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在2015年的首个交易日再显强势。昨日午后石油板块发力,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快速封上涨停。依靠资源股特别是“两桶油”的力挺,沪指收盘涨3.58%,报于3350.52点,以再创新高的方式夺得新年开门红。
数据显示,当日对沪指贡献度最大的个股正是中国石油,贡献度为26.25%,紧随其后的分别是中国石化、中国银行,对应的贡献度是10.08%、10.06%。
值得提及的是,虽然“两桶油”A股昨日均收涨停,但其H股却未见跟涨,当日收盘中国石油H股仅涨0.58%,中国石化H股的涨幅也只有1.27%。
混改攒人气
“两桶油”联袂涨停并非市场首见,最近的一次出现在去年的12月4日。从K线图上可以看到,“两桶油”上一次的联袂涨停正是发生在它们行情启动初期。彼时,中国石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暂露头角即获市场芳心。
实际上,中国石化混改的意义并不仅限于企业自身,它可以代表的更是石油等能源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去年12月,新电改方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原则通过,由此也让市场更坚定看好能源领域改革的重点之一——油改。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油改有望于今年获得突破,行业上游的勘探开发在何等程度上放开,以及“两桶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如何走向深化等,均日渐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当前中石化的混改工程已进入破土动工阶段。1月1日,中国石油新疆销售分公司正式改名为中石油新疆销售有限公司,企业性质随之从央企驻疆分公司改为自治区国资委监管的国企,表明中石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在新疆启动试点。
1月5日晚间,中国石化发布公告称,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增资引进投资者一事已获得关于发改委及商务部关于此次增资的相关批复。
就此来看,中石化混改的启动,无疑为中国石油甚至是整个石油行业的改革积聚了更多的人气。
税改释压力
当前,国际油价跌跌不休,“两桶油”的股价却频频抬头上攻,个中逻辑确实令不少投资者颇感费解。
综合来看,“两桶油”能顶风而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原因:
首先,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总股本分别达到1830亿股、1168亿股,在所有A股中属于绝对的“大块头”,这也意味着它们的存在对股指以及股指期货等走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目前的市场中,多头简单粗暴地提振股指的最好办法,就是快速拉抬“大块头”股的重心。这就不难解释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银行股近期频频大涨的原因,而“两桶油”作为股指非常倚重的大块头,理所当然地难逃多头法眼。
其次,油价不断下跌确实给石油行业的公司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来自于政策面上的一些利好对冲之后,行业公司的前景也并非乏善可陈。
去年12月28日,财政部下发通知,2015年起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从之前的55美元/桶提高至65美元/桶,仍实行5级超额累进从价定率计征。在油价大幅下挫的背景下,提高起征点被投研机构普遍认为是对原油开采企业特别是“两桶油”释放利好。海通证券认为,起征点上调,原油开采企业的税费负担将降低,盈利状况获得改善预期。
中金公司也认为提高起征点对中国石油构成利好。根据历史数据,石油特别收益金占上游业务偏重的中石油历年总税费的三成到四成之间,上调起征点后,估计中国石油的盈利提升幅度可达2%~12%。中金公司还判断,如果财政部在未来油价大幅度回升时维持65美元的新起征点,石油行业的实质利好将逐步加大,同时有利于国内高成本区块的开发投资,间接利好油田服务和设备公司。
估值聚资金
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到如今恨不能满仓中石油,可见投资者对中国石油这只A股“地标”股有了投资情感上明显的变化。
根据行情数据统计,2014年沪指上涨52.87%,同期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分别上涨46.48%、53.07%。从成交数据上看,去年12月之后,“两桶油”的日成交量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显示新增资金入场积极。最直观的融资买入方面,“两桶油”的融资余额近一个月以来稳步上升,截至去年12月31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融资余额分别为26.79亿元、47.50亿元,对应的与流通市值比为0.14%、0.73%。
尽管“两桶油”均累积了不小的涨幅,但估值方面仍然具有一定优势。截至昨日收盘,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7倍、12.2倍,与沪市13.55倍的A股平均市盈率相距均不远,但明显高出银行股估值一倍左右。以目前沪市估值与国际主流市场估值水平相当的背景来看,未来沪指如果牛势延续,则“两桶油”的估值仍有上升空间。
不过,分析人士也提醒投资者慎防“两桶油魔咒”。历史上看,“两桶油”特别是中石化曾多次涨停或冲击涨停,但其后股指都有调整。短线看,大盘回调压力也在上升,投资者切勿盲目追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