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4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4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组织、监督各有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起草单位抓紧落实和实施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时完成任务。2014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共涉及各类标准253项,其中与太阳能光热发电相关的有两项,分别为《光热发电工程规划报告编制规程》和《太阳能发电工程光资源评估办法》。2014年年底,中国、丹麦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研究报告,提出2020年、2030年、2050年国内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情景,205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有望主宰电力系统。
在近日召开的第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媒体通气会上,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表示,在我国经济步入中低速增长、能源结构转型加速的新常态下,特别是以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并且将会成为今后新常态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光热发电将迎发展新机遇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为了完成‘十二五’末光热装机规模100万千瓦的目标,有一批项目将在今年启动。”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首航节能光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技术总监姚志豪称,2015年将是我国光热大发展的一年,为了破解光热发电行业发展的瓶颈,国家发改委今年上半年或出台项目电价实施方案。目前国内五大发电集团以及中广核、三峡等企业规划了一大批项目,装机容量将会大大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
与光伏发电相比,光热发电具有并网友好、储热连续、发电稳定等优势,因此最有条件逐步替代火电担当基础电力负荷,成为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光热发电在我国太阳能发电政策规划中的地位显著提升,随着更多扶持政策的出台,光热发电行业产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2014年12月24日,由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做好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中,太阳能光热发电被作为重要内容予以提及,这意味着光热发电将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着力发展的重要产业。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到2050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容量将占世界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业界分析人士认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光热发电产业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待行业发展瓶颈破解后,我国光热发电将成为继风电和光伏之后,第三个大型新能源产业。”姚志豪表示,国家能源局目前已经在做“十三五”能源规划,与其他新能源相比,光热发电的优势明显。既可以储热还可以连续发电,年利用小时数可以达到5000小时以上,甚至7000小时。从产业链方面来看,发展光热发电还有利于消纳上游的玻璃、钢材等行业的过剩产能。
“中海阳2014年增强了设备系统集成国产化能力,为光热发电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章颢缤表示,对于我国目前光热产业发展而言,首先应确保项目的成功性,同时保证设备的国产化率,没有国产设备的支持,国内项目将无法启动和发展。中海阳生产的聚光热发电反射镜产品已通过德国宇航局和csps等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检测,产品性能和技术参数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并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太阳能光热电站项目。
核心技术是光伏产业竞争之本
“太阳能将会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终极方式,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核心竞争力不完全是资源的竞争,实际核心竞争力是技术。无论是晶硅还是薄膜,一方面要追求发电量,提升转换效率,另一方面就是降低成本,这些都不是资源所能解决的,靠的是技术。”汉能新材料产业集团首席执行官张波认为,对于新能源企业而言,掌握了核心技术就等于掌握了整个能源发展的主动。作为全球化的清洁能源跨国公司,全球知名薄膜太阳能企业,近年来,汉能控股集团先后收购了德国Solibro、美国阿尔塔设备公司等4家海外企业。并购后,汉能进一步增强了在薄膜领域的技术实力。
经过不懈努力,汉能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转化率目前已经达到21%,且该技术突破已获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院测试及认证。通过海外实施并购技术,汉能薄膜太阳能转换率突破达到了30.8%,打破了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转换率世界纪录。
纵览光伏产业链,过去一年在产品制造端取得一定突破的环节出现在多晶硅、硅片、组件及逆变器,有些成功地迈出了技术变现的第一步。据了解,2014年我国主流多晶硅企业相继恢复盈利,国产多晶硅产量达到13万吨,进口总量10万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家生曾表示,近年来,我国多晶硅企业通过大量技术改造,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多晶硅全行业平均综合电耗已由2010年的每公斤180千瓦时降至每公斤100千瓦时,还原电耗由每公斤120千瓦时降至每公斤75千瓦时,少数先进企业综合电耗已降至每公斤70千瓦时以下,还原电耗已降至每公斤45千瓦时以下,与国际先进企业技术水平相当。
“目前,单晶硅在光伏行业的应用占比为30%,低于多晶硅。作为光伏领域最高效的产品,单晶硅产品的价格目前高于多晶硅产品,这对产业发展不利。”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表示,从材料领域来看,单晶硅不仅仅是一个高端产品,它还应该是一个经济并且主流的产品。为了行业的发展,隆基要把单晶硅的价格降下来,成为太阳能电站能够用得起的一个产品,并且和其他光伏产品相比,性价比更高。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新能源技术中心主任刘正新曾表示,目前多晶硅占据市场绝对优势,但单晶硅的份额在不断增加,预计3年后市场份额将会有较大提升。
太阳能发电前景广阔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内容显示,乐观预计,到2050年,我国太阳能发电将满足40%的电力需求,太阳能应用在一次能源需求占比约为32%。报告同时预计,太阳能将在未来40年内,从补充能源过渡为替代能源,并逐步成为我国“自主、自立、低碳、可持续”能源体系的主力能源之一。
2014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总体趋好。在国内政策利好不断和国际新兴市场回暖的背景下,我国光伏行业开始复苏,尤其是电站市场快速扩张,拉动组件商、硅片厂商出货大增,盈利情况好转。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透露,2014年我国多晶硅产量预计达到13.2万吨,同比增长57%;硅片产量预计达到38吉瓦,同比增长28%;电池片产量预计达到33吉瓦,同比增长32%;组件产量预计达到35吉瓦,同比增长27.2%。骨干企业毛利率多数回到两位数,企业经营状况得到明显好转。产业链各个环节均有我国企业进入全球前十名,如多晶硅(4家)、硅片(8家)、电池片(5-6家)、组件(5-6家),并且第一名均为我国企业。
对于新能源的发展,厦门大学能源经济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提出,到2020年我国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为15%。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规模发展风电和太阳能产业。因此,可以预见近期风电和太阳能还会得到政府从政策和规划上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