济手段等。

实际上,近年来关于环境监管的问题一直受业界关注,一方面涉及到环保部门的监管权限、监管力量问题,一方面是一些地方政府在严厉监管上的态度问题。

对于如何加强监管,破解企业环境违规常态化的难题,骆建华认为,首先是政府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再就是按照新环保法的要求,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比如查封企业设备、按日计罚等。

“按照新环保法的要求,对企业的环境信息要求强制公开,把司法部门的行政处罚和社会的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执法合力,让违法排污企业无处可逃。治理模式要从现在的谁污染、谁治理,到将来第三方治理,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骆建华说。

孟海波:化解秸秆焚烧难题 宜疏堵结合变废为宝

随着天气转冷,华北地区频频遭遇“霾伏”。来自环保部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共监测到秸秆焚烧火点206个。

推行多年的秸秆禁烧工作,为什么会屡禁不止?遭遇了哪些难点?根本的出路在哪?为此《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副所长孟海波研究员。
秸秆焚烧为何仍存在

NBD:今年10月以来,华北等多地区持续出现雾霾天,同时,环保部监测到一些地区存在秸秆焚烧火点,二者之间存在多大联系?

孟海波:现在正好是秋收季节,有些地方出现了焚烧秸秆情况,肯定存在烟尘排放的问题。

现在环保部等部门在做秸秆禁烧工作,严格监管,但秸秆太分散,无法完全监管到位。在华北地区,现在秸秆最主要的处理方式就是还田,还有一部分是作牲畜饲料。出现雾霾天气,其污染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只是现在集中爆发了出来,也并不完全是烧秸秆导致的,秸秆焚烧只是一个诱因。

NBD:总体来看,您认为农村秸秆的处理情况如何?

孟海波:华北地区小麦秸秆基本上全部还田了,但玉米秸秆还田比例较低,因为玉米在收获的时候,秸秆中的水分比较高,直接还田的话,难度比较大。还有就是存在一些秸秆利用不畅,市场化运作不太好的问题,难免出现局部地区还在焚烧的问题。

玉米秸秆处理比较难,以前是作为牲畜饲料使用一部分,后来推广秸秆成型燃料,做供暖、炊事的燃料。但这一领域政府的扶持政策还不是很多,实现秸秆利用产业化有难度,整体来看存在一些问题。

政府需加大政策激励力度

NBD:秸秆禁烧工作推行很多年,但依然存在擅自焚烧的问题,这其中遭遇了哪些困难?

孟海波:单纯从禁烧工作看,堵住在田间的秸秆焚烧,相关部门做了很多工作。但只堵肯定不行,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很大,成效不是很理想。

解决好秸秆禁烧的问题,关键是对其进行较好地利用,有好的利用方式以后,秸秆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农民也就不会再就地焚烧了。

比如要发展秸秆饲料、秸秆能源等,不仅要鼓励生产者,还要鼓励消费者。欧洲一些国家用秸秆或者是木质的生物质做炊事、供暖、发电等燃料,与使用化石能源相比,其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非常多。企业有积极性使用秸秆或秸秆转化后的产品,从下游拉动上游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现在中国重视在生产环节的投资补贴,对于使用、消费部分基本上没有优惠政策,使用的能源不管是用煤炭转化的,还是用生物质可再生能源转化的并没有差别。我们在培育秸秆产业化方面,用户这一端要有一定的激励政策。

再就是技术的推广,比如成型燃料、锅炉燃烧利用技术等,怎样把这些技术进行大面积推广,政府的推进工作空间还很大。近期,国家发改委刚刚发布了一些秸秆利用的技术目录,包括做饲料、能源、工业原料、基料(养生物菌)等五大类,十几项具体的技术鼓励使用。

总体来说,有补贴政策和先进的技术,再加上一些投资性的补贴,这个产业才能迅速培育起来。
NBD:彻底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政府如何来进行政策推动?

孟海波:政府的相关推动政策已经有了一些,但还是不够,这涉及到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现有的这些政策是否都能够配套。目前,很多部门都有相关政策,但这些政策是不是能够形成合力?也就是说,原有政策应该进行有效地衔接和互相补充;另一方面,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再增加一些更有力的鼓励政策。在国家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战略布局后,下面也应有具体的政策去推动,包括技术、资金、主体等,如果交给市场,政府怎么来调控市场,让企业、用户有积极性去做好秸秆利用产业。

同时,秸秆利用产业一旦形成,带动的不仅是燃料行业的发展,还有装备、建筑、消费者理念改变等,从秸秆的收集一直到利用,将是一个很大的产业链条。

总体来说,我们已经有一些散的政策,配套、互相补充等方面还是存在问题,要持续增加政策的支持。即便这些政策和措施能加紧出台、实施,但是,短期内大范围使用秸秆燃料可能也做不到,产业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且能源的供应和需求的矛盾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NBD:秸秆焚烧背后反映的是农村新能源利用和环保的问题,加强农村资源利用的出路和难点在哪?

孟海波:近年来,国家在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推出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 “双百工程”示范基地等。这些工程的推出是要通过示范以点带面,然后带动整个产业,其最终还是为了落实相关政策。但是,这些工程不可能把全国7亿多吨秸秆都覆盖上。

这些年我们推出了一些沼气项目,但受制于沼气的条件限制,很多农村地区并不具备推广的条件,只能在局部地区替代一些炊事能源。后来,部分地区也做了一些液化气、蜂窝煤等能源的推广工作,但由于农村居民较为分散,用能主要还是以点为主,集中供能困难较大。

和城镇相比,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缺乏能源输送的主管网络,也使能源的供应面临困难。下一步,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是把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上,包括能源供应体系这一块。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推广一些当地有资源、能够适用、经济能承受的可再生能源,这才是农村能源发展的一个趋势。反过来,国家相应的政策补贴更应该向这方面落实。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