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食安办下发文件,要求强化“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严防“地沟油”回流餐桌并开展专项检查。但是最迟12月15日的专项整治时间已过,南都发现两年前由东莞市城管局制定的《东莞市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试行早已逾期一年,而2012年底承诺启动1家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至今不见踪影,仍停留在口头的“前期准备”阶段,从源头杜绝“地沟油”回流百姓餐桌的风险未减。
民以食为天,若要体现政策利民、惠民,食品安全无疑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层面。在食品安全领域,许多城市都在近两年推行“菜篮子工程”,但比之于食材流通渠道的畅通、餐桌可选项的增多,食材的安全性更急迫。以东莞为例,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如果食用油安全可靠,在吃这一最本真的民生需求上能够做到无可挑剔,那无疑能大大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优秀的外来务工者。
站在这个角度,东莞市在“地沟油”监管上的不给力令人失落。2012年制定的《东莞市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试行期一年,这就意味着在2013年年底之前就应该拿出常规性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到了2014年年底,逾期一年依然未出台管理办法,无疑是对广大市民的爽约。2012年底承诺启动1家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至今不见踪影,这即使不是爽约,也是在“地沟油”整治上的进展缓慢,在这两起事件背后,到底是资源调配不到位,还是未予足够的重视?市民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地沟油”的监管不缺方法,缺的是积极性。2012年9月,东莞市城管局公开宣称拟于当年年底启动1家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预计每天处理量达到300吨。彼时,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在技术可行性层面已经不存在什么问题。因为早在2005年,日处理能力达到200吨的北京南宫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厂已投入运营,可以说,在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上早已经有了可借鉴的先例。
在制度建设上,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BOT模式,早早就进行过论证。此前,媒体报道:为了争夺“地沟油”,有东莞本土企业乃至周边城市企业,频频打架斗殴、围追堵截。这就说明:在“地沟油”回收处理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利益空间,不缺现实可操作性。早在2012年,东莞凤岗镇政府就组织过餐饮店及学校、工厂食堂参与进来,自己动手让油腻的废弃餐厨油脂变身肥皂。“东莞将地沟油制作肥皂,公务员带头使用”甚至一度成为颇有亮点的创举,这么多有价值的方法经验,为何得不到大范围落地实施?这值得深思。
业内人士透露:在“地沟油”的监管上存在着“多头管理”的问题,“多头管理”的结果就是“三不管”。针对此,东莞市政协委员梁聚峰建议:制度上应该建立首问制,投诉到哪个部门,就由哪个部门牵头解决。而关于首问责任制在东莞同样有先例可循,松山湖在东莞全市首推行政审批超时默认制和首问责任制等制度,已经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说“多头管理”造成了“地沟油”监管难,同样难以服众。
综合各方因素可见:“地沟油”监管已经有了一套依稀可见的脉络,时下欠缺的,就是政府部门能够顺应市民的期待,尽快将这些方法举措落到实处。如果说一些能够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显著成绩的重大项目是城市的显性竞争力,那么,餐厨垃圾管理的科学化、市民餐桌上的安全则是城市的隐性竞争力,后者同样是一座城市保持发展活力的力量源泉。
好在东莞已经开始启动大规模的垃圾分类管理,以此为契机,正好可以理顺餐厨垃圾处理的各项规章建制。因为垃圾分类的下一步就是科学化处理,作为生活垃圾的重要构成部分,对餐厨垃圾的科学处理,能够反过来促进垃圾分类的落实。以“分类”为契机,科学处理餐厨垃圾,这既是广大市民的期待,也是政策利民、惠民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