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新型煤化工产业成国外设备猎场

   2014-03-17 中国节能网2270
核心提示: 目前,以大气污染防治为抓手,能源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由于我国多煤、少油、缺气的资源现状,加之出于保障油气供应安全和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选择,煤炭资源高效清洁转化和综合利用成大势所趋,推进煤炭深加工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目前,以大气污染防治为抓手,能源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由于我国多煤、少油、缺气的资源现状,加之出于保障油气供应安全和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选择,煤炭资源高效清洁转化和综合利用成大势所趋,推进煤炭深加工产业升级迫在眉睫,而以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烯、煤制新能源、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产业被寄予厚望。 

  市场飞速增长,订单屈指可数

  国家能源局在2013年发布的《煤炭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选择煤种适宜、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重点支持大型企业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升级示范工程项目,并且自2013年3月以来,已有十余个新型煤化工项目拿到国家发改委“路条”。

  从煤化工项目投资构成看,设备购置费远超过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计管理、建设期利息等费用,约占总投资额度的50%,还有预测表示,一直持续到2017年设备需求年均复合增速均在40%以上。因此,舆论普遍认为,作为煤化工项目产业链最大的投资环节,设备制造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不过,记者从行业内人士处获悉,国内设备制造企业并没有因本轮新项目的大开闸而订单盆盈钵满,尤其是煤化工用空分设备,一位气体分离设备行业专家颇为感叹地告诉记者,“未来一两年,国内市场对大型空分设备的需求达100多台套,但即使是国内龙头企业,能签下一两套的供货合同就已经不错了”。

  有资料显示,到2020年前,我国新增气化用煤2.2亿-3.6亿吨,以2000吨/日的大型气化炉计算,每台炉每年处理煤60万吨,至2020年共需大型气化炉1500套,若加上“二开一备”的通常配置,大型气化炉的需求量总计能达2250套。根据目前投产或签约的气化炉台数看,日处理千吨煤以上的国外技术装备占比较大,国产技术在大型气化炉上还未形成优势。
 
  质量和工期是病灶所在

  煤化工核心技术是煤气化技术装备,大部分煤化工项目都需要经历煤炭经气化炉转换为合成气这一环节,在煤气化的同时,需要使用大量高纯度氧气,因此,气化炉和空分设备成为煤化工项目的两大核心设备。

  由于新型煤化工项目投资额巨大,项目业主对设备质量极为重视,对供应商的选择慎之又慎,尤其是对于气化炉、空分设备,通常只选择有实力的制造商,谨防设备出现故障,耽误工期。

  业内人士透露,虽然我国气化炉和空分设备均有国产化业绩,如6万等级空分以生产多台并实现出口,但是许多关键部件,尤其是大型、特大型空分配套空压机、增压机、氧透、氮透、中压膨胀机、全液体高压膨胀机、高压低温液氧、液氮以及液压泵等机器动设备和高压低温阀门、控制系统等,安全可靠性差,运行效率低,能耗高,即使价格低廉项目业主也担忧其质量,宁愿高价从国外进口。

  并且,面对突如其来的庞大市场空间,设备企业毫无准备,项目工期又十分紧张,国内设备企业无法保证按时保质保量供货,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外,与传统煤化工设备相比,新型煤化工设备研制难度更大、精度要求更高,在制造、焊接、运输、安装各环节都需要解决许多关键技术问题。例如,制造安装一套空分设备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就拿塔器等静设备来说,为解决运输问题,要限制直径且高度不能太高,这在设计制造阶段需要下一番很大的工夫。

  要国产化,也要高端化

  该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分享市场大蛋糕?唯一途径是加速国产化,这在业内已成为共识。

  目前,煤气化已呈大型化发展趋势,与之配套的气化炉、空分等设备也必须实现大型化、流程多样化和机组集成化。据了解,煤在气化炉中的气化反应是煤中碳与氧及水蒸汽反应生产CO和H2的过程,吹氧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煤的转化率,专家指出,大型空分高效率机组,尤其是高效率中压膨胀机、液体膨胀机、大型空气压缩机、增压机和大型离心式液体泵等实现国产化是当务之急。

  国家能源局方面,抓住新一轮新型煤化工项目建设机遇,再次拿出依托示范项目开展技术装备自主化的拿手好戏,组织推进和落实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装备国产化,为此于2013年12月27日主持召开了“煤炭深加工装备国产化工作会议”,会议明确将加快推进煤炭深加工技术装备国产化作为相关方当前的重点任务。

  同时,业内专家也强调,无论是传统煤化工还是新型煤化工,对资源环境条件要求高,属于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稳步推进煤制油、煤制气发展,必须坚持清洁高效转化,在设备研制时,必须严格执行节水、环保、清洁原则,在技术工艺上进行攻关,打造高端升级版的新型煤化工设备。

  当然,也有专家提醒,面对来势汹汹的“掘金潮”,设备行业要理性对待,切忌一拥而上,防止无序盲目扩张,避免导致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来源: 能源网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