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清华师生寄望邻家“师哥”:给中国环保带来新风

   2015-01-30 新华网1690
核心提示: “陈校长要离开清华了!”一位清华学子在朋友圈中发出消息后,不少校友留言,“有点可惜,更多祝福。”“希望给环保带来新风”……

“陈校长要离开清华了!”一位清华学子在朋友圈中发出消息后,不少校友留言,“有点可惜,更多祝福。”“希望给环保带来新风”……

28日,来自环境保护部官网的消息称,由陈吉宁同志任中共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这也意味着陈吉宁或将结束三年的清华大学校长这一任职。

一时间,清华师生陷入回忆和留恋,“没想到昨天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竟是陈校长在清华的"最后一讲"”,也有学生期语,“待赶走雾霾、再现蓝天白云时,希望陈校长早日归来!

“大学的主角是教授,而不是校长”

年仅51岁的陈吉宁被外界认为是“年轻有为”。17岁从家乡吉林考入清华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并攻读同校同专业硕士;硕士毕业后赴英国留学攻读博士,1998年回到清华任教;2012年2月,48岁的陈吉宁出任清华校长。

在“学术为基、学者为先、学生为本、学风为要”的理念下,陈吉宁履职校长三年来,不少师生觉得清华一系列改革进程加快。

对于教改,他提出,要转变育人理念,实施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一体的教育;要丰富培养方向和评价标准,提升学生多样化成长的自主性、自信心和开放性。

人事制度改革中,清华率先采用国际一流高校通行的Tenure制打造一流的教学科研序列,“新受聘到清华的讲师,需在六年内评上副教授才能留下,获得终身制教职。同时,如果你致力于教学,就无需按照研究成果进行考核。”

在陈吉宁的支持与推动下,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迅速席卷国内高校,免费的名校课程让数以百万计的学子直接受益。

他对学术和师生的尊重,也给人印象深刻。陈吉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在清华开会,院长、系主任肯定是坐在第一圈,处长们都坐在后面,大教授参加肯定是坐在最前面,这是传统。

“高校是搞学术的地方,一名教师的学术能力强不强,不能由校长、系主任定,而是教授说了算。”他说。

邻家“师哥”:单腿跨单车 穿梭校园间

有“清华土着”之称的陈吉宁被认为具有清华人的特点:为人稳重、低调、务实。

一些学生告诉记者,学生们能不时地在校园里遇到他:他一条腿跨在自行车上,另一条腿立在地上,停下来跟同样跨着自行车的老师聊天。学生们如一阵风般从他身旁骑过,没有人停下来看他一眼,他就像清华人中的普通一员,一切是那么熟悉又自然。

一名环境学院的在读硕士告诉记者,“前年的奖学金答辩会上,他在教室最后一排站着听了两个钟头。有时听校园讲座的时候,我们发现陈校长就坐在我们中间。”

给学生创造平等自由氛围的同时,陈吉宁还善于循循善诱、教学生做人。“行大学之道,成君子之风”,“长期坚持,全心投入”……不论是刚入校的学生,还是即将毕业的硕士、博士,学生们乐于从陈吉宁的演讲中汲取力量。

“学者范儿”:能否给中国环保带来新风

外界认为,陈吉宁能赴任环保部,除了其治校的优异表现,另一大原因就是他是着名的环保学者。

作为曾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的陈吉宁,有诸多与环保有关的头衔和光环: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环保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显示了他在环保领域过硬的专业素质。

据一名环保领域专家介绍,陈吉宁长期致力于环境系统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将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环境工程、规划、管理和政策研究,特别是如何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综合性评估及其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希望他履新环保部之后,能够保持清醒、敏锐、果断的行事风格,致力于我国当下的环境改善,励精图治、不负众望。”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一位老教授说。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