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周小谦:煤电近零排放没有必要

   2015-01-08 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 1730
核心提示: 4、华电集团公司专门成立从事天然气、页岩气和进口LNG接收站建设的公司,同时投资分布式电站的建设,也投资燃气轮机的制造,投资涉及到整个产业链。改革是需要勇气的,其勇气来源于他们看到了天然气发电的良好的市场前景。

核心观点:

1、初步测算从2014年到2020年的7年中,需要新增电力装机6.5亿千瓦,平均每年新增9400多万千瓦,任务十分巨大,在规划项目安排资金筹措都要留有充分余地;

2、从污染物排放来看(不包括CO2),煤电也是清洁的,只要切实做到达标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是无害的。所以现阶段及相当长时间内在我国选择优化发展火电是正确的,而且要坚持下去;

3、对于新建电厂都要求做到高效、清洁,达到国家要求的效率和排放标准。至于在达到排放标准后又提出近零排放的要求是没有必要的,还不如做好排放的监管,切实确保每个厂都达标排放;

4、华电集团公司专门成立从事天然气、页岩气和进口LNG接收站建设的公司,同时投资分布式电站的建设,也投资燃气轮机的制造,投资涉及到整个产业链。改革是需要勇气的,其勇气来源于他们看到了天然气发电的良好的市场前景。

“十三五”电力规划是处于一个非常重要时期的重要规划,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标志着我国将由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的开始,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个五年,“十三五”电力规划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就是确保这五年电力的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可持续地供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之后的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

“十三五”对我国来说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电力需求是这一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同时我国也同全球一样,面临因过多的高碳能源消耗而造成环境破坏和严峻气候问题的挑战。这也是对能源电力规划工作者的挑战。“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需对如下一些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和建议:

要确保能源电力可靠供应

(一)能源的供应

我国现在的能源供应水平还很低,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我国能源电力发展任务还十分繁重。

由于能源需求旺盛,供应任务繁重,所以规划中作需求预测时更需要留有充分的余地。

到2013年末我国能源消费总量37.5亿吨标准煤。总量很大,但人均用能水平仍低,只有2.75吨标准煤,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全社会用电量5.34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3900千瓦时,也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我国的城市化率只有53.4%,与一般发达国家70%~80%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些意味着我国今后特别是“十三五”期间能源需求仍将十分旺盛。一次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只有9.8%,化石能源中的天然气比重只有6%;在电力消费结构中,工业占73.6%,而三产只占11.8%,生活占12.7%,约为发达国家1/3。这也意味着我国能源供应与消费结构调整任务的繁重。

根据多方面预测,“十三五”末的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约为48亿~50亿吨标准煤,其结构大体为煤炭61%、油气24%、非化石能源15%。按上述预测,2010~2020年的十年内,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率为4%~4.4%,而“十三五”能源增速为3%到3.8%。十年内煤炭比重降低了6个百分点,相应的非化石能源增加6个百分点,平均一年增0.6个百分点。而2001~2010年,化石能源比重由93.6%降至91%,只降2.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十三五”这一规划安排是积极的,能源消费增速下降,结构清洁化效果是显著的。

对于“十三五”电力需求预测,按经济增速在6%~8%之间测算。为适应经济增长,达到能源结构调整的目标,电力的增速取5%~6%之间,并以中值5.5%作基本方案。在2015年全社会年用电量预计5.9万亿千瓦时基础上,2020年将达7.7万亿千瓦时,相应的电力装机为19亿千瓦。在能源供应中转换为电力终端消费的达23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总量的48%左右,比2013年45%提高了3个百分点。电源结构中折算为化石燃料17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总量的34.7%,可再生能源电力折合5.2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总量的10.6%,非碳能源电力折合6.6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总量的13.4%。

(二)电力的供应

规划要留有充分的余地,并重视应对环境、气候问题的挑战。

本世纪初十多年来,在改革与科技进步推动下,我国电力快速发展,电力技术取得了巨大发展,电力的供应基本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技术的进步使我国的电力站到了世界前列。但我国电力仍面临着巨大的需求挑战,以及严峻的环境和气候问题的挑战,电力供需形势仍然紧张,电力发展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初步测算从2014年到2020年的7年中,需要新增电力装机6.5亿千瓦,平均每年新增9400多万千瓦,任务十分巨大,在规划项目安排资金筹措都要留有充分余地。况且电能替代已成为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战略,能源发展要以电力为中心已成共识,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应对气候环境问题挑战已成为大家共同的任务。这些都意味着要把更多的能源消费转化为电,粗略测算在2020年将有48%的能源要转换成电力,提供给用户。电力转换与输送配置的任务十分繁重。在研究电力需求规划时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一般可以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来衡量,到2020年按全部装机容量以4050小时进行规划,比用电较为宽松的2013年的4270小时还少220小时左右。这样的规划可以说是留有余地的,不过电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比重的提高,使上述的余地减少。

为应对严峻的资源、环境、气候问题的挑战,在“十三五”电力规划中,要高度重视节能优先、结构调整、电力替代战略的贯彻实施。规划中扩大了可再生能源与核能发电的比重,使可再生能源比重达10%,比2013年提高1.4个百分点,非碳能源发电比重达13.2%,提高3个百分点,比重都有明显的提高。在非化石能源中水电的贡献率最大,为63%,核电的贡献率第二,为24.5%,而可再生新能源为13%。

要高度重视节能优先战略实施

在“十三五”规划中为落实节能优先战略,要重视如下工作:

(一)加强能耗的管理与监督。要重视能效、能耗指标的制定,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和改造淘汰制度;建立专门的检查、诊断、评价的队伍,配置科学准确的测量装置,加强对能效的控制与监督,把节能降耗落到实处。

(二)加强节能的计划管理。对各耗能企业和装置,都要有节能降耗的计划并监督执行,如对于煤耗较高的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及亚临界30万千瓦机组,要有计划地进行节能降耗的改造。如对电机的改造,全球电机的电力消耗约占全球电力消费的45%左右,因此提高电机系统效率对节能降耗将起重要作用。

(三)提高煤炭用于发电的比重,减少散煤的使用。现在用于发电的煤炭只有50%左右,其热效率可达42%以上,其中供热的效率达86%。而散煤供热的小锅炉其效率不到中心电站的一半,提高和扩大电煤使用的比例将可取得很大的经济、环境效益,也是应对环境气候、资源挑战的有力措施,其经济环境效益将远超过所谓的高效近零排放政策。

(四)大力推进“电能替代”政策,提高电气化程度。据有关研究,在终端能源消耗中,电能使用的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使单位GDP能耗下降4%。

(五)高度重视建筑业能效的提高。民用、商用建筑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终端能源消费的20%以上,有研究分析,未来有可能扩大到40%,其节能降耗潜力很大。

(六)推进智能电网技术,提高供电可靠性,节约用电,提高电网利用率,降低电网损耗。

(七)推进和落实需求侧管理。运用需求侧管理技术和机制,提高和促进电网吸纳新能源的能力;把需求侧管理的计划提高到与资源开发新项目并重的地位,并纳入电力的扩大生产的规划中,统一组织实施。

要坚定优化发展火电方针

(一)坚持高效清洁地发展煤电。中国的电力供应,火电在2020年以致更长时期内都将处于主导地位,只有稳住火力发电这个基础,电力的安全稳定供应才有基本的保证。目前火电构成中,气电只占5.3%,基本上都是煤电。而煤炭发电也是可以做到高效、经济、清洁的。当采用成熟的高参数大机组发电技术,采取“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设计原则,推进热电联产及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的方式,可以把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80%~90%,这是其他能源转换效率所不能及的。煤电也是最经济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成本分别为煤电的1.7倍和11~18倍。从污染物排放来看(不包括CO2),煤电也是清洁的,只要切实做到达标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是无害的。所以现阶段及相当长时间内在我国选择优化发展火电是正确的,而且要坚持下去。

(二)煤电的布局要根据用户负荷的需要和电网安全运行的要求,以及煤、运、水、送电通道、环境等多方面条件来综合考虑,优化选择。既要支持煤电基地的煤电运一体化、电站群的规模化建设,通过电网将电力外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也要支持煤炭运输落实、建厂条件具备、负荷有需要、电网运行有要求的东中部地区建设大型火电。当然也要支持热电联产,支持综合利用煤泥、煤矸石等烧劣质煤电站的建设。对于新建电厂都要求做到高效、清洁,达到国家要求的效率和排放标准。至于在达到排放标准后又提出近零排放的要求是没有必要的,还不如做好排放的监管,切实确保每个厂都达标排放。

(三)火电电源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是提高气电的比重,以增加其减排的贡献率。我国气电发展的主要难度在于天然气供应量少和气价高,限制了气电更大规模的发展。到2013年我国气电比重只有2%,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是一个数量级之差。解决的方向是加快国内开发与增加进口,重点是破除垄断,实施进口和开发的投资体制和经营模式的改革。改革已初见端倪,不久前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专门成立从事天然气、页岩气和进口LNG接收站建设的公司,同时投资分布式电站的建设,也投资燃气轮机的制造,投资涉及到整个产业链。改革是需要勇气的,其勇气来源于他们看到了天然气发电的良好的市场前景。这是一条有可能会成为加快我国天然气开发和气电快速发展的投资经营新模式、新路子。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