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威海市市水利局获悉,今冬明春“小农水”水利工程即将招标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小型水源、高效节水灌溉、排水沟、管涵桥、机耕道路等工程建设,涉及乳山口镇、海阳所镇和夏村镇共计35个行政村。据测算,工程建设完成后,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提高11%。
昨日,记者跟随市水利局工作人员来到海阳所镇李家村水库。
据介绍,该水库灌溉面积为550亩,目前属于自流灌溉形式。在本次“小农水”工程中,预计投资近25万元,建设3630米自流管道。该村党支部书记李云志介绍,李家村是附近有名的农业种植村,以前天气干旱,农民需要浇地时,往往因为没有管道引水,而眼睁睁看着庄稼减产。“铺上管道之后,水库的水能直接引到田间地头,即使天旱,庄稼的收成也能有保证了。”李云志高兴地说。
据了解,今冬明春水利工程选址在乳山口镇、海阳所镇、夏村镇,项目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各级降水不均,差距非常大。区域内易发生洪灾和干旱,水利工程建设完善迫在眉睫。
此外,三镇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工农业用水矛盾突出。区内有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坝61座,平塘、大口井114座,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820万立方米,项目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3950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量为2800万立方米,工业用量为312万立方米,人畜用水328万立方米。项目区内有510万立方米的富余水量可以利用。“从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看,项目区可利用水资源充足,水资源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求。但现有农田供水工程设施损毁严重,水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工农业用水矛盾依然突出。”市水利局工程科科长张新伟坦言。
张新伟说,项目灌区水利条件一般,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较低,项目区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农艺技术和机械化水平等还有待提高。因此推行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构建农田水利良性运行机制,能够达到促进节约用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对保证基本农田的“旱涝保收”,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小农水”工程建设中,小型水源工程主要建设集水平塘26处,建设大口井28眼;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主要包括乳山口镇、海阳所镇、夏村镇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涵桥、机耕道路建设工程将新修道路38.85千米,其中田间路8千米,生产路28.85千米,修建桥涵87座。
水利工程建成后,有效灌溉面积将增加到71.0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将增加到50.5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将增加到35.3万亩,井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微灌工程面积能占该区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的100%。可平整耕地0.25万亩,建设田间道路56.85千米,建设田间防护林4.9万株,折合660亩,预计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