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首家碳资产管理公司新三板挂牌

   2015-02-02 中国节能网1370
核心提示:1月23日,汉能碳资产管理(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能碳资产”)股票以“汉能碳”的名称正式在新三板挂牌,成为中国碳资产管理行业首家挂牌公众公司。
      1月23日,汉能碳资产管理(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能碳资产”)股票以“汉能碳”的名称正式在新三板挂牌,成为中国碳资产管理行业首家挂牌公众公司。
 
      对于轻资产、融资难的碳资产管理公司而言,汉能碳资产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创新了融资方式。
 
      而作为首家公开披露公司财报的碳资产公司,汉能碳资产的业绩表现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碳资产管理公司观察样本。
 
      2014年1-6月,汉能碳资产净利润为-336.49万元,处于亏损状态。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主办券商特别提示投资者,应注意行业政策变动、国内碳市场发展缓慢、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目前,中国7个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全部启动,全国碳市场建设也正有序进行,市场发展预期明确,预计全国碳市场初步将比试点市场规模扩大4-5倍。与此同时,全国碳市场各个环节的具体政策并未明朗,配套细则也还在制定中,政策风险仍然较大。对于碳资产管理这样一个国内新兴行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业务重心转向国内碳市
 
      汉能碳资产是国内早期从事碳资产开发的公司之一。根据公开资料,其前身清能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由 RUIYANG INVESTMENT LIMITED(瑞垟投资有限公司)出资组建的外商独资企业。2014年4月,公司通过股权转让并转为内资企业,同年7月,更名为汉能碳资产。
 
      2006年正是欧洲碳市场发展迅速之时,《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允许发展中国家将碳减排量即CERs卖给发达国家,而中国是CERs的全球最大供给国。
 
      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统计,在行情良好的2004年至2011年,我国在CDM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累计吸引国内外投资超过两千亿美元,直接从国外获得CERs交易收入约50亿美元。
 
      不少国内外企业在此轮行情中大额获利,而汉能碳资产也借此机遇得以发展。汉能碳资产公司公告表示,汉能参与开发了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第八个项目——如东风电CDM 项目,并开创了项目业主自行开发CDM项目、小项目打捆开发的先例。
 
      但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由于整体经济低迷和减排目标较低,欧洲碳市场供大于求,碳价大幅下挫,CERs价格从原有的10-23欧元每吨跌至目前的0.3-0.5欧元。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于2011年10月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并于2013年年底在试点省市启动碳交易,计划在2015年建成全国性市场。
 
      因此,在不少境外机构退出中国减排市场的同时,大部分本土碳资产公司也将业务重心进行了调整,开始针对国内碳市场开展业务。
 
      根据公开转让说明书,目前汉能碳资产的主营业务为碳减排咨询和管理服务,包括CDM项目咨询、自愿减排(VER)咨询、中国自愿减排(CCER)咨询和管理等服务。此外,公司在提供碳减排咨询和管理的基础上,目前也在尝试业务横向一体化的延伸,计划进入合同能源管理以及减排项目投资领域。
 
但由于国内碳市场还在试点阶段,全国市场尚未正式建成,对业务量补充力度有限,因此从汉能财报上可以看出整体行情对经营的影响。2012年度、2013年度及2014年度1-6月份,公司净利润分别为盈利576.5万、亏损67.7万、亏损336.5万;毛利率分别为65.72%、65.98%、46.05%。
 
      转让说明书中分析,由于公司看好国内碳市场的发展前景,在目前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并未削减员工数量,反而在积极储备项目。所以在项目收入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与之相关的成本并未明显降低,致使毛利率大幅下滑。
 
      挂牌新三板:融资方式的创新
 
      汉能碳资产在分析其竞争劣势时称,公司的资产规模较小,融资渠道较少,在新业务开展方面受到一定的制约。根据汉能碳资产发布的财报,截至2014年6月底,汉能碳资产的资产规模为1605.9万元,净资产的规模为1062.29万元。而创业板上市要求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汉能碳资产的净资产规模显然不足以达到创业板及主板的上市融资要求。
 
      在融资渠道方面,汉能碳资产的财报显示,在2012年、2013年及2014年6月底几乎不存在有息负债。在汉能碳资产的资产负债表中,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余额在上述三个时间节点的数目均是零。这意味着汉能碳资产在上述时间节点未能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借款,也未能从债券市场或者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融资。
 
      “过去我们的碳资产行业主要定位在咨询,主要是服务机构,资金需求量并不大。” 汉能碳资产总经理吴宏杰对记者表示,“国内碳市场兴起之后,我们想成为一个为控排企业、新能源企业提供碳资产管理的企业,有一些资金需求。”
 
      此前,除了传统的银行借款融资之外,碳金融市场的融资方式有诸多创新之处。如去年12月11日,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将用数十万吨CCER质押从上海银行获得500万元质押贷款。但是这类融资需支付利息,在汉能碳资产之前并无碳资产管理公司在公开市场上通过股权融资的先例。
 
      1月23日,汉能碳资产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同时发行股票融资,成为首家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碳资产管理行业的公司,其对整个行业的意义是融资方式的创新。
 
      因为新三板挂牌企业无需相关资产及盈利要求,这也是汉能碳资产能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原因。根据汉能碳资产发布的公告,汉能碳资产共发行530万股,募集资金达53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发行价格为每股1.10元/股,相比每股净资产溢价3.77%。
 
      经过这一轮融资,汉能碳资产的净资产由1062.29万元增至1645.29万元,资产负债率出现明显下降,由33.85%降低至24.84%。上市之后的转让股票的转让方式为协议转让。
 
      对于未来的融资方式变革,汉能碳资产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表示,未来公司在立足于碳减排咨询管理服务业务的同时,将着力拓宽融资渠道,合理使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手段,为实现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未来增发和做市商都在考虑,目前正在和证券公司商量。”吴宏杰对记者表示。他进一步表示,“融资的目的还是次要的。2016年要建设全国碳市场,我们想在业内做第一家进入证券市场的企业,主要是出于品牌效应考虑。”
 
      角逐CCER新兴业务
 
      汉能碳资产公开转让说明书中,分析除公司自身发展风险外,碳资产管理公司发展还存在行业政策、行业前景、竞争局势等几类风险。
 
      其中,行业政策风险包括经济放缓政策转变、CDM退出机制、CCER审批流程等。“我觉得一个风险在于,虽然现在已有统一的CCER产品,但由于各试点对CCER的使用标准不同,导致无法形成一个可信的基准,所以碳资产定价目前处于混沌状态。”路透碳点分析师柴洪亮对分析,目前不仅行业内对定价没有统一依据,行业外的金融机构也无法准确把握碳价,参与犹豫,导致目前市场冷清。
 
      在行业前景方面,柴洪亮则表示乐观,“碳资产公司在国内应该是个趋势,碳排放权作为资产在欧洲、美国市场已经运行超过10年了”。
 
      目前,国内7个试点碳市场共纳入约2100家企业,纳入排放总量约13亿吨。但市场成交较为冷清,一级市场累计成交约1600万吨,拍卖收入约7.6亿元;二级市场累计成交约1700万吨,累计成交额6.1亿元。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碳市场计划初步纳入6个行业约万家企业,据此估计,市场排放总量可达30亿-40亿吨每年,在仅考虑现货的情况下,碳市规模可达12亿-80亿吨每年,在考虑现货和期货的情况下,碳市规模可达600亿-4000亿吨。
 
      对于竞争格局,转让说明书中的分析为:由于碳减排咨询行业在国内没有明确的主管机构,进入该行业也没有资质要求,导致 2010 年前出现大大小小近千家 CDM 咨询公司,由于众多咨询公司竞争力不足,到目前继续从事碳减排咨询服务公司不足 100 家,而这些咨询公司纷纷将 CCER咨询作为其新的业务着力点。
 
      根据安讯思统计,截至2014年11月15日,开发CCER项目数前十名咨询公司依次为:中广核、环保桥、华能、国农小康、宝碳、科吉、汉能、大唐、超越、国电。
 
       由于各类碳资产管理公司并没有公布财务信息,仅从注册资本来看,规模较大的注册资本为1.5亿的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注册资本为1亿的上海置信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而其余大部分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万至2000万之间,少部分碳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为数万至数十万。其中,部分公司属于大型能源、电力集团子公司或“孙公司”,部分为纯CCER咨询公司。目前,也有诸如安永等成熟咨询公司进入碳市场,预计随着市场规模扩大,竞争将进一步激烈。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