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与农民的切身利益联系最直接,影响他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在调研中,我看到农民家里小水井变成自来水,告别喝了几十年的高氟水,他们脸上呈现的实实在在的幸福感,着实让人感动。
2013年,中国有6300万农村人口喝上了“安全水”,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提高到88.5%。然而,当前中国“十二五”规划实施进入攻坚的最后两年,1.1亿农村居民和1535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还有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去过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那里生活条件本来就不好,饮水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生活困难。有的村庄,地下水被污染了,储水的水缸和烧水的壶都留下一圈圈红色残留物。农户告诉我们,“屋前的菜园子都没水浇,家家户户得出村买水喝,用水跟用油似的。”
国家规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由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承担,而工程建设成本高的地方,除国家和省补助外,缺口资金基本由受益群众出资或投劳解决。有的县级政府投入不到位,工作不主动,存在等、靠思想,这直接影响群众积极性,从而导致任务落实难、工程实施难,严重影响工程建设。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年度计划下达晚。国家要求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参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并做到当年任务当年完成。对于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户外可施工时间短,投资计划下达后,各地要按要求进行实施方案编审、施工招标及材料设备采购,很难做到当年任务当年完成。
目前,一些地方建立县级供水工程管理服务机构和维修养护基金进度缓慢。由于缺少专业化的管理机构和维修养护基金,导致工程不能及时得到维修养护、设备不能及时得到更新,工程良性运行没有保障。
实际上,我们现在很多城市的自来水,财政都在提供补贴。而农村的单位供水成本还要高于城市。很多县级财政很弱,无力全部承担农村饮水安全设施的运行维护费用,建议政府参照农村合作医疗的机制,由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共同出资建立农村饮水设施运行维护基金,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维护。
同时,应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反馈机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个长期工程,建好了农民饮水就安全了么?有些地方工程质量不达标,水管质量差、覆盖深度不够,在东北冬天不是冻死就是冻爆,农民还是吃不上水。有些地区地广人稀,供水设施运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由于没有解决运行维护费用,几年前建成的供水设施已出现部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已解决饮水安全的部分村屯又出现饮水不安全的状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须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推行供水总站、自来水厂、股份制公司等多种形式的企业化、专业化管理形式,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
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政府得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既能建设好、又能长久良性运行,为农村人口的健康提供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