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节水,你会想到什么?洗手洗脸时调节水龙头开关大小预防水花四溅,淘米水节省下来浇花,使用洗衣水冲刷厕所......这些都是人们熟知的生活节水小窍门。在日前的采访中,记者从城市到农村,从社区到单位,见识了技术导航开辟出加速节水,高效节水在不同领域的新亮点。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冷凝水再利用年节约水25万元
作为安徽省最大的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每年蒸汽使用量近10万吨,产生约9万吨70℃的蒸汽凝结水,经过合肥市CDC抽样检测,蒸汽凝结水水质达到GB5749-2006《生活饮水卫生标准》。记者现场察看了院区换热站,外科一号楼机房、冷凝水回收再利用一期工程场地等,通过这些改造管网、收集装置、转换设备建立起的回收系统,可以将凝结水收集再利用,用于医院所有病区与职工澡堂的洗浴用水和冬季采暖管网补水。总回收凝结水约5万吨,节约新水量5万吨,节约蒸汽用量5千吨。年节约水25万元、蒸汽费130万元左右。
在干部保健中心病房,记者还看到,卫生间洗浴设备配置了淋浴智能卡,医院对全院790间病房卫生间的热水控制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的病房热水使用量比改造前节省了近80%,极大减少了新鲜水及用于热交换的蒸汽消耗量,年节约费用近80万元。
庐阳区三十岗乡农业节水示范区:农业灌溉吸收率达90%以上
安徽东华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建在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建有以钢架大棚和连栋大棚为主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主要种植番茄、黄瓜等经济果蔬。
这里的大棚种植采用滴灌技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水的利用率可达95%。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基地还采用了目前领先的日本第4代单向渗透膜技术,单向渗透膜排除了大分子病毒、病菌的在水源供给中的侵入,作物培养基下垫有无纺布,进一步隔绝土壤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通过这项技术,灌溉用水量比一般大棚少一半,作物产量提高2.5倍。相比原始农业灌溉水不足1%的吸收率,这里的农作物灌溉吸收达到90%以上,还可以依托一体化控制,按气候自动调节灌溉水源供给,实现了农业用水的高效、及时。
华地紫园小区:有效采集雨水节水近4000立方米
在华地紫园小区中有一条溪水,不是天然形成,却是通过雨水管道网将小区屋面及地面雨水集中采集引到集水池中形成的。它发挥了小区雨水采集系统的枢纽作用,雨季进行储水,成为天然的雨水收集器,有2000立方米水量,小区还配500立方米水量的集水井,收集后的雨水,用泵取水来浇灌植物并作为景观水池循环水使用。三样技术合力一年可以节约3000到4000立方米的水量。小区工作人员说:通常情况下这些集下来的雨水用于小区的用水已经足够,缺水时再辅以河道供水,两者综合利用。目前安徽省建设的节水型小区有25个。
科学技术是加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催化剂,见微知著。2013年,合肥市水资源总量29.44亿立方米,全市用水量达32.66亿立方米。近五年合肥每年饮水量以10%的速度递增。在合肥市建设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期间,共投入112.32亿元,用于节水型社会建设,总节水量达2.4亿立方米,2014年1月,合肥市获水利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统筹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节水技术集成及成果转化机制,仍然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长效工程。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促进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记者从省水利厅了解到,截至2013年底,全省万元GDP用水量155.5立方米,比2010年降低83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10.2立方米,比2010年降低56.1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08,比2010年提高1.8个百分点,节水灌溉面积1324万亩,比2010年增加1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