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辽宁本溪出现了几日雾霾天气。带着一丝忐忑和疑虑,记者来到了该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刚刚说明来意,处长张智淡定的笑容,便将记者心中的“雾霾”一下子拂去。张智说:“今年,尽管考核空气质量的标准由原来的API变为现在的AQI,难度系数有所提高,但咱们本溪的空气质量指数一直排在全省的前列。”1月至9月273天的环境监测数据显示,该市空气质量二级(良)天数为211天,达标率为77.3%。
的确如此,山城天空的“蓝”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自该市实施蓝天工程开始,三年来,全市上下通过重点开展区域一体高效供热、工业提标淘汰、城市全覆盖、气化本溪、绿色交通、大气监控预警和绿色本钢等七大工程,使该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成果显著,环境空气质量也进一步得到改善。不少市民都发出这样的感叹:如今本溪的天空,再也没有了从前那种雾蒙蒙的感觉了。于是,人们亲切地称其为“山城蓝”。
为了留住“山城蓝”,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下,有序地将城区内除本钢以外的企业,一步步搬迁到市郊园区生产,并以3大战役为典型,全力以赴保住“山城蓝”。
不过,留住“山城蓝”绝非易事,也并非一日之功。张智向记者讲述了其中的原委。本溪的地形是盆地,中部低,四周高,对气流有阻挡作用。加之,本溪的钢铁有百年的历史,坐落在“盆底”,如遇逆温静流,空气不易扩散,盘旋在本溪的上空,尤其是进入冬季供暖期,使PM2.5值有所增加,就形成了市民们看到的雾霾天气。
首先,以重点行业为突破口,全力打好大气治理歼灭战。一方面,采取“上大压小”的方法,淘汰落后产能。
以本钢北营厂区为例,淘汰530—450立米的小高炉10座,新建2850立米的大高炉两座;淘汰75平米的小烧结机7台,新建400平米的烧结机1座;本钢厂区又淘汰了两座污染严重的4.2米碳化室焦炉,新上一座6米的碳化室焦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源厂区的焦炉烟气污染;另一方面,由于烧结机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水泥行业的大气污染是影响我市大气污染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完成烧结机脱硫和水泥行业脱硝势在必行。
本钢克服场地限制,技术路线资金紧张等因素,完成了两台265平米、两台360平米和1台300平米烧结机的脱硫改造,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硫约1.3万余吨;完成脱硝改造两条日产5000吨和1条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实现年减排氮氧化物5000余吨。
其次,运用法律武器,采用倒逼机制的方法,全力打好蓝天工程攻坚战。众所周知,本溪泛亚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是一家热电联产的企业,承担着市区560万平米的集中供热。其中的燃煤锅炉使二氧化硫污染有所超标,为此,市政府结合国家新颁布实施的《火电行业大气排放标准》,下达《环境保护限期治理令》,如在限期内不能完成治理任务,则采取措施限制其发电入网。
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泛亚顶着巨大的压力,自筹资金对燃煤发电锅炉实施污染治理改造。
在此基础上,运用科技手段,充分利用余热,逐步取代燃煤锅炉供暖。如今,我们都在走资源集约型的道路,为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市政府、省环保厅、本钢公司与丹麦的丹弗斯公司共同签署了《深入实施蓝天工程节能减排余热利用合作框架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本钢余热利用项目的进展。
张智形象地解释了该项举措的含义:把本钢生产的余热置换出来,用大罐车装起来,运送到各燃煤锅炉。这已不是先例,国内的许多城市早就这么做了,而且效果显著,不仅节约了能源,还防治了大气污染,可谓一举两得。
下一步,该市将在严格执法、加强考核监督的基础上,继续全力推进城市扬尘综合整治,对建筑工地实施立体封闭、平面覆盖、道路硬化,拆迁工程采取湿式作业方式,并在工地大门口增加视频监视头;专项整治道路扬尘污染。
运输车辆采取加盖封闭,防治道路遗撒,市区道路增加湿式机扫、洒水等方式控制二次扬尘污染。全力开展燃煤锅炉专项整治。开展供暖前期燃煤锅炉专项检查工作,重点检查上个供暖期污染防治设施存在问题的落实情况和入炉煤质是否符合要求,确保供暖期间污染防治实施能够正常运行。
取缔集中供热管网内10吨以下的小供暖锅炉房。对商业用途的燃煤炉灶等燃煤设施,要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其他清洁能源。对洗浴行业燃煤锅炉,明年年中实施集中送热水,因地势原因不能集中供热水的,要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等清洁能源。同时,加大机动车管理减少尾气污染。适当控制城市机动车增加速度、加速淘汰黄标车、改善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加速公交车辆油改气进程。
其实,治理雾霾,留住“山城蓝”绝非环保一个部门的事儿。在这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中,既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管和加大治理力度,也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更需要市民们的积极配合。相信,只要全市上下齐心合力,就一定能让山城的天空白云飘去显蓝天。
近几年,关于空气质量出现最多、最热的一个词,大概就是雾霾了。前几天,一场大面积的雾霾起自黑龙江,途经吉林一路飘到辽宁,由此,本溪也当然成了受害区域之一。
随着雾霾天气的增多,许多人对什么是雾霾天气以及雾霾天气对人类健康造成的损害,恐怕已经了如指掌了。这里只想聊聊我们这座城市的雾霾天气。分析本溪的空气污染,尤其是冬季雾霾形成的主要成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
主观的原因:众所周知,本溪是一座山城,是四面环山的密闭盆地,污染的气体很难扩散。特别是冬天太阳光较弱,地表温度很低,空气中的颗粒物污染又要吸收阳光,使更少的阳光能到达地面。这样,太阳光很难把地表的空气加热,从而使污染物不能尽快升空,长期留在人类活动的大气层中;客观原因是,随着近年来该市机动车数量增速较快,致使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增大,当然还有其他客观原因,诸如工厂废气、扬尘污染、烧煤小锅炉不完全燃烧等等。
这里需要阐明的是,虽然这么多因素形成了雾霾,但形成雾霾的成因,绝不能归咎于某一个局部或者某一个地区治理不力。换句话讲,你总不能说北京出现雾霾天气,责任就是北京治理不力;兰州出现雾霾天气,便是兰州治理不力。同理,本溪出现雾霾天气,就怀疑我们几年来对蓝天的治理和付出。
平心而论,山城本溪在对大气污染的治理上,相对一些平原城市而言,不知要难上多少倍。举个例子,不久前,河北拆了3座450立方米高炉,央视竟动用了航拍进行跟踪报道,足见治理力度之大。殊不知,我们仅在北台一地,就拆除淘汰450-530立方米高炉10座。如此一比,治理力度谁大谁小可谓一目了然了。
自上世纪80年代,本溪被称为“环境污染重灾区”和“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之后,为重现蓝天碧水新本溪,彻底摘掉污染严重这顶“黑帽子”,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从此,我们便踏上了治理蓝天,摘掉“黑帽子”的漫漫征程。如果用青山做笔,绿水做墨,那么,经过了几年的奋战,山城本溪已经用笔墨绘就了一幅秀美的山水蓝图。
有数字为证:“十一五”以来,我市累计投资40多亿元,完成二氧化硫减排项目108项,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56项。实现二氧化硫减排4.68万吨,化学需氧量减排1.46万吨。 “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二氧化硫10.33万吨,化学需氧量3.51万吨,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削减二氧化硫17.4%、化学需氧量16.33%的“十一五”减排目标。
一组组鲜活数字,早已让我们摘掉了“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的帽子,但是我们治理环境的脚步并没有停下。为全面实现“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的目标,该市启动了对城市大气环境的治理的“蓝天工程”。这一工程,就是要围绕全市确定的建设“三都五城”的战略部署,以转变发展方式,改变能源结构为根本,大力开展一体化减排建设,推广利用清洁能源。
我们没有等视雾霾袭扰,为全面完成蓝天工程各项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筹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并对任务指标进行分解细化,制定了完成任务的具体时间表、路线图,并下发到蓝天工程各成员单位。两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工作,蓝天工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大气污染治理成果显著,环境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我们没有等视雾霾袭扰,为加快大型集中供热热源厂的配套建设,南芬区集中供热主体工程已开工建设。项目完成后将取缔南芬地区5座锅炉房17台锅炉。本钢热力公司实施的高炉冲渣和焦炉初冷器余热利用项目正按计划建设中,余热改造项目计划投资26300万元,项目投产后,本钢热力公司可相继关停市区现有转山、立信等10处小锅炉房,停运锅炉25台。
我们没有等视雾霾袭扰,为有效控制扬尘污染,目前,全市已完成新建、改造40条城市道路,整治街巷路200条,工地全部实施围挡、工地内主要车行路硬化、工地出入口设置洗车设备,极大降低了城市二次扬尘污染。
我们没有等视雾霾袭扰,积极开展“环保绿标路”的创建、管理工作,出台了《本溪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置城市环保在环保绿标绿标区的通告》,允许取得机动车环保检验绿色合格标志的“绿标车”通行,在绿标区内限制“黄标车”、无环保检验合格标志车辆以及超标车辆行驶,已淘汰黄标车26200多辆,环保绿标区已达到10公里。
我们没有等视雾霾袭扰,工业提标淘汰及绿色本钢工程正有序进行,目前,已完成淘汰7座530 立方米以下炼铁高炉、5台75平米以下烧结机、2座直径3.7×70米和直径3.3×58米水泥回转窑、5台2500千伏安矿热炉及6座燃煤倒焰窑等30个落后产能项目。
为了山城的天更蓝,空气更洁净,我们不仅没有等视雾霾袭扰,而是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做了更多的工作。前面提过,形成雾霾的成因,绝不能归咎于某一个局部或者某一个地区治理不力。可是反过来说,如果每一个局部以及每一个地区,都能如山城本溪这样,加大投入力度,加大治理力度,相信雾霾就一定会远离我们的上空。
还要提一点的是,雾霾关乎我们的健康,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与其抱怨、牢骚、躲避,不如人人都从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减少雾霾做出一份努力。比如,节约水电,就可以减少发电、减少燃煤;少开车,就会少向空气中排放一些污染物;随手将身边的环境打扫干净,也能让灰尘少一些;节日庆典,能不放鞭炮就尽量不放……只有这样,蓝天白云、青山碧水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