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上海节能环保力度加大 2000项产业调整为蓝天"让路"

   2015-01-23 中国节能网2260
核心提示:在昨天举行的“关注蓝天——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节能环保研讨会”上传出消息,今明两年本市将基本完成2000项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节约能耗100万吨左右标准煤,涉及产值400亿元。
 
图片说明:昨日上海空气质量一度达到重度污染。蒋迪雯摄
      关注空气质量,关爱蓝天清风,已经成为当前最重要的民生关切之一。在昨天举行的“关注蓝天——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节能环保研讨会”上传出消息,今明两年本市将基本完成2000项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节约能耗100万吨左右标准煤,涉及产值400亿元。此次论坛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指导,解放日报社主办,喜威(中国)承办。
      如何提升空气质量?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环保技术提升,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据了解,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过去8年上海累计实施调整6千余项,节约标煤830万吨,腾出土地13万余亩。去年,上海新出台了全国第一份产业结构调整的负面清单和能效指南,通过差别化的电价,以强制性、约束性标准配合市场化手段,倒逼企业主动调整。2014年,本市全年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项目650项,减少年能源消费量47万吨标准煤。
      当前,经济“新常态”也对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新的要求。论坛上,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李耀新认为,“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向传统产业要资源、要空间、要生态,必须坚持四个锁定:即锁定项目、锁定地块、锁定时间、锁定责任。其中,法人的责任和各级政府、区县、行业的监管责任要并举。
      如今,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也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李耀新举例说,由于调整涉及的土地二次开发模式及政策尚未明确,被调整企业需要解决损失补偿、职工安置等巨额费用,本市198区域调整的资金需求缺口较大,新增的项目又不能及时跟进,已调整的厂房土地长期闲置引起灰色居住及另类污染。如何既控制退的成本,又要找到新的平衡?李耀新认为,要把以前政府卖地、收租金、收税来平衡的投入产出结构,转向公司合作的模式,通过市场化途径化解资金难题,如此也可以提升区县、乡镇街道或企业调整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虽然困难和压力较大,但今明两年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李耀新透露,今明两年本市拟各安排1000项左右调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2000项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进一步压缩环境污染等传统劣势产业的生存空间。
      论坛上,有专家认为,空气污染问题说到底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发展问题。只有把空气污染问题,甚至更大范围的环境污染问题从经济角度、政治角度、社会的角度考虑,才能走通防止环境污染的道路。
      屏蔽此推广内容市环保局副局长吴启洲表示,要改善上海的空气质量,除了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外,本市还将在能源、建设、交通,农业、社会等方面加强管制。比如,建设领域,要减少现场施工的污染排放,加快绿色建筑,改变现有的粗放生产方式;交通领域,要加快公共交通建设,加大现有高排放汽车的淘汰力度,同时将轮船污染控制到最低。
      专家还建议,上海还应进一步加强更大区域的协作,协同江苏、浙江,甚至是安徽参与到长三角区域的空气污染治理。目前,这种协作机制已起到明显效果。去年上海总体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PM2.5浓度去年比前年要降低16.1%,江苏、浙江也有大约10%的降幅。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