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如何将智慧新能源发挥到极致?

   2015-02-06 中国节能网2510
核心提示:近来,“能源互联网”一再进入人们的视野,也有很多文章探讨了能源与互联网的融合问题。然而能源互联网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使能源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新能源。
  近来,“能源互联网”一再进入人们的视野,也有很多文章探讨了能源与互联网的融合问题。然而能源互联网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使能源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新能源。
 
  大数据应该为智慧新能源带来什么
 
  作为云计算、物联网之后又一大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大数据来势汹涌。2012年以来,“大数据”的概念在中国流行开来,任何一个产业都无法避免地卷入这场革命,能源也不例外。但是,大数据究竟能为能源特别是新能源产业带来什么?新能源如何借助大数据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新能源?
 
  有学者认为,大数据可以实现对整个电网以及所有用户的实时监控、实时数据分析,并可以对电网内部的所有节点和用户进行行为预测和故障预测,对突发事故进行提前准备和预防。以光伏电站为例,通过实现对组件的智能监控,引入通信领域先进和成熟的技术,将整个光伏电站的数据和信息管理通过无线的管道传输,提高运营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笔者觉得这都还不是真正的智慧新能源应用方向。
 
  智慧不等同于智力,不是简单的认识和分析,智慧也不等同于智能,不是简单的自动和控制。现在几乎所有的家电企业都在谈论智能家居,试图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为消费者提供最专业的智慧家居体验。但是从现有产品和设想来看,这些所谓的智能家居系统都只是简单地智能化控制,并未实现真正的智慧化,比如智能门锁打开后,窗帘自动关闭,热水器自动打开,灯光自动打开等,不仅大幅增加购房成本,而且往往将简单的动作程序化、僵硬化,不仅存在很多安全、节能、健康等问题,而且将生活中最简单的乐趣消除了。
 
  同样,智慧新能源要实现的不应是简单的自动控制和分享,而应该是改变人们能源消费习惯的一个生态体系。刘昶先生9月24日在无锡举行的智慧新能源产业发展研讨会上指出:智慧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一定是要改变人们对于能源的使用习惯,从简单的消费管控能源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结合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等各方面形成一个智慧应用的生态体系,最终实现缓解能源危机。
 
  第三次工业革命总结起来就四个字:大、云、平、移(大数据、云技术、平台、移动互联网),现在互联网新能源的发展水平就处于20年前互联网的发展阶段,需要技术、平台包括政策等各方面的配套发展才能迅速成长起来。智慧能源还需要大家形成共识去推进,作为新事物的发展这是必须的。“大数据难道只能用来远程监控、发现问题和及时修补更换吗?我觉得这只是智慧新能源的初级阶段,我们应该更多的对大数据进行真正的分析,把能源的使用进行匹配,提高效率,真正达到最优化。”
 
  2014年被业界普遍认为是分布式光伏发展的元年,光伏作为电力行业发电端过渡到消费端。未来光伏的方向不是大型电站也不是大型分布式,而是千千万万的个体消费者。智慧新能源的“智慧”绝不仅仅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技术革命,更多的应该是这些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发展模式和应用模式的改变。
 
  智慧新能源需要打开思维,加强行业合作
 
  现在,很多人都在说跨界问题,新能源与互联网的结合是跨界,新能源与各种产品的结合是跨界,可是,能源从来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新能源只是相对与传统能源的一种新形式,新能源与各行业的融合不应是跨界问题,而应只是应用创新问题。
 
  目前,传统能源在智能家居、建筑、交通中的运用仍处于统治地位,在新能源全面进入这些行业之前,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思考一个问题:相关产业如何更好地合作来推动共同的发展。这需要的是政府的政策支持指导、每个新能源企业的积极投入,而更需要的是打开思维,加强各行业的探索与合作。
 
  今年,格力的光伏空调在家电和能源行业引起了热烈的讨论。9月份,格力电器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光伏中央空调已有订单。事实上,家电行业进军太阳能利用,也并非新鲜事。早在2010年12月,格力便已推出了首台自主研发的太阳能变频空调,首批5万台的订单全部销往美国市场。除格力外,先后有多家家电企业推出自己的太阳能空调产品,包括美的、皇明等均早已经渗透太阳能空调利用领域。然而,在肯定了格力在技术上的突破之外,一些光伏人士开始质疑光伏空调,有人就指出安装光伏空调不如直接安装光伏并网系统。在雪球网上也有相关讨论,有人指出,格力的目标是楼宇太阳能整体解决方案,光伏空调只是第一个突破口。如果格力的方向从设备供应到整套系统供应,那么家电企业都应该考虑加快与能源企业的合作了。
 
  建筑行业和交通行业也一直致力于与能源行业的合作。数据显示,我国建筑总能耗约占社会终端能耗的20.7%,建筑能耗中制冷和采暖的能耗又占了大部分。由于电力资源的相对不足,近几年在上海、杭州等华东地区,已多次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因此,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加以利用,将能一定程度地缓解电能供应不足的问题。光电建筑一体化也越来越成为趋势,但很多应用与技术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新能源汽车也迎来了跨越式发展,但充电桩数量有限的瓶颈逐渐显露出来,如何更好地解决充电问题,也需要汽车行业与能源行业更深入的探讨与创新合作。
 
  同时,能源企业也应打开思路,寻求与更多行业的合作机会。据悉,伦敦市政府开始尝试将已经用途甚微的电话亭转变为太阳能充电站,免费给路人提供应急充电。许多户外家具、运动设备等产品也开始与太阳能等新能源相结合,比如户外太阳能椅、太阳能包、太阳能帐篷、太阳能自行车等。如何将新能源应用于更多行业和实实在在的产品中应该是能源企业应该重点探讨的问题。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