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超过十年之久,备受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在今年12月12日终于正式通水,南来的远水奔涌而来,来缓解河北的“近渴”。不过,对于石家庄这个全国35个最为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而言,即使未来利用南水北调分配的7.8亿立方米水,仍有约3亿立方米的刚性用水缺口。千里而来的水让我们更加懂得水的珍贵,明白水匮乏的现状。“节约用水”已经不是一句口号,在石家庄,不少中水正在“变废为宝”,继续滋润着这片土地。
小区“地下”中水站的“玄机”
冬日的阳光总是那么稀缺,在一片泛着些许绿意的草坪上,不断转动的喷洒让这抹绿意变得鲜亮了许多,看到这幅情景,不禁让人错觉是在早春时节。“这些水不是我们常说的自来水,而是废水经过处理之后的中水,再利用到这些草木上,物尽其用了。”发源小区物业工程部负责中水设备运行的郑宪华看着这样一幅场景,觉得很欣慰。
发源小区是石家庄主城区的一个小区,在这个住着千余户居民的小区内,大部分居民都知道小区有个中水泵房,污水从这里走一遭之后变成了可以利用的“中水”,小区里花花草草的需求就靠这些水来满足。
每天,郑宪华都要顺着陡峭的楼梯进入地下中水泵房,在机器轰鸣中,打着手电一一查看各种仪表的运转情况。“小区居民的生活污水,通过地下管网被汇集到这里的地下水池进行处理。经过过滤、沉淀等一系列处理后,污水即达到可利用的中水标准。”郑宪华说,小区在建设之初就设置了中水处理设备,处理设备基本是自动控制的,可以实现自动加料、自动进水、出水。
虽然每天都要来看上几次,郑宪华并不觉得这是个苦差事。“有了这样的中水设备,小区绿化用水基本就不用‘浪费’自来水了。”他说,小区每天经过处理的中水有300吨左右,除了夏季还需要补充自来水外,其他三季基本能满足小区园林绿化、车场冲洗的需求。
五十多岁的郑宪华深知节水用水的重要性,在平时也特别注意节约用水。在他家里,就有一个专门用来盛洗衣水、洗菜水的水桶。“洗衣服、洗菜的水还能用来冲厕所,如果直接排走就很浪费了。”他说,对于管理中水设施这样一份工作,他干起来觉得特别有意义。
缺水城市背后的“第二水源”
“水在咱们石家庄是很缺乏的。”郑宪华说,现在,不少河流已经逐渐干涸,山区很多村民因为吃不上水而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打水。
石家庄属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229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年平均降水量534.4毫米,年际与区域分布不均,75%以上降水集中在6—9月,西部山区多,东部平原少;全市滹沱河等6条主要行洪河道,除洨河和滹沱河黄壁庄水库上游河段外,其余河道基本处于断流状态。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2月12日正式通水,人们也期待着“远水”能缓解“近渴”,不过,简单的减法显示,即使“远水”来了,石家庄用水缺口仍然很大:石家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是21.6亿立方米,包括各个县每年用水总量为31.20亿立方米。
相比之下,每年缺水多达8—1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建成后能配置到石家庄的水量达7.8亿立方米,仍有约2-3亿立方米的刚性缺口。“对于石家庄市来说,‘节约用水’已经不是一句口号,也不仅仅体现在少用一吨水、两吨水,还体现为水资源的集约高效循环利用上。”石家庄水务局的一位负责人表示,推广利用再生水是缓解石家庄缺水问题的重要措施。
什么是中水?“中水”一词起源于日本,对应给水、排水的内涵而得名,是指洁净程度介于给水与排水之间的水。建设部于1995年颁布的《城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中将中水定义为:部分生活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达到《生活杂用水水指标》(CJ25.1-89),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中水虽然不能饮用,但它可以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石家庄每年约有5亿立方米的再生水资源,如加以充分利用,可以弥补用水缺口,改善地下水生态环境。”石家庄水务局的该负责人说,生活污水、雨水都可以成为中水的源水。从经济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使用一吨再生水,就相当于给省会节约出同样数量的地表水资源。”他说,中水利用若能迅速形成规模,相当于新建一座中型水库。
中水宝库推广中的“尴尬”
除了发源小区,目前,中水越来越多地被利用到洗车行业、园林绿化、景观用水上,一些供暖项目也开始利用中水源热泵技术供暖,中水利用趋势逐渐加大。
不过,在省会一位水利专家看来,中水利用量与排出量相比仍是九牛一毛。“目前,石家庄的中水利用率仅为25%左右。”这位专家说,目前,中水回用的推广并不容易,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复杂,既有技术上的问题,也有经济、制度上的问题。比如企业、市民的接受度有高有低,中水使用成本和公众对中水品质稳定性的担忧也成为推广瓶颈。
“当初买房的时候,说我们这个小区用的是中水,我还觉得能够节约用水是个好事。但使用时间长了,发现中水水质还是不好。”省会市民周女士说起已经断掉的中水管显得有些无奈,她举例说,冲厕所用的中水总有股异味儿,时间一长,马桶壁还会发黄,水箱上会有附着物。后来看到不少邻居把中水停了,她也在去年断掉了中水管。
周女士所在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说起中水利用情况也显无奈。“刚开始因为中水收费比自来水便宜,大家还表示欢迎,但后来很多住户要求物业断掉中水管道,改成自来水管道冲厕了。”这位工作人员说。住户利用率不高,这也就使得中水利用规模上不去,回用设施就无法连续稳定运行,造成运行成本上升。
有关部门摸底发现,目前,省会现有的中水回用设施不同程度、不同原因地存在着设计不规范、运行不正常等诸多问题,这也就使得不少中水设施投产不久后便处于停运状态,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还是被直排市政管网。
“变废为宝”需政府扶持
如何使中水不再白白流走?水利专家建议,这就需要在中水利用上“挖潜”,让中水利用到更多领域,使中水真正成为城市的“第二水源”。
对此,这位专家建议,一方面,应该由相关部门主导,健全配套相应的法规,制定强制性法规,推广中水在工业、园林、环卫、绿化等方面的使用。同时,加快制定中水回用鼓励性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促进已建或在建项目补建中水设施,并确保中水设施正常运行。“而要实现中水回用产业化,就需要建立发展中水回用产业所需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这位专家说,水是特殊商品,要想把水供出去,最后让用户使用,必须有前提条件——— 市政管网得到位。
对此,他建议,抓紧编制中心城区的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规划,早日建成覆盖主城区的再生水输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同时在新建的民用建筑中增设中水管网。“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如果把中水管网延伸到民用建筑中,居民区总用水量将节省30%-40%,同时排放量减少35%-50%,住宅可节水70%,科研事业单位可节水40%左右。”水利专家说,虽然中水利用前期因管网建设需大量的投入,但从长远看,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效益都是无法估量的。
除了制定法规、加大宣传外,水利专家认为,中水也需要提高“自身品质”。“应在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应用上下工夫,研究更经济实用的水处理办法。”他说,如果中水的水质提高了,价格便宜了,市民、企业也就会自然消除使用上的心理障碍,从而扩大中水使用范围。同时,还加强中水回用监督管理,明确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加强日常监管,确保中水设施长效运行和中水水质达标。
此外,该水利专家建议,还要制定科学的水价格体系。“扩大中水使用范围最终要靠经济手段来解决。”他说,要科学处理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中水、污水处理费之间的比价关系。只有当中水价格较大幅度低于自来水价格时,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使用中水。
国外中水的应用
中水回用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水资源极度匮乏的以色列,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利用中水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以色列的中水利用堪称世界第一,全国污水处理总量的46%直接回用于灌溉,其余33.3%和约20%分别回灌地下和排入河道,最终又被间接回用于各方面(包括灌溉)。
美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已经非常完善,城镇中水回用已经处于大规模生产应用阶段,尤其是在气候干旱的中西部地区。
日本早在1962年就展开了中水回用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起大力提倡使用中水,并在上水道和下水道之间,专门设置了中水道。而且为了鼓励设置中水道系统,日本政府制定了奖励政策,通过减免税金、提供融资和补助金等手段大力加以推广。同时,还要求新建的政府机关、学校、企业办公楼以及会馆、公园、运动场等公共建筑物都必须设置中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