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维持生命,每天至少需要2.2-2.5公斤水;而正常生活一天,则需要消耗122公斤水……
生产1斤小麦需要消耗1350公斤水、生产1斤牛肉需要消耗160000公斤水……
由此可见,水,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是多么重要,节约每一滴水,意义是多么重大。
“我们将全面宣传倡导人水和谐文化,强化水权、排污权管理,落实管水、护水责任,提升公众惜水、节水、爱水、护水意识。”市委书记谢正义多次强调指出,扬州要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推进“节水护水”工程。
用制度规范推动节水
“扬州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重点是大幅降低水消耗强度和强化节水管理。”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肯定扬州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做法,在提高城市用水水平、减少无效需求、减少污水排放、改善水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正因此,扬州先后获得“全国节水先进城市”、“全国节水型城市”、“全国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等称号。
扬州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按照国务院“先节水后调水”的要求,扬州市全面树立“近水先节水”理念,制定出台了《扬州市节水供水管理办法》、《扬州市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规定》、《扬州市“十二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扬州市公共机构创建节水型单位实施方案》等政策法规性文件。
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扬州市每年开展节水型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创建;开展工业企业节水示范项目技术改造,每年扬州市开展省、市级节水示范项目技术改造10项左右,年工业节约新鲜水耗数百万立方米。
农业生产用水量大,扬州市通过引进新技术、新措施,建设“现代化节水生态型灌区”等举措,改大田漫灌为管网滴灌,每年实现农田节水相当于10个瘦西湖。
全民参与节水氛围浓
“用淘米水洗碗,去油又节水;洗衣服的水用桶储存起来,可以拖地,也可以冲厕所;开水龙头时,尽量减缓水流速度;可以往厕所水箱里放一块砖头,减少排水量……”扬州日报小记者吕艳梅还将节水小窍门写成作文,在报纸上刊登,在同学间宣传。
“近水先节水”,城市更低碳。节水,也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一个良好习惯。每一年的“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期间,扬州市有关方面都要与党报联动开展“节水宣传进社区、进学校”系列活动。
“有人认为扬州并不缺水,其实,受年度降水、过境水量大小影响,扬州市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并不是无限任意数,养成节水好习惯,开展科学节水十分必要。”市节水办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扬州市不断创新节水形式和途径,通过实施“近水造林”,城区建成蜀冈生态廊道、宋夹城生态湿地,各县(市、区)分别建成生态中心,发展“节水型”林业,每年完成植树造林15万亩,较好地实现了“森林涵养水源”目的。
近年来,扬州市先后投入节水技改资金逾亿元,完成节水技改工程450多项,累计实现循环用水近15亿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九五”末的63.9%提高到现在的86.5%。积极建设中水、雨水管网系统和处理系统,扬州一所高校通过利用中水、雨水,每年就节约自来水30万吨、节省自来水费达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