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2014年泉州实施水利项目115个 完成投资45亿元

   2015-01-02 中国节能网2100
核心提示:泉州的水资源能否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最强“水动力”
 
——2014年泉州市水利建设巡礼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之本、发展之要。泉州,这个以水为名的城市,却面临“缺水”的严峻考验:全市实际可利用水资源不足4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167立方米,仅为全国的1/2和全省的1/3,从农业到工业、生态,水资源瓶颈约束步步趋紧,保安全、惠民生、促发展,对水利支撑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泉州的水资源能否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2014年全市水利建设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实施水利项目115个,完成投资45亿元,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实现“十二五”以来的“四连增”,投入给力,建设提速,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为泉州经济社会“稳中有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动力”。
 
      强发展支撑 重大水利工程持续发力
 
      水利建设一头连着基本民生,一头连着未来发展。2014年,市委、市政府摸水情、号水脉,集中力量精心筹划的一批有利于支撑发展、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的重大水利工程,在泉山泉水间先后开工,翻开了兴水治水的新篇章。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多次专题研究水利工作,围绕项目建设、资金保障、队伍保障等出台政策、落实措施,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跑省跑部”汇报沟通,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坚持深入工程一线视察检查组织协调。七库连通、山美水库生态保护试点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相继动工建设。全年实施重大水利项目17个,估算总投资达273.9亿元,年度累计完成投资25.6亿元。
 
      蓄:3座新水库增加近万立方米蓄水
 
      德化彭村水库领衔水源工程建设,洛江八峰水库、泉港双溪水库主体工程动建提速,将于2015年底基本完成,届时3座水库可增加库容达9700万立方米。桃源水库扩蓄工程完工投入使用,水库总库容由556万立方米扩大至817万立方米,可有效保障市区15天的应急供水。晋江、石狮、惠安、永春、台商投资区等地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加快规划建设,城市应急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白濑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列入全国大型水库建设规划,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72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有望于2018年动建,工程竣工将从根本上解决泉州中长期缺水问题。
 
      引:七库连通实现5个流域互连互通
 
      2014年12月31日,山美水库至惠女水库连通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美女牵手”标志着七库连通工程全面实施。七库连通工程是2014年水利建设的“重头戏”,七库分指山美、惠女、彭村、龙门滩、菱溪、陈田和泗洲等7个水库,总库容达9.85亿立方米,占泉州全市大中型水库总库容的78%。工程建设包括新建水源工程、引调水工程和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等三大类,项目估算总投资62.58亿元。工程建成后,年调水量达1.55亿立方米,可实现闽江、晋江、洛阳江、菱溪、坝头溪5个流域的互连互通,形成“上蓄下引、资源互补、丰枯调剂、环境优美”的河库水系连通总体格局,将有效解决洛江、惠安、泉港和台商投资区等县(区)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对于保障泉州东南部沿海地区生活生产用水和泉港全国石化基地、福建联合石化、中化泉州石化等大型企业用水需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014年,总投资5.65亿元的龙头项目“山美至惠女水库连通工程”正式动工,惠女至菱溪水库连通工程将于2015年年底开工;陈田至泗洲、泗洲至泉港等连通工程正开展可研等前期工作,计划2016年开工。其支线工程湄南至泉惠石化园区输水工程,于2014年2月动工,8月建成通水,完成投资1.5亿元。被形象地称为晋江“北水南调”工程的晋江引水第二通道,引水线路总长17公里,供水规模21立方米每秒,总投资6.4亿元,经过4年多的建设,今年底可完成全线主体工程施工。工程建成后,将与现有的南高干渠形成一个互补,不仅能保证晋江老百姓今后30年的用水需求,还将为今年下半年动工的金门供水工程提供水源保障。此外,金鸡至第三水厂输水管道工程于今年9月开工建设,晋江、南安、台商投资区等沿海片区的小型水库连通工程及引调水工程也在有序推进,我市季节性和区域性缺水将得到进一步解决。
 
      防:筑建112公里晋江“防洪长城”
 
      晋江防洪工程、闽江防洪工程德化段等项目顺利推进,总投资18亿元,整治河道60多公里,全市重点河段防洪减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其中,晋江防洪工程总投资达15.1亿元,计划建设防洪堤线总长112公里、水闸22座、堤顶道路长度107公里,改建扩建桥梁14座。工程按试验段和一、二期工程分期推进,其中试验段部分堤段基本完工,2014年完成投资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9.2亿元。随着通过一系列防洪防潮工程的推进,我市防灾减灾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重点河段、重点乡镇的防洪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治:山美水库流域生态保护上升至国家层面
 
      2013年12月,山美水库流域生态保护项目作为全省唯一试点赢得全国竞争立项,成为全国首批15个重点支持湖泊之一。项目总投资13.5亿元,涵盖生态修复、主要污染物减排等五项主要内容。2014年,山美生态试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累计完成投资5.7亿元,中央首批补助资金2.35亿元于6月下达。项目实施将使泉州人民的生命库山美水库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流域内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各类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以山美生态试点为龙头,全市流域治理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继永春桃溪流域综合治理在全省树起标杆之后,中小河流整治加快推进,完成河道治理50多公里,晋江、洛江、南安、惠安、德化等地纷纷涌现出一批集防洪、排涝、生态、景观、人文为一体的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工程。
 
      造百姓福祉 民生水利建设快马加鞭
 
      解民忧,纾民困,把水利作为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水资源,像抓民生一样抓好水利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农村饮水安全、水库和海堤除险加固、农田水利重点县等民生水利项目全面推进,直接解决了众多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民生水利问题。
 
      保供水,把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切入点,因地制宜、科学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建成农饮工程192处,为23万农村人口解决了饮水不安全问题。此外,针对去年老少边地区饮水普查新增的82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全面加快前期工作,争取列入全国“十三五”规划,尽快解决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保安全,投入7000多万元,对全市41座病险水库、12.9公里海堤进行除险加固,水库和海堤带病、带险运行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为载体,加强了水库灌溉渠道的防渗加固以及管理维护,不断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越来越多的农田灌溉用水有了水源保障。
 
      保生产,以泉港、晋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等6个中央小型农田水利县建设为重点,全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县域范围内主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初步实现基本农田“旱能灌、涝能排”,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
 
      增改革活力 水利体制机制探索创新
 
      站在新起点,水利发展面临新课题:钱从哪儿来?水利谁来干?建好谁来管?工程质量如何保证?这些前进中的难题,折射出的是体制机制问题,必须在改革中找寻答案。
 
      直面难题,水利改革向纵深推进——
 
      健全投入机制。水利大发展需要大投入。近年来,我市主动对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2011—2014年共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约37亿元,其中2014年争取上级补助1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加大市、县两级财政投入,足额计提土地出让10%收益、依法征收堤防维护费和水资源费,切实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同时,充分发挥各地水利投融资平台作用,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和金融贷款,全面形成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格局。
 
       创新管理机制。2014年12月17日,继《泉州小型水库和山围塘安全管理办法》之后,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泉州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护规定》,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得到进一步明确,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得到了有效落实,基层水利服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探索流域管护机制。2014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要流域保护与管理切实保障水安全的若干意见》和《泉州市河长制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河道岸线和河岸生态保护蓝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蓝线、地下水警戒保护蓝线“三条蓝线”全面实施,各级“河长”管河护河,乱占乱建、乱排乱倒、乱采砂、乱截流等“四乱”问题将得到有效遏制,“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的目标不再遥远。
 
      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机制。自主研发、推广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平台,在全面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各施工环节监管的同时,市、县两级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推行质量监督工作小组负责制,对全市在建水利工程进行随机抽查、定期通报、限时整改,层层把关、环环相扣,实现质量与安全监督全覆盖,有力确保了水利工程质量安全。
 
      健全水利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加强水利队伍廉政教育,层层落实廉政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廉政约谈制度和六种谈话提醒长效机制,突出抓好招投标管理工作,全面推行电子招投标,杜绝线下招投标行为,不断完善招标投诉工作机制,进一步夯实水利廉政工作惩防体系。
 
       改革注入发展活力,水利建设重任在肩。2014年全市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63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7%,用水总量年增长率控制在1.5%以内,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提高到0.55。
 
      今年,全市还将投资45亿元,实施水利项目116个,着力打造水清、河畅、堤固、岸绿、景美、便民的宜居家园,让泉州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