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后,河北廊坊市紧紧围绕打造环京津新增长极战略突破口的功能定位,以“生态环境更好、商务成本更低、生活品质更优”为目标,通过增绿减排、上优淘劣、改造升级3大举措,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功能最佳区域。
增绿减排,改善大气环境。廊坊地处京津走廊中间,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着京津两大城市。廊坊推出了增绿减排“绿色加减法”,今年初启动两年造林百万亩行动,计划在两年内使林木覆盖率从现有的25.5%提升到33%以上。香河运河文化森林公园、大厂县福喜路南延片林、固安县引清干渠带状公园林等绿荫工程相继建成。同时,廊坊在全区域内全面打响了燃煤、扬尘、尾气、烟气和工业污染5大治理攻坚战,今年1至9月,市区共采样273天,达标天数115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9天。
上优淘劣,实施产业置换。廊坊大力实施扶强扶优,淘汰落后产业置换攻坚行动,全市共关停取缔拆除重污染企业367家。截至10月11日,全市23家水泥企业完成化解过剩产能1447万吨,占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任务的90%;1家造纸企业3条造纸生产线及附属设施全部拆除,占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 100%;2家平板玻璃企业2条格法玻璃生产线及附属设施全部拆除,占行业淘汰任务的100%;压减炼铁88万吨、平板玻璃70万标准重量箱,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该市不仅有效控制了区域内污染,还腾退大量土地用于发展高新技术、高端装备、文化娱乐等新兴产业。
改造升级,改变城乡面貌。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城乡统筹发展。廊坊市在区域统筹中重点建设廊坊生态大走廊,即把林业资源和湿地资源统筹一体。当地还把南部文安洼湿地、白洋淀湿地与霸州、大城、永清、固安等区域的林地有机结合,打造长100公里,宽20公里的生态湿地走廊,目前该项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在城乡统筹上,该市把重点放到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上,确定了428个重点村,开展了以厕所改建、污水处理、民居节能改造、村庄庭院绿化等项目为重点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攻坚行动。实施1年来,农村的6项重点任务已全部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