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实行最严管理打造“节水泉城”
济南是“天下泉城”,也是全国缺水城市之一。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城市节水办以“节水保泉”为中心,探索“管理+服务”新模式,在积极做好合理用水、节约用水从而实现有效“节流”的同时,广开“非传统水源”,倡导全社会节约用水。目前,全市城区非居民用水计划管理率达到98%,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从最初节水管理部门“唱主角”到现在人人参与节水;从简单的堵塞跑冒滴漏,到依靠科学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济南节水宣传形式不断丰富,节水效率不断提高,“节水就在身边,人人参与节水”的氛围不断增强。今年,市城市节水办采用先进管理手段,实行严密的量化管理,全面推动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以水资源可持续节约利用助力泉水持续喷涌,不断开创“城市节水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水和谐”的可喜局面。
运用机制节水
城市用水实现3%负增长
济南素有“天下泉城”美誉,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373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这样一座亟须恢复泉城特色风貌的典型资源型缺水城市来讲,节水工作尤为重要。
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节水工作,按照“增雨、补源、置采、控流、节水”的保泉“十字方针”要求,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大力支持帮助下,以建设节水型城市为主线,坚持“政府引导,市民参与”,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市、区、单位三级管理体系,现有专兼职节水管理人员1万余人,基本形成节水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纵到底、横到边”的管理体系。为迎接今年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市政府专门成立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迎检工作方案,并召开全市城市节水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协调配合,周密组织,精心实施。
充分发挥价格杠杆是节约用水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根据国家、省关于污水处理费和供水价格政策规定,2010年1月1日济南市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对洗车、洗浴等特殊行业继续执行高水价政策,由原来的16元/立方米调至16.2元/立方米。我市还先后制定节水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00余件,编制济南市城市节水规划,并将其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城市节水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有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截至去年底,城市万元GDP取水量下降到12.2立方米,较2005年下降49%;城市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13.2立方米,较2005年下降4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6.1%,与2005年相比提高4.1%。2006年到2010年,城区累计节水量1.29亿立方米,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同期取水量减少883万立方米,降幅达3%,实现城市用水负增长。
严密量化管理
城区非居民用水计划管理率达98%
市城市节水办适时扩大用水计划管理范围,加强对高新区、长清大学科技园区新增用水户的节水业务指导。目前,全市城区非居民用水计划管理率达98%,在全国城市节水管理领域处领先地位。根据建设项目用水情况变化,2010年压缩基建用水计划指标,并对节水技术措施先进、用水合理、管理良好的单位在用水计划上给予奖励。市城市节水办克服银行托收取消等影响,依据《济南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及时征收超计划加价水费,征收率连年上升。
市城市节水办积极组织全市节水型企业(单位)研讨会,组织用水大户按期进行水平衡测试。5年来,城区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实施了水平衡测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大幅减少了“跑冒滴漏”及不合理用水现象。“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累计节水8000万立方米,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和《绿色空间》栏目曾对此进行报道。
济南市积极推进节水型社区创建工作,对节水型社区给予5%的年度用水计划指标奖励。截至目前,已创建盛世花城、阳光100、新东方花园等10家节水型社区。这些社区设有节水宣传栏,定期向居民传授节水经验;聘请义务节水监督员,监督检查社区公共用水设施;实行一户一表改造,人均月用水量大幅减少。5年来,市城市节水办向社区免费发放节水宣传资料20余万份,提供节水型水嘴3000余件,促进了节水型城市创建。
加强节水统计工作,是做到科学用水、科学管理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我市节水统计范围不断扩大,月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重点用水大户都纳入到统计报表体系。市城市节水办积极探索节水管理新途径,建立完善城市节水信息系统,方便用水单位查询节用水信息;加强对学校、医院、宾馆、饭店、施工场地、公共设施的执法检查,对浪费用水行为进行及时查处;切实加强对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运行和再生水利用的检查,由过去单纯责令整改,变为提供整改建议与整改同步实施。
严控特种行业
洗车用水重复利用率达30%
我市明确要求,节水设施特别是符合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条件的新建项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市城市节水办共受理建设项目700余项,总建筑面积4200万平方米,设计各类节水型器具110万件套。其中,248个建筑项目有再生水处理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140座。
为构建富有泉城特色的地下水管理体系,济南市一直以来实行严格的地下水管理制度。2003年,我市专门成立封井保泉联合执法办公室,2005年将封井保泉工作作为政府承诺的为民办百件实事之一。自2001年至今,已封闭深层自备井343眼、浅水井2800余眼,有效减少了地下水开采。
为加强特种行业用水管理,济南市大力推广节水型器具、净化循环水设备,鼓励使用再生水和城市杂排水。洗浴、游泳池、水上娱乐场所、大型景观用水项目安装节水设施,采用净化循环水工艺,提高水的利用率。高尔夫球场和滑雪场绿化,充分利用非传统水源。如山东黄金高尔夫奥体练习场草皮灌溉和济南国际机场高尔夫练习场绿化,全部使用再生水,年节水15.4万立方米;金象山滑雪场充分利用自然地势修建5个蓄水池,用于收集雨水和雪水,年节水0.6万立方米。备案登记的车辆清洗站点安装、使用节水洗车设施,洗车用水重复利用率达30%,兴起了以行者驿站为代表的再生水洗车,以机床二厂洗车美容中心为代表的城市杂排水洗车和以如泉微水洗车为代表的先进环保清洗技术洗车,年节水1.8万立方米。
借力科技节水
高校磁卡智能用水系统普及率达95%
市城市节水办在洗车行业推广使用低耗水洗车、循环用水洗车和中水洗车,在洗浴行业推广使用冷热水混合淋浴装置、非接触自动控制、延时自闭、脚踏式等淋浴装置。截至目前,全市新建项目节水型器具普及率100%,95%的高校使用磁卡智能系统,饮水、洗衣及洗浴均实现刷卡消费,节水率在40%以上。
结合我市节能减排工作部署要求,市城市节水办积极推进企业节水技术改造、研发工作,鼓励企业将节水技改纳入企业生产技术改造计划。“十一五”期间,全市用于节水技术改造的资金约3.5亿元,通过改良生产工艺、使用干法除尘、以空气冷却代替水冷却等形式,大大降低了用水量。中石化济南分公司投资3400多万元,进行9项节水设施改造,2009年比2005年节约新水133万立方米,单位产品取水量由0.92立方米/吨下降到0.626立方米/吨。
目前,城区已建成污水集中处理厂11座,建成工商河、舜耕等小型污水处理站8座。城市日处理污水能力由2005年的42万吨提高到目前的82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在90%以上,济南成为省会及以上城市首个达到此类标准的城市。全市建成区域及单体再生水设施140座,日处理能力20.9万立方米,日均回用量10万立方米。“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再生水回用量1.34亿立方米,对改善城市整体水环境及改善小清河水质发挥突出作用。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污水处理工作进行综合考评,我市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